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豆瓣高分超人气剧集《俗女养成记》同名原著,“陈嘉玲”自传!


理直气壮的普普通通,安乐自在的俗女日常,写给每一个普通女孩的情书。


俗女是一种生活态度,勇敢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俗女养成记》是台湾作家江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故事集,以清爽利落的文字写一个台南普通女孩的成长故事:


与阿嬷的趣味日常、中药房里跟屁虫的生活、学钢琴、午后一个人的科学实验、爱的教育、女性意识初启蒙,还有孩童的内心小剧场等等。


在各种可与不可对人言的人生细碎里,写出了一个女孩如何一点点长大,慢慢窥见并进入成人的世界,检视那些发生在自身的。


关于亲情、爱、婚姻、尊卑伦常、人情世故等诸多教养与束缚,一步步变得自知自明,自如自在,真实而舒展。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一个现代女孩的养成



生于一九七〇年代的江鹅是典型的台南女儿,接受传统的教育长大,和大部分人一样,大学毕业后从事一份在别人眼中体面且高薪的工作。


然而活到某个人生阶段,人会渴望过真正想要的生活。


书中的陈嘉玲是这样,江鹅本人也是如此,按江鹅自己的说法,这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有些人拥有强大的抗压力,能够跟命运“直球对决”,但她知道老天爷给她的配备不属于那一种。


于是,她离开看似光鲜却让自己身心疲惫不堪的职场,勇敢地做一个“普通女人”,一个快乐自在的俗女。


成为作家,是江鹅人生中场休息期间的美好意外。她养了两只猫,最初在博客上写猫咪的萌态趣事,后来猫咪老了,素材渐少,她便开始写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记录少时回忆,没想到获得出版社编辑瞩目并邀约书稿《俗女养成记》,更没想到会被改编为如此大受欢迎的剧作。


《俗女养成记》是一本轻盈可爱的故事集,记录江鹅在台南乡下大家庭度过的童年时光,将女孩的成长写得清透可感,同时也以今日的目光看昨日的世界,说出不一样的观点。


江鹅用她清新灵动的文字,把散落在时间里的人事物编织起来,展示一个普通女孩是怎么被养成的,就像看到了自己一样。


她记录下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青春物事:流行的卡带、追听的歌手、流行小说、学校教材、漫画卡通、零食……无不具有极强的年代特色,是一波波回忆杀。


她笔下的阿嬷,让我们想到身边随处可见的长辈,召唤出成长中的记忆。


比如阿嬷对她的教育:“不要嫁惦(安静)的”。


比如阿嬷信奉的朴素(却并不科学)的生活智慧:食物放进冰箱就不会坏。


比如阿嬷喜欢在背地里对“我”(小江鹅)不乏刻薄地吐槽家人,包括“我”的妈妈,却想不到这会伤害“我”的感情。


还有一个不认识的邻居阿姨跟“我”说:幸福的婚姻需要贞操。


《俗女养成记》通过一个六年级女孩的成长故事写出一个时代的景深,以及新与旧两种价值观与生活模式的冲撞。


这也正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性的共同图谱。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回家不是为了逃避,是为了重新开始



四十岁了,还有机会开始吗?


书里面没有问过这个问题。这本书像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应:


重新开始不是为了打破什么,而是为了创造什么;重新开始不是要否定过去,而是要从过去中找到未来的新的可能。


在书里,江鹅主要回顾了少年时期的点点滴滴,二十多篇文章并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松松散散地讲述了很多趣事和糗事。


和阿嬷去偷吃阳春面,为了不浪费硬吃下去的香蕉,艰难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表,千方百计找借口去打校门口的公共电话。


她从成年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那时的生活,像是解开一个个被遗忘在某处的心结。


小孩子在忙碌的大家庭活几年,就会知道 “乖” 分成两种,“自然乖” 和 “用力乖”。


大人喂我吃东西的时候,我正好肚子饿,所以打开嘴巴吞下食物,那是自然乖;明明不想吃,却还是顺应大人的要求迅速吞下食物,会需要一点服从意志或忍耐的力气,叫作用力乖。


我身为家里的投机鬼马屁精,很清楚 “自然乖” 在长辈眼里只能算及格,做人要想拿高分,全靠 “用力乖”。妈妈就是一个 “用力乖” 的媳妇。


媳妇可以有很多种,女人不是只有“用力乖”的命运。


这个世界上有努力学捏菜包的媳妇,也有知道该上哪个馆子点铁板牛的媳妇。不光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就会有选项。


直到现在我依然庆幸自己身为一个人类,在成长的过程里,曾经有机会摆脱大人的注意力,以第一手的视野去探索世界。


纯然由心底自生出来的求知欲,像是从体内蔓延出探索的触手,带着不知道危险为何物的全然安全感,试图在游走间触摸到笞案。


对我来说,那是这辈子所谓“学习的乐趣”的最高级,后来的学习,因为已经懂得各种自我设限,再也不曾那样兴奋有趣过了。


觉得穷的人,因为知道自有缺,对于身边的一切,往往不太计较差那么一点,只想要什么都能便宜一些,最终让自己也便宜起来。


多放几本书就塌陷的三合板书柜,廉价却成分可疑的食物,铁皮搭建的住家,除了稳定薄薪以外乏善可陈的工作,咬着牙才能继续下去的婚姻,衰到别人还好没有衰到自己的政府疏失,缺漏太普遍,于是变成寻常,理智薄弱的话,甚至会觉得过着安生日子用稳当东西的人,看来奢侈得叫人憎怨。


为了怕更穷,所以紧抱着骨子里的穷,且战且走地应付日子,像窗户上面用铁丝挂着的花布,把一切明亮映射成各种色阶的红,一张眼就觉得困顿,却看不见是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传统家庭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结构,书里对家人的描述女性居多,尤其是“我”与阿嬷的故事最多,这也是最打动人的部分。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一种女性自觉,一份甘于平凡的达观



纵看是陈嘉玲从小到大跌跌撞撞后经历过迷惘与回顾,再重新找到自己的过程。


横看则是呈现了祖孙三代的女性在不同世代背景下的差异性。


而这差异却又不约而同的殊途同归,在某个当下各自找到可以说服自己安身立命的理由,进而与自我和解,这和解可以是一种迟来的女性自觉,一份甘于平凡的达观,也可以是一剂沉潜后顿悟出的豁然开朗。


爸爸在剧中是个烂好人,一个一辈子很弱没什么成就的人,然而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好人,比一般人老实甚至有点窝囊,但也一般人善良、心软,他是一个对其他人的苦难不会视若无睹的人,因为不忍。


我想妈妈爱他也有这个原因吧。


妈妈加上阿嬷,在这家里算主心骨的两个女人,在家庭里搓磨了一生,却很少做自己。


阿嬷一个人跑出去住过,一个人坐在门口吃蛋糕,听风铃在响;


妈妈离家出走过,抬头才发现天很蓝,光脚踩在草地上很软,坐着秋千荡了很久,私底下的妈妈,还会英语、开车、跳舞。


突然发现陈嘉玲小时候她妈妈才开始学拼音,陈嘉玲长大之后妈妈连英语也会了,还会开车是真的默默努力了很多,并没有被自己的学历限制住。


她们其实都是很强很强的女人,没有我们这代的肆意,隐忍而伟大,但这种藏拙是值得尊敬的,我不认为那只是囿于时代的被动,我觉得里面有爱和尊重在。



女生究竟该怎么做自己,《俗女养成记》写给女生的情书




生命再怎么难免哭泣,没有一刻不盼望着欢喜。


大人与小孩,一起守护家的温暖热闹,也一起应付时代的荒谬。


二十八篇轻盈舒展又机趣可爱的散文,不仅召回了记忆中的童年时代,也展现了思想与情感的今昔对比,从一个更开阔的视角去理解在这个时代和环境下成长的女性。


《俗女养成记》不仅是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史,也是所有在时代的新与旧之间认真生活的当代女性真实写照。


不再追随那张优秀又好命的女人蓝图,选择一种更为安乐自在的活法。


每一个人的成长既有时代印痕,又有生命自身的逻辑,回首过往是记录成长,也是厘清来路,与这个普通的自己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