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清代科举鼎盛为历代之最,二百多年的时间内,涌现出了许多的科举世家,耳熟能详的就有诸城刘氏、桐城张氏、金坛于氏、侯官林氏、海宁陈氏等等。这些科举世家,多为父子、叔侄进士。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这次要讲的是江西戴氏家族,戴氏家族在清代科举中不算顶尖,整个家族中进士的数量也不多,但都集中在两辈人之间,清代时曾有“江西四戴”(也有称西江四戴的)之说,与康熙朝的昆山三徐齐名。

清代共开112科文举,共有26849个进士。江西是一个科举大省,明代时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状元就有18名,占了五分之一。清代时江西被江苏、浙江、直隶、山东超越,屈居第五名,而状元数量仅有3位。

清代江西共有进士1887人,数量也很可观。戴氏家族是江西南安府大庾(今大余县)人,大庾总共出了7个进士,其中4个就出自戴氏家族,分别是戴第元、戴均元、戴衢亨、戴心亭。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戴氏祖籍安徽休宁,康熙时期戴第元的父亲戴佩正式入籍江西大庾。戴家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就是戴第元,他是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入选庶吉士,散馆后授予翰林院编修。

戴第元的仕途一般,曾担任江南乡试主考,历任都察院江南道御史、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他的一生没有进入要害部门,级别最高也就正四品。不过,戴第元多才博学,在文化界的名气很大,其词章更是倾倒一时。

乾隆四十年(1775),戴第元的胞弟戴均元、儿子戴心亭同登进士第,叔侄同榜成为该科之佳话。更幸运的是,叔侄二人朝考后又被同时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又同为翰林院编修,中进士、点翰林这等好事,都被戴家给赶上了。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科,戴第元次子戴衢亨大魁天下,一举拿下状元桂冠,将戴氏家族推向繁盛的高潮。史料中所说的“星轺交驰,络绎道路,迭掌文衡”,丝毫不夸张,一时间,到处都能碰到戴家的车马。

戴氏家族四翰林中,戴第元与戴心亭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大。前面提到戴第元官至四品致仕,而戴心亭主要是死得太早,36岁就去世了,仅当了10年的官,级别最高是湖北学政。

戴均元、戴衢亨两人名气就很大了,他们是乾隆朝的重臣,官至大学士。有清一代,一门两宰相(特指大学士不包含协办大学士)的例子并不多,掐指算来也就是张英、张廷玉,刘统勋、刘墉,蒋廷锡、蒋溥,张之万、张之洞(堂兄弟)等。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戴均元走得是以学官入阁的典型路线,翰林院散馆后被授予编修,此后深受乾隆、嘉庆、道光三帝宠信,历任安徽学政、光禄寺少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河道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礼、吏两部尚书,72岁授协办大学士,第二年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75岁的戴均元迁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戴均元79岁上奏致仕,道光帝给以极高待遇,以大学士原品致仕食全俸,赐御制诗送行,并下旨沿途各省官员护送,可谓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戴均元致仕后,道光帝仍不忘旧情,时不时地给予赏赐。80大寿这一年,道光帝颁赐匾额祝寿,83岁那一年,又下旨晋太子太师。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不过戴均元回籍后也发生了一些变故,这是因为道光帝的宝华峪陵寝由于渗水而迁怒监修大臣。十几个办事大臣均遭革职、降级的处罚,其中就包括穆彰阿。戴均元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时的戴均元已经致仕回籍,道光帝念及年事已高获罪较轻。这也是戴均元死后没有获得谥号的主要原因。

戴均元还是清代所有大学士中,享年最高的,致仕回籍后一直活到95岁才去世,不仅是清代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高的宰相。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戴衢亨状元出身,仕途自然也很顺利,散馆后授翰林院修撰。此后担任江南、湖南乡试。嘉庆初年,凡大典须撰拟文字,皆出自其手。嘉庆十年(1805)起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

嘉庆十六年,嘉庆巡幸五台山,戴衢亨随扈,途径正定时患病回京,不久在京去世,享年57岁。嘉庆帝对其一生盖棺定论,称其谨饬清慎,实为国家得力大臣,亲临赐奠,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文端。其子嘉瑞特赐举人,袭云骑尉世职。

一门四翰林,叔侄同宰相,此家族堪称清代江西第一科举名门

戴氏家族是江西最著名的名门望族,一门四翰林,叔侄两宰相,这份荣誉在大清朝鲜有匹敌者。而且江西四戴个个多才博学,在文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都属学者型官僚。当然有盛必有衰,到戴家第三辈人时,家道逐渐败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