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

“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

@书起说:我们什么都说

昨天看到一个宝妈分享的帖子:“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

昨天她带孩子出去玩,女儿想吃街边的小摊寿司,因为当时挺晚了,摊主表示材料不够只能只做一份。

后面赶来的小男孩一脸失望,半天舍不得离开。

女儿过了一会,下了莫大决心后对摊主说:“阿姨,这份寿司给小哥哥吧,我不要了。”

说完这句话,孩子有点可惜地看着眼前的美食,又带点期待夸奖的神情望着妈妈。

本以为这是一个宝妈分享孩子懂得谦让的故事,没想到妈妈不仅没有回应女儿,更没有理会一旁露出惊喜表情的男孩,而是付款让摊主继续做给她们。

拿了寿司回家的路上,女儿没怎么失望,但明显有些疑惑。

她问女儿:“是不是以为你谦让别人,妈妈就会夸你。”

女儿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你刚刚为什么要让给别人呢,你是觉得他比你更应该优先吃到好吃的吗?”

女儿思考了一下回答:“不是,他比我大,来得也比我晚。”

“那你是认为,他比你更需要那份寿司吗?”

“也不是,我自己也很想吃。”

“既然都不是,为什么要让呢?”

小家伙好像被什么难题绊倒了,过了会有些不自信地回答:“因为我想做个善良的女生,做好事,听到别人说谢谢会高兴。

“那刚刚那个哥哥有说谢谢你吗?”

“没有。”女儿沮丧地摇了摇头。

妈妈严肃地对她说:“是谁告诉你那样做会让自己高兴呢?明明你会因为吃不到想吃的东西不快乐,但就因为让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满足了愿望,你就觉得自己快乐了吗?”

女儿认真地皱眉思考,最后承认,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开心,只是书上说善良的小姑娘是最美的,还会被爸爸妈妈老师表扬。

妈妈蹲下来扶住女儿的肩,告诉她:“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也不需要美丽,聪明勇敢也是厉害的小朋友,不做最厉害的那个也没关系,因为我和爸爸会永远支持她。

很羡慕帖子里面的小姑娘,因为她的童年一定不会经历这些的事情:

“弟弟妹妹还小,你要让着点。”

“你是主人别人是客人,大方一点学会分享。”

“跟同学要好好相处,遇事要学会让步。”

孔融让梨的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家庭,甚至连学校都以此来教导孩子学习“礼让”的传统美德。

但谦让和礼让过了头,就变成忍让。

在综艺节目《放学后》有一组高学历家庭,9岁的俊熙生日会邀请了很多朋友和同学。

本来和睦的好日子,却因为玩具被抢而弄得一团糟。

俊熙的生日礼物被一个同学抢走并藏在背后,甚至嬉皮笑脸要求送给他。

两个小孩子正在争执的时候,爸爸却跳出来说:“一个玩具而已,你就让给同学。”

俊熙在爸爸的坚持下,委屈地把玩具送给同学,冲进房间努力地压抑情绪。

这时候妈妈走进来,俊熙忍不住抱着妈妈哭:“那是我的生日礼物,为什么要给他。”

妈妈没有理会他的情绪,反而教育他要做个大度的孩子。

家长总觉得玩具能花多少钱,但在孩子心中的宝贵程度,就和成年人一次升职加薪的机会一样。

玩具可以再买,寿司也可以再吃,但孩子的性格却无法重塑。

不考虑孩子本身的意愿,只一味要求孩子谦让,容易养成孩子忍让软弱的性格。

谦让是一种美德,但这种美德应该出自自愿。

不被家长社会所绑架的谦让,不被“女孩子要善良”的观念所洗脑下的谦让,才是真正的谦让。

在宝妈的这则帖子下面,有的网友觉得妈妈的教育观念很棒,也有很多网友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这位母亲剥夺了孩子向善的精神,反而传递一种精致利己主义观念。

如果社会每个人都不为别人考虑,那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要指望别人的善良。

刷到一则“被善良救赎”的帖子,帖主说收到了高中同学寄来的一大箱特产。

高中毕业8年了,毕业之后两人基本没联系,突然收到东西感觉很困惑。

同学说这些年都没有忘记她。

没有忘记她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借钱,还买了生日礼物。

当家里供不上学费的时候,也是她借钱才躲过老师的催缴。

同学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可能帖主会觉得没什么必要,但对自己来说却非常重要。

正是因为高中遇见这么多善良的同学,才没有在困境中走向偏执和极端。

这个故事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同学借钱是善良。

在有能力的时候,回馈曾帮助自己的同学,也是一种善良。

但小姑娘仅仅为了得到夸奖,为了成为书本中善良的孩子,于是忍痛将寿司让给别人。

这不是善良,这是讨好,这是对父母的讨好,也是对善良精神的讨好。

善良出自发心,而不是出自利益的权衡。

文:书起

某知名啥也不是的新媒体小白、间歇努力持续摆烂的可回收废物、习惯午夜心碎的三十岁花季少女、废话大赛常驻嘉宾、朋友圈小有名气的穷光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