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书评|《地下秦朝》:一墓功成万骨枯

书评|《地下秦朝》:一墓功成万骨枯

从最初零散的陶俑被发现至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90个年头。

而从正式对秦始皇陵开展考古工作至如今,也已经过去了整整60个年头。


考古这项工作,听起来仿佛挺高大上的,但几十年前的考古队员们却时常是一幅灰头土脸的形象。


这是一本可以让我们详细了解秦始皇身前身后事的书,也是一本可以让我们沉浸式体验考古工作如何进行的书。


书评|《地下秦朝》:一墓功成万骨枯

书中以秦国历史作为引子,秦人历经五代君主,数不清的征战,终于在嬴政的带领下,统一了六国。而随着天下的统一,秦始皇的性格也发生了改变,他开始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并且想要长生不死。


但求长生而不得,于是始皇帝转而大修陵墓,是以,才有了今日我们所见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书中分别对秦始皇陵的选址、考古发现过程进行了阐述与记录,并且由考古研究后的发现以及史学资料来综合分析历史的真实可能性。


例如,秦始皇陵究竟修建了多少年?为始皇帝建造陵墓的70万修陵人都葬身于何处?制作兵俑的劳工们是何下场?


考古与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而有考古依据作为支撑的历史则显得格外可信。


所以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还能读到许多有关秦朝时期的历史,例如那时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而始皇帝的人物形象也越加饱满起来。


书评|《地下秦朝》:一墓功成万骨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随着秦始皇陵墓群的被发现,一同浮出历史表面的还有兵马俑,赳赳老秦人的气势,即使在兵马俑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精致。


除去对秦始皇生前身后的一探究竟外,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能对考古这项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皇陵不断被研究发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早期队员们的自己挖掘拼凑到如今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考古工作已经越来越精确化、信息化。


甚至通过对秦始皇陵中的嬴秦宗族人员的颅骨、骨骼进行三维扫描,再基于中国人类颅骨的数据库资料,就可以对前人的面貌进行重建复原。


而如果这些人中,有与始皇帝有血缘关系的人,那么对于始皇帝的相貌复原也指日可待。


书评|《地下秦朝》:一墓功成万骨枯

这就是考古的意义所在了吧,对中华文明追根溯源,对历史细节辅以考证。我们的民族有根可循,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


而中国作为全世界惟一一个文明没有断代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史学记载与稽古人的考察记录互为论证。


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曾见证过一段历史,每一个帝王的陵墓也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更迭,但正因有了它们,我们的历史得以被复原与证实,细节得以被补充与保护。


“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这座宝藏。”


对于考古人来说,征途并不是星辰大海,而是在尘埃中追寻历史,解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