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连接未来的8种黑科技,你知道几种?

连接未来的8种黑科技,你知道几种?

经过一两个世纪的发展,现代交通不仅仅在速度上是先辈们无法比拟的,在交通工具的形式变化上,也可能是先辈们无法想象的。


从自动驾驶到超级高铁,从飞行出租车到亚轨道旅行,那些已经诞生和正在开发、测试中的创新技术正在让我们的出行越来越智能,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


而这一切的背后,智能化技术是所有创新的基础与核心。


1. 自动驾驶汽车

在未来交通领域,自动驾驶车辆不仅可以在彼此之间进行通信,还可以与智能基础设施进行通信。联网车辆将在彼此之间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安全网,告知其他车辆即将发生的风险,以便在不同环境中控制车速,并预防交通事故。


在2017年7月,湖南株洲也试行了可以自动识别周边车辆、行人等路况并及时作出相应反应的无人驾驶公交。其他很多国家,也有诸多无人驾驶汽车获得了能在公共道路合法进行测试的授权,部分无人驾驶技术也已经应用在量产车以及公共交通用车上。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将达1200万辆,其中超过四分之一将是在中国出售。另有报告预计,到2050年,市场规模更将超过40万亿元。

实现全自主的无人驾驶可能还需要几十年,但最终的结果将是更安全和更快捷的出行。


2. 飞行出租车

天空将是人类交通服务的下一个赛场。在过去几年中,众多科技初创公司纷纷推出了飞行汽车项目,试图颠覆人们在城市中的出行方式。

德国公司Volocopter已经推出了一款纯电动两座直升机,可以以43英里/小时的速度将两人运送到17英里之外,并已经获得政府许可的载人无人驾驶飞行测试。

中国亿航公司推出亿航184无人驾驶飞机,并进行了测试,该飞行器完全自动化操作,只需设定飞行路线,即能自动导航,并且采用垂直起降方式和倒“U”型的飞行航线,无需跑道。

在未来,我们还将可以用智能手机召唤飞行出租车。Uber就已经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推出飞行出租车服务,并计划在2023年前推向市场。


3. 自动模块化运输舱

未来出行,我们或许可以不用乘坐出租车,而是选择自动驾驶模块化运输舱。

这些运输仓在运行时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列车,并可根据乘客不同的目的地需求而随时分开行驶。占用空间小,运行灵活是其独特优势。

Next Future Transportation公司推出了自动驾驶电动运输舱,通过模块化独立运行的系统,它们能够按照乘客需求进行组合、分离。


4. 送货无人机

随着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的成熟,自主无人送货已经从想象变成现实。

早在2016年12月,亚马逊在英国完成了全球首次无人机送货服务。2017年,亚马逊在法国巴黎郊区新建一个研发中心,旨在研发“PrimeAir”无人机服务,争取让用户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收到订单。

基于地面的自动化送货服务也已经不再是设想,机器人初创公司Starship推出了一个小型六轮机器人,可以在两英里范围内寄送包裹,并与达美乐比萨合作进行自动送货的试点计划。

我国的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顺丰等商业与物流巨头也正在推动自己的无人机和机器人送货服务。


5. Tesla Semi卡车

Tesla Semi是特斯拉推出的电动半挂式卡车。据公司介绍,Tesla Semi能够在充满电的情况下行驶500英里,平均行车成本为1.26美元/英里,而柴油发动机卡车为1.51美元/英里。这意味着每行驶百万英里Tesla Semi可以节省20万美元的使用成本。此外,其维修保养成本也远低于柴油发动机竞品。

目前,Tesla Semi已经获得了全球众多行业巨头的订单。沃尔玛、西斯科、车队运营商J.B. Hunt Transport、挪威食品分销商Asko等公司也都预订了这一庞然大物。


6. 高速铁路

1964年,世界首条高速铁路在日本正式运营。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能耗低、污染轻等优势,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铁路启动智能高铁自动驾驶试验,标志着中国铁路在智能高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取得重要阶段成果,中国高铁整体技术持续领跑世界。


7. 人脸识别抓拍闯红灯

闯红灯陋习是交通管理的一大难点,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管理难点逐渐被攻破。

山东、江苏一些城市开始在交通路口,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进行抓拍,并且现场曝光。

在宿迁的很多十字路口都有一块电子显示屏,它叫作行人闯红灯的人脸识别系统。一旦有行人闯红灯,他的图像信息和部分个人信息,就会及时地呈现在显示屏上面,中间的时差大约只有10秒钟的时间。


8. 交通综合智能执法平台

当前我国交通执法系统繁多,系统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动、信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互相分享、交换利用,各个系统无法协同工作,“信息孤岛”现象有待进一步打破。贯彻“十四五”交通强国发展规划要求,交通综合行政智能执法平台顺势而生。

该平台支持案件审批流程、文书模板灵活配置,支持案件信息自动关联匹配,案件流程自动流转。利用交通综合智能行政执法平台现场执法模块,现场执法单个案件平均处理时间为4.75分钟,较比之前现场执法整体效率提升了1.78倍,极大减轻了现场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整合优化了交通执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