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棒读 还是 捧读 作画爆炸是什么意思

棒读 还是 捧读 作画爆炸是什么意思

首先是“棒读”,每次只要一出现这个词,总是会有人出来纠正“捧读”。这个词是个日语词汇“棒読み”,表示没有感情的朗读,到了中国就直接写成了木字旁的“棒读”,跟日语语义完全一样。提手旁的捧读,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棒读,网络流行语,指缺乏感情地读诵,也指没有距离感。捧读的意思为敬辞。 棒读来源于日语:棒読み,空耳:包幺米,直译是“坚持阅读”。指日本人阅读汉文/文言文时,不按照专门给日语制定的语序来读,完全忽略了标注需要返读的地方,而是按照中国传统读法从上到下直接读出,像一根棒子,就有了这样的比喻。指缺乏感情地读诵,干巴巴地发音,照本宣科和没有距离感。 出自日语的网络流行语 ara~ara~ “‌‌‌‌‌‌‌ara”是日语“あら”的发音,意为“唉呀,嗳呦”。表示吃惊、感动、奇怪等,多为女性所用。“ara~ara~”即为“あら~あら~”,可译作“哎呀~哎呀~”,为女性在吃惊时候的语言。亦可空耳为“啊啦~啊啦~”。 然后就是要着重区分的各种“爆炸”,比如“画质爆炸”、“作画爆炸”、“画面爆炸”、“帧数/张数爆炸”。多数人可能就是想要表达当前的场面很酷炫,随口挑一个词说一下,但这几个词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画质这个词包含色彩、线条锐度等很多方面,比较容易界定的是清晰度。原生作画的分辨率高的话画质肯定差不到哪去。现在比较普遍的原生分辨率有480p、720p,个别剧场版能用到1080p的原生分辨率,其实即使是1080的原生分辨率,带来的体验也没达到“爆炸”的地步。上图是网飞准备做的4K动画《Sol Levante》的宣传片截图,大家不如等4K动画出现以后再刷“画质爆炸”吧。 “作画爆炸”这个词用的也很多,不过有时可能有些人分不清某个镜头到底是作画和后期摄影谁在发挥主要作用。有些单纯靠特效撑起来的镜头经常被大家赞美,但很多没人在意的演技场景其实更符合“作画爆炸”的范畴。 帧数和张数的区别也被科普过好多次了,24帧每秒是固定的所以没有“爆炸”一说。“张数”有分层张数和“摄影完成张数”两种,原画为了方便会把不同的人物、人物及特效分成很多层,把这些张数都算上有的镜头可能一秒要用上百张。但只看成品我们不可能知道具体的分层张数,只能看摄影完成张数,说通俗点就是把所有层叠加在一起的成品。

每三帧放一张叫“一拍三”,每两帧放一张叫“一拍二”,每一帧放一张叫“一拍一”,这个大家可能早就知道了。但是,一拍三并不意味着同一张原画在三帧的时长内完全没有变化,摄影是会按照运动方向,对原画的位置进行一些微调的。

平时观众们说的“帧数爆炸”,大概指的是一拍一的镜头吧。但这里要说明一点,张数多不代表作画好,甚至在关键动作与时间轴没对应好的情况下,张数多也不一定流畅。观众没必要去过度的迷信张数,这个词只是陈述了事实,并没有表达观点的效果。

另外还有个常见的误区是动画的制作周期,不会真的有人以为动画能一周做一集吧,甚至还有人以为下周播放的内容会根据观众的意见进行修改。根据《白箱》放出的一张理想化的制作计划,可以看出TV动画是25周做一集,分成四组进行流水作业。现实中的情况更为复杂,有两个月做一集的,也有第一集就做一年多的,但普遍也得三四个月。至于根据口碑修改动画内容这种事情,曾经是有动画做过的,比如《绝望先生》还有个朗读粉丝来信的环节,当然一周时间肯定来不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