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黔金丝猴
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是3种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均被列为濒危物种名录。其中,黔金丝猴是数量最少、栖息地最狭窄、生态学资料最少的一种。
数量极其稀少的黔金丝猴
因此在中国濒危物种名单上,我们将罕见的黔金丝猴排在首位。
2. 华南虎
华南虎也叫中国虎或厦门虎,是体型最小的老虎亚种之一。原产于中国中部和南部的森林,由于偷猎、栖息地丧失和人虎冲突,被认为是最极度濒危的老虎。
华南虎已处于野外灭绝状态
至目前为止,我国就只剩下华南虎、东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4种老虎。
虽然亚种数占世界第一,但如今我国的野生虎个体数却极少,即便是数量最多的东北虎,也只有30只左右。3. 中华鲟
中华鲟是最古老的鱼种之一,其化石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时期。 最初发现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如今是国内最濒危的物种之一。长江中的中华鲟预计只剩十几尾
20世纪后期,受人类活动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的规模急剧缩小。
从2017年起,已连续5年未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如今长江中的中华鲟预计只剩十几尾。4. 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俗名中国娃娃鱼、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
目前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堪称“活化石”的中国大鲵
5. 亚洲象
亚洲象能够长到2-4米高,重量可达3000-5000公斤,是亚洲体型最大的陆上哺乳动物。几十年来,亚洲象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濒危物种。
栖息地不断破碎化的亚洲象
2021年,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15头亚洲象一路“象”北,经普洱、玉溪等地抵达昆明,一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6. 东黑冠长臂猿
东黑冠长臂猿是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世界第二濒危类人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红河以东(中文名中“东”字的由来)的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曾经绝迹近半个世纪的东黑冠长臂猿
2002年和2006年,调查人员分别在越南高平省重庆县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的喀斯特森林中重新发现了该物种。
“消失”近半个世纪的东黑冠长臂猿重回大众视野,一度成为国际保护生物学界轰动一时的科学发现。 目前,东黑冠长臂猿目前全球仅约140余只。7. 野双峰驼
野双峰驼又名野骆驼,是一个濒临灭绝的骆驼科骆驼属物种,生存于我国西北部和蒙古南部。2002年,野双峰驼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
曾出现在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着陆画面中的野双峰驼
随着中国生态环境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有效实施,野双峰驼的栖息地获得保护和扩大。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着陆后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只野骆驼,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野双峰驼的生存现状不断好转。8. 白肩黑鹮
白肩黑鹮是鹮科黑鹮属的珍稀鸟类,又叫东方黑鹮。
白肩黑鹮原产于东南亚的一小片区域,被认为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国内野外可能已灭绝的白肩黑鹮
9. 苏门答腊犀
苏门答腊犀是唯一拥有双角的亚洲犀牛,也是所有物种中最小的。 与爪哇犀牛同属世界上最濒危的犀牛物种,如今只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岛存活。出现在国家博物馆中的苏门答腊犀
10. 扬子鳄
在我国濒危物种名单上,最后出现的是扬子鳄,又叫中华短吻鳄。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太湖,模式标本产地为安徽芜湖。极度濒危的扬子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