网络知识 娱乐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前言

上一篇文章谈到,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我觉得有必要修正一下,应该这么说: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是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同样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这样说才客观公正。

原本是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贝都因人),因为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而凝聚团结,在用武力征服周边民族与政权后,建立起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并且创造出无比辉煌的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化昔日对世界的贡献,第一篇文章已经详细说明。客观讲,这份光辉与荣耀,的确有政教合一的功劳。

然而,我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伊斯兰文化的没落,又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我得说明,这一观点并非埃及学者艾哈迈德·爱敏在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中提出的。这是本人的观点。

我还是要强调:本人并非穆斯林,无任何宗教信仰,故而是站在无神论者立场写文章。如果文章里有任何冒犯伊斯兰教的地方,请穆斯林们包容与谅解。愿真主保佑你们!谢谢!

这第三篇文章,我就打算讨论:政教合一与伊斯兰文化兴衰的内在联系。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正文

政教合一,顾名思义:就是政权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这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政治制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本质上说都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古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既是世俗世界的领袖,也是宗教祭祀的首领。《亡灵书》即古埃及最为重要的宗教文献,只有埃及法老和王室成员才有资格使用书上的祈福文字。

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国王,几乎都是以宗教名义颁布的法令。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摩奴法典》,既包含世俗生活的法律规范,又有宗教生活的教规戒律。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到了中世纪,政教合一更为普遍。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就是欧洲中世纪最典型的政教合一国家。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帝国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皇帝,由此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二。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东罗马帝国一直是政教合一的国家。罗马皇帝既是政治、军队、法律首领,更是宗教的最高主宰。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被日耳曼“蛮族”灭国后,基督教信仰却被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传承了下来。

日耳曼人通过武力征服罗马帝国,但却是文化上的荒漠,需要教会所掌握的文化与知识。所以,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一世皈依基督教,从此中世纪的欧洲开始了神学政治。法兰克王国,也就成了中世纪西欧第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公元9世纪前后,西欧完全基督教化;9世纪中期,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10世纪末期,基督教传入俄国。其实,从公元8世纪开始,教皇的权势就已超越国王。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四五分裂,王国众多,教会却是高度统一,直到宗教改革。

即便是宗教改革,又何尝不是另一次政教合一的过程。英国原本一直被排挤在欧洲大陆之外,直到都铎王朝亨利八世,自上而下进行宗教改革运动,新教取代公教(天主教),激发了英国人的民族意识。伊丽莎白一世,更是让都铎王朝的政教合一统治达到巅峰,也让她成为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君王。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补充一个冷知识:在自古皇权大于神权的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政教合一的政权。

例如,东汉末年的张鲁。别看张鲁在《三国演义》里似乎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历史上的张鲁其实是最后一个被消灭的汉末割据军阀。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张鲁是张道陵之孙。正因为是张天师的子孙,张鲁才能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并且做得相当不错。

梁武帝萧衍推崇佛教,作为中国历史上寿命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乾隆),萧衍一生中曾三次出家。可以说,梁武帝是想打造政教合一政权的,只是没有成功。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说了这么多和伊斯兰教无关的历史,无非是为了证明——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是伊斯兰文化崛起的关键。

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贝都因人),因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而凝聚团结。原本那个最劣等的民族,被周边政权肆意欺压的民族,因为伊斯兰教而觉醒。

公元622年,先知穆罕穆德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这一年被定为伊斯兰历纪元。630年,穆罕穆德的伊斯兰大军攻占麦加,先知统一阿拉伯半岛。634年,艾卜·伯克尔(第一任正统哈里发)向叙利亚发动扩张战争。635年,欧麦尔(第二任正统哈里发)率军攻克叙利亚。637年,欧麦尔率军占领伊拉克。642年,欧麦尔攻下埃及。648年,欧麦尔征服波斯……

短短20多年内,原本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就把周边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埃及等众多文明古国给灭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对于伊斯兰教乃至阿拉伯帝国的贡献,是永远不可能被磨灭的。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那么,政教合一,又如何成为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这个太容易理解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什么制度可以几千年保持领先?不可能的事。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为奴隶制辩护过,也都非常赞同奴隶制。难道因为他俩是古希腊大贤,我们现在还应该提倡奴隶制?

随着近代民主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实行政教分离政策,相继废除政教合一制度。伊斯兰世界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故而没落。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政教合一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集权。集权在古代是有必要的,集权制在当时就代表了最先进的体制与文化。

就拿我们中国来说,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对于皇帝而言,头等大事就是如何中央集权,如何一步进一步集中权力。

秦始皇废分封制,设郡县制,中央设三公九卿制。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大一统思想。隋唐时期,废三公九卿制,建立三省六部制,开创科举制。宋太祖收拢兵权,霸占将帅军权。朱元璋废丞相,设锦衣卫。康熙设南书院,雍正设军机处。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皇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中国的历代皇帝们,不可谓不努力,并且取得卓越成绩。可以这么说,康乾盛世就是封建体制的极致,已然登峰造极。康雍乾三代君王,似乎把封建社会存在的所有弊端都解决了,大清王朝貌似真的要向千秋万代挺进。然而,不幸的是,大清王朝碰上了西方文明。

对于已经进入近现代社会的西方列强而言,与还处在封建社会的大清王朝开战,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大清的惨败,也就是必然的。同理,伊斯兰文明要是没有遇上近代民主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古老的政教合一制度也不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民主与集权,究竟哪个更先进?我认为答案并不是那么绝对的,需要考虑时代与大环境,不能一味说民主一定优于集权。

众所周知,如今的西方文化,就是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结合。那么,一向提倡民主文化的古希腊,又何以灭国呢?关于这个问题,武力、文化、思想、经济,这四者的逻辑关系,上一篇文章中有详细论及。但可以肯定的是,16世纪一定比公元前更适合民主文化。

民主文化,让雅典灭国,让古希腊灭国,但不会让现在的西方国家灭国,因为时代与环境不一样。古希腊与文艺复兴之间,间隔了1600多年。古罗马与中世纪,改变了一切大环境。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那么,结论也就很明显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思想违背,显然是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伊斯兰文化的没落也就情理之中了。那么,政教合一对于近现代社会而言,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政教合一,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

所谓狭义的政教合一,即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与教权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法与教义为依据,教法是处理世俗事务的最高司法准绳。

目前世界上符合狭义政教合一政治制度的国家不多,例如梵蒂冈、沙特、伊朗。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广义的政教合一又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只要给宗教教法让步,宗教教法高于国家宪法,那么就是政教合一。

举个最简单例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女性是没有资格继承家产的。父母死后,儿子想独占家产,女儿去法院状告。法院怎么判?当然是平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就是这么规定。

但如今不少伊斯兰国家并非这样,伊斯兰教法仍高于一切。所以,从广义的角度说,当今全球四、五十个伊斯兰国家,大多数仍然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弄明白政教合一这两种定义后,这一制度给近代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就很容易归纳了:

首先,政教合一的本质是强迫信仰,剥夺信仰自由的权力。

政教合一,致使民众被要求对一个宗教做出唯一选择,这显然是强迫信仰,剥夺了民众信仰自由的权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世纪很正常,但当前仍然如此,甚为不合理。

是不是大家会提出质疑,说西方国家的公民也都信仰基督教,岂不是同样政教合一?其实,西方国家的公民,只能说大部分人信奉基督教(不论是新教、公教、正教),但绝对不是伊斯兰国家的那种全民信奉,故而不属于强迫。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就是一个无神论者。无神论者,非基督徒,可以成为美国总统。但无神论者,绝对不可能成为任何伊斯兰国家的最高元首。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有的伊斯兰国家,如东南亚伊斯兰国——文莱,仅要求本国穆斯林遵守伊斯兰教法,非穆斯林遵守世俗法律即可。尽管文莱的国家治理并非单纯依靠伊斯兰教法,但我认为仍然称不上政教分离。因为文莱的每一位穆斯林也是一个独立的公民,只要没有触犯文莱的法律,他是否愿意遵守伊斯兰教法,乃至是否愿意选择其它宗教信仰,都应该是他个人的自由和权力。如果不是那样,那就是强迫信仰。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其次,政教合一容易让宗教成为居心叵测之人的工具。

再好的宗教,如果只能赞颂不能贬低,不允许民众与信徒自由讨论,那最终会发展成被一部分人垄断话语权。这种情况下,如果那一部分人中出现居心叵测之人,宗教就会成为愚化国民与教徒的工具。

垄断教义与教法,后果非常严重。

第三,政教合一容易产生宗派矛盾与剧烈斗争。

如果政教分离,宗派矛盾与斗争,是可以被世俗的国家机构与法律控制的。国家法律高于教法,教法必须服从于国家法律,也就是说信徒也必须服从于国家法律。面临宗派矛盾与斗争时,国家机构便能控制局面。

一旦政教合一,宗派斗争则不可控,因为世俗法律根本没有资格管这事。

第四,政教合一让信徒丧失独立思考精神。

只信仰一个宗教,只听从一个声音,必然让个体丧失独立思考精神。如果拥有独立思考精神,上文说到的一、二、三,还有机会避免发生;一旦失去独立思考精神,那一、二、三则无法避免,必然发生。伊斯兰世界不正是如此吗?

伊斯兰国家的每个公民都是穆斯林;伊斯兰文明,如今已成为极端主义的代名词;伊斯兰宗派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斗争。什叶派的历史,就是一部起兵反抗与准备起兵反抗的历史。穆斯林对敌对宗派穆斯林的态度,可比对待异教徒狠得多。

丧失独立思考精神,正是伊斯兰文化衰败的源泉。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拿伊朗的现状,证明上述观点再合适不过。

上世纪70年代的伊朗,是人均收入中东地区第一、世界第九大工业国的富裕强国。巴列维王朝全面西化,实行世俗化政策,让伊朗经济迅速腾飞。然而,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宗教改革彻底改变了这一切。伊朗重新伊斯兰化,回到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霍梅尼的宗教改革之所以能成功,大致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巴列维王朝的世俗化政策使得伊朗国内原本的宗教贵族利益受损,国家经济衰退时,霍梅尼成功利用了底层信徒的求变思想;二、伊朗是全球少数什叶派穆斯林国家,如果伊朗彻底世俗化,意味着什叶派与逊尼派的长期斗争,将会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三、巴列维王朝的世俗化政策,让伊朗国内保守的穆斯林群体感到绝望;四、伊朗希望成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实现波斯帝国的复兴。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可只要稍稍了解波斯历史的非穆斯林,就会觉得伊朗人有这种想法简直不可思议。

波斯是有着高度文化的文明古国。2500年前波斯人就建立起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当时的波斯人信奉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有着自己的信仰。

正因为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波斯人亡国后才无奈改信伊斯兰教。波斯人当年之所以信奉什叶派,也是以复国为目的,因为逊尼派代表了阿拉伯人。什叶派悲情的历史,也就是波斯人悲惨的历史。

按理说,波斯人应该对伊斯兰教恨之入骨才对。可事实是,如今的伊朗,成为了全球狭义定义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如果说,伊朗的什叶派领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动宗教改革,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证明,伊朗大多数底层民众的伊斯兰情结,早已深入人心,即便伊斯兰教是让他们在1400年前亡国的仇敌。这就是民众丧失独立思考精神的可怕后果。

哪怕经济倒退,也在所不惜,只要伊斯兰文化。“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用伊斯兰的思想和知识教育人民”。这就是霍梅尼上台后提出的口号。

霍梅尼去世后,哈梅内伊成为伊朗新一任最高领袖。伊朗经济仍没有起色,300个什叶派贵族家族掌握着伊朗60%以上的财富,底层百姓一贫如洗。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是不是有人想问,剩下的两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沙特、梵蒂冈,为什么那么富有?

其实,沙特和伊朗一样,财富都集中在宗教贵族家族手中。只不过,沙特平民的日子,会比伊朗平民好不少。

原因很简单:都是石油大国,沙特的原油产量是伊朗的3倍;沙特全国3000多万人口,伊朗全国8000多万人口。此消彼长,人均这得相差7.5倍。再加上伊朗自巴列维王朝倒台后长期被美国制裁,而沙特是亲美的。差距就是这么来的。

梵蒂冈,本就是基督教公教(天主教)的教皇国,罗马教廷所在地。0.44平方公里国土面积,618人的常住人口,这个体量本就不需要什么世俗法律。公教(天主教)全球拥有11亿信徒,梵蒂冈的影响力无任何国家能及。富有是正常的。

政教合一:伊斯兰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

本篇关于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同伊斯兰文化兴衰的内在联系,我大致就写到这里。本人从小对政治就缺乏兴趣,对政治的了解程度远不如历史与文化。所以,也就只能写到这样了。

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想大胆揣测。艾哈迈德·爱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之所以没有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列入伊斯兰文化没落的根源,我觉得还是同他所在的大环境有关。现代埃及,伊斯兰教仍然是国教。作为一个穆斯林,艾哈迈德·爱敏恐怕不能,也不会被允许批判政教合一制度。

不过,艾哈迈德·爱敏在书中明确指出,伊斯兰教法学家的权力过大。下一篇文章,我打算写伊斯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