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夏令营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夏令营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作为一个参与过很多夏令营的设计和管理者,并亲自带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年龄段夏令营的开发工作者, 我想说,夏令营的“好处”就像带孩子去公园“挖宝石”。

第一、能不能挖到宝石,能挖到什么宝石,要看地里本身产不产宝石。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夏令营,主要提供的无一例外都是:夏令营主题下教育内容、独立自主的生活锻炼、新环境下的社交体验。

它们都建立在对夏令营在哪儿、去哪儿、有什么的基础上,尤其是一些教育属性强的研学类夏令营,尤其是夏令营主题下的教育内容。

要想挖宝,底子要好。

例如,一个自然生态类夏令营,在一个自然生态不咋地,没好山好水,要植物没植物,要动物没动物的地方,自然教育内容效果方面的“宝石”就比较难挖。

第二,能不能挖到宝石,能挖到什么宝石,要看有没有提前“埋”宝石。

夏令营是经过设计的儿童教育产品,要想让孩子能“挖到宝”,一块“ 天然好地”不够,还需要设计者对这块地了如指掌,在孩子到时候的必经之路,必挖之地,在教育、生活、社交这三个方面,提前“埋”下想要他们收获的宝石。

例如,之前一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夏令营中,第一次吃饭老师会故意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

你就会看到,一组孩子,动作快先上桌的毫不客气就开动,一盘十个的肉圆自己先来三个,别人加菜看不到只顾自己转盘。

老师提前“规定”用餐纪律,和孩子自己亲身经历餐桌混乱后,反思讨论,小组一起决定自己小组的“用餐守则”,并整理成文字,效果真的很不一样。

-一个只是遵守, -一个却经历了体验、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案,解决争议和达成-致,文字表达与应用。

这就是老师提前“埋”,确保孩子到时候能“挖到”。

以上是生活方面的例子,再举-一个夏令营主题教育内容方面的例子。

有时候埋要埋一串,等孩子挖出最后一个的时候,突然发现和前面的能拼在一起,可能又会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

例如,之前一个去西双版纳的研学夏令营,在植物园里,有关于芭蕉树、棕榈树等各种植物的内容。在傣族午餐里,默默上了一道鸡蛋炒芭蕉花。在最后一天下午,孩子收到了一个盒子,里面有几种不认识的“蔬菜”——比如芭蕉花。

在离开前的最后一个活动,是在本地菜市场调研―—云南有哪些特色食用植物,它们是什么植物、植物的什么部分、怎么吃。孩子要观察、寻找、和当地菜摊主人交流。

调研的结果在活动结束后形成小课题小报告,盒子中的芭蕉花等蔬菜在活动结束后带回去,由孩子按照自己了解到的做法,和家人一起烹饪后分享。提前的“埋”并不显眼,但背后要下足功方足细节,才更有可能让孩子“挖到”宝。

第三,能不能挖到宝石,能挖到什么宝石、要看带你挖宝石的人用不用心。

光有设计没有用,一个100%的设计,最终在夏令营带队老师和执行团队的落实中,能实现60%就已经很不错了。

很多时候,地里有宝石,提前也“埋”了宝石,但孩子拿着铲子能不能挖到,有的时候就看夏令营带队的老师,负不负责,用不用心,爱不爱“多事儿”。

教育内容方面,例如,一个自然生态营,活动中要换地点,孩子要沿着森林中公路步行一段。看到了一些干了瘪了的死蛇、死青蛙。孩子嘻嘻哈哈叫着“吓人”“恶心”,老师是一笑了之,还是让孩子看一看,想一想,它们可能是怎么死的,点一点“公路隔断栖息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生活内容方面,例如,曾经有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跑过来脚一伸,让我帮他系鞋带,理由是自己不会。曾经有一个初中一米八高我一头半的大男孩,在动车上找我给他打开水,自己怕烫到。我统统拒绝并一步步教会他们怎么做,并看着他们学会并自己完成。

在那两次夏令营中,相比于其它主题教学的内容,我真觉得这两个孩子挖到的最大的宝,就是我手指着一块地,告诉他们特别有用的宝石在哪儿,往哪儿里刨,怎么刨。

第四,挖到的是不是宝石,大人和孩子

好比小孩捡石头,好看的,有颜色的,有花纹的世界中,那些在珠宝行业被认定为“宝石”的世界中,那些在珠宝行业被认定为“宝石”的,那些有价值的,值一些钱的,才叫宝石。“好处”也是如此。

大部分夏令营,在短短的几天中,无论从主题内容、生活还是社交,上,严格来说,都无法达成任何可见的、可量化的、有效的“教育成果。

夏令营的“好处”,更多在它提供一段与日常学校与家庭生活不同的假期体验、经历。

这些体验、经历,对孩子来说,存在着影响他们已有经验,已有认知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实际发生后,才可能给孩子带来实际的好。

第五,挖宝,挖比“宝”更有意义

去玩寻宝、挖宝,除了挖到的宝石,更快乐的是一铲铲挖的过程。就好比露营,不能没吃没喝没居所,但在最终吃一顿,睡一觉的结果之外,更重要的是那开车前往、搭建布置、动手烧烤、时间慢慢过,事情件件做的过程。夏令营也是一样,如果抱着它是一个训练营、培训班的心态,相信它所宣传的各种“能力培养”“习惯养成”,期待什么肉眼可见的“效果”,那必定是缘木求鱼。如果把它当做是孩子生活中的一段经历,读书之外行路的一段旅程,像对待每- -件未知事物,对待每- -种变化情况,对待每一次经历机会那样去投入其中,反而更可能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