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价值和意义


接着读刘丰河老师的文章《解决人类生死烦恼的根本智慧--由人工智能引起的思考》

再看下段:【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价值和意义

离开存在什么也不能谈。我们必须明白,凡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存在作用的显现。如果说这是人的作用,那也未尝不可。感觉上是人在发挥作用,其实是存在在发挥作用。按佛法的话来讲,今生是业力的显现,在业力的显现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的作用,依然是存在本身在发挥作用。当然,人工智能也是存在作用的产物。】

真理性的语言,哪怕只是一句,也总会给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力,譬如这一句话:“离开存在什么也不能谈。”

存在就是唯识佛法中说的第八识。前面的文章说过,第八识兼具无为法和有为法的特性,祂能藏的心体如如不动,本自寂静,就是常、乐、我、净的无为法;祂所藏的种子念念变迁,遇缘流注出来就是无常、苦、空、非我的一切有为法。其中的“常”就是永恒的意思,其中的“我”指的是一切有情生死轮回过程中永不变易的主体。永恒的东西一定是本来就永恒,不可能有出生,也不可能被消灭,不然就不能称之为永恒,因此一切本无今有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永恒;而现象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不停地变化过程中生生灭灭,都是虚幻的暂时存在。所以刘老师说“离开存在什么也不能谈。”


再看下段:

“我们必须明白,凡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存在作用的显现。”

贝克莱说过:“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可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也只看到现象世界虚幻的暂时存在,而不能认识到真正的实相存在。也正因为这样,他只能诉诸信仰--实相是上帝,所以实相世界是什么样只有上帝才知道。但真相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一切万法都是存在--第八识出生的现象并以此显现出来的作用。

中国明代大儒王阳明也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但他也和贝克莱一样,光知道现象世界的一切法是不在意识心之外的、虚幻的暂时存在,但他不知道真正的实相存在。当一个人或者一个方法,如果没有上帝视角,那么看什么事就看不全;看不全就肯定看不对,看不对,得出的结论就只能是局部真理,肯定不是绝对真理。贝克莱如此、王阳明如此,现代科学家也如此!

所以我更喜欢的哲学家是休莫,休谟认为:对感觉经验以外的内容是不可知的,持有的是怀疑论的观点--关于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既不承认其存在,也不承认其不存在。休谟对因果关系认识的怀疑,颠覆了传统的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问题,他认为因果关系不过是一种主观性的习惯联想罢了。休谟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诚实态度,说明了他具有中国古圣先贤的高贵品德,及“没有充分证据,不轻易下结论”的现代科学精神。所以休谟才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好榜样。


再看下段:

“如果说这是人的作用,那也未尝不可;感觉上是人在发挥作用,其实是存在在发挥作用。”

上面说过,第八识兼具无为法和有为法的特性,祂能藏的心体如如不动,本自寂静,就是常、乐、我、净的无为法;其中的“我”指的是一切有情生死轮回过程中永不变易的主体。也就是说人的真相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就是真正的我。至此,人的源头和宇宙的源头是合一的,所以说现象世界的一切都是人的作用。只是这里面的区别是:人及一切有情众生的肉体与精神由各自的第八识出生,日月星辰及山河大地组成的宇宙由共业众生的第八识共同出生。

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绝对的真理吗?》文章中详细写到了人与其他有情众生的第八识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如下:

【老子的道与《易经》的太极、西方哲学的本体论都是唯一存在论,也就是这个唯一能生天地万物的存在是不能知觉、没有意志的本体;但是唯一存在论只能解释共业共报,却没有办法解释别业别报的现象。(共业共报与别业别报不懂的小伙伴请用度娘!)

本体第八识是心,心不是色法;只有色法才能计量,譬如一个人,两只狗,三颗葡萄。连前七识心法都是无形无相,无法计量,只能从其功能作用来区分。所以第八识如来藏更难界定究竟是一个还是多个:从祂能出生和了别每一位有情众生各不相同的肉体与精神,以及别业别报来看,似乎是每一位有情一个第八识。

(看到这里,学过哲学的小伙伴是不是想到法国神甫哲学家马勒伯朗士,他认为身体和心灵之间是靠上帝来协调的。身心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有一个外因--上帝,在这中间不断进行协调,不断调整心物之间的关系。比如身体遇到了火,上帝就马上跳出来,让你的心灵产生一个观念--疼,要赶紧远离。于是你有了这样的观念后,上帝又赶紧指挥你的肉体,让你的肉体做出远离这团火的动作。但是马勒伯朗士作为哲学家,他只能假设,只能猜。所以有人问:上帝要管每个人的起心动念不会累吗?他无言以对!他不知道每个人自己就是上帝!)

从祂能了别一切有情众生的心行以及山河大地外境的共业共报来看(经典中说:只要有一个人杀生就会造成同一个星球上农产品的减产),又似乎是所有的有情共有一个第八识,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就强调的万物一体。因此说第八识一个还是多个都不是很准确,所以佛教经典才用非一非异来描述:非一指不是完全相同(一个),非异指不是完全不同(多个)。


再看下段:

【按佛法的话来讲,今生是业力的显现,在业力的显现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的作用,依然是存在本身在发挥作用。当然,人工智能也是存在作用的产物。】

人的今生,包括一切有情从生的今生,都是在各自业力的牵引下,让第八识出生并发挥各自的作用。所谓业力就是有情在前世所想、所说、所做而留下的惯性势力。现在世界上很多是持唯物主义断灭论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某个行为做过了就没有了,只要不被人发现就不会给将来造成影响。其实不然!哪怕只是脑海中一刹那的起心动念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转化成种子保存在第八识里;就如同通过计算机的接口设备输入的信息存在的硬盘当中,区别是第八识任何力量都破坏不了,所以是永远保存,直至这个种子遇缘生起现行,现出果报。

有情各自所作所为是这样,与其他有情的互动时已经付诸实施的具体行为也一样,都会转换成种子由自各的第八识保存。这其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我们虽然可以欺骗其他所有的人,但是无法真正的欺骗自己。因此对你自己来说,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是十分清楚的,不容置疑的。由己及人,一旦我们与其他人发生了互动,情况也应该是一样的。

业力的另一个证据就是熟能生巧,这就是第八识的保存的前世种子生现行的结果。要是每次做过了都不能留下一定的痕迹,那就必然不存在熟能生巧的现象。业力没有好坏,就看你怎么利用;虽然无量世以来累积的不良习气会持续不断地障碍你修行,但只要修行,就有无量的善法时时处处不断积累,确保让你最终就成大智慧。

我们的身体实际上是以前世行为模式所决定的一个果报,身体不同,对世界的认知也必然不同,佛教经典称之为“循业发现”。当然,以上只是说了同一种生命形式是业力怎么运作的,其实在业力的牵引下,第八识会出生不同的生命形式来酬尝各自的果报。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一切基于物质能生精神的理论,都是在没有认识到实相存在基础上得出的片面结论,最多是局部真理,不是绝对真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会专门再写文章详述。

所以刘老师说:人工智能作为现象世界的一种暂时存在物,也是存在第八识出生的功能之一,并不是人类自己就能创造出人工智能。


再看下段:

【我们在梦幻中可能获得快乐,但是梦幻之中的快乐是抓不住的。如果不从本质上认识人和宇宙,就如同在梦幻中追求我们的价值和意义。人们做不同的梦,有“小我”,有“大我”,各种各样的“我”都在追求自己的价值实现,其实我们就如同“梦中人”一样。】

这什么刘老师一直强调我们生活在梦里呢?这还要从人类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入手。实际上人类虽然有眼、耳、鼻、舌、身可以直接感知光线、声波、气味、味道和碰触,但是这些感觉器官本身并不能识别这些内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大脑被封闭在头骨当中,并不能直接接触外部境界,外部境界刺激感觉器官后,经过转换传输到大脑的全部都是生物电信号。能识别这些生物电信号的是大脑的神经中枢,而这些信号需要再次的转变才能在大脑产生意识,再来识别这些信号,这时的信号已经是心法,不是物质色法了!

这个过程相当于电脑的CPU把各种输入的信息转化成二进制代码,电脑软件再来识别这些二进制代码。当然,无论是人的意识来识别信息还是电脑软件识别二进制代码,这些信息转换的过程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第八识的种子生现行才能实现,具体过程不是本文章的重要,我会另写文章。

人类从生到死始终都只能用这个大脑来觉知,没有任何替代方案,所以人类就把大脑接受各种生物电流刺激产生的反应当成了真实的世界。换言之,实际上我们从未真正接触过外部境界!只要有现代科学素养的人,稍微仔细想一下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但接受不接受是另一回事了。

正因为意识如此工作,人类才能在没有外部境界刺激的情况下自己虚构情节形成梦境。对于大脑而言,其刺激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在梦中跟清醒时的感觉没有差别,唯一的不同在于一个刺激来自于大脑自身,另一个刺激来自于外部感觉器官。将来科技发达了,或许只要给予大脑一定的生物电刺激,就可以产生一切可爱的境界,这要比获得外部境界刺激容易得多。电影《黑客帝国》就是在描述人工智慧机器人反控制人类后,直接用生物电刺激给人类大脑提供信息,让人类认为还生活在20世纪中。

如果从现实生活中的大梦中醒来后,清楚的知道自己当下就生活一场梦中,就会看到还在梦中的其他人还在做不同梦,无非追求的就是“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然后从小我到小家,到国家这个大我,甚至到人类中心主义的大我。把这些当成追求最终自己价值的实现,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认为的:“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可是,对于人类追求这些价值实现,刘老师说:“其实我们就如同‘梦中人’一样。”难道不是这样吗?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再看下段:

【所以最重要的是觉醒,觉醒后自由自在地发挥作用,这是最美的享受、最高级的享受,这是人的终极价值和意义,也是本来现成的。】

《心经》在描述觉醒后的状态时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说的是亲证一切法都是第八识出生,将包括自己的肉体与精神等一切法都摄归第八识,就可以消灭一切万法差别相,解脱一切烦恼痛苦。

刘老师说人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就是觉醒后自由自在地发挥作用,享受这种最美的境界。最重要的,这个境界是本来你就有的,不需要外求,正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再看下段:

【那我们还谈追求吗?这个话题,用真正觉醒以后的大智慧来看,人们最重要的是怎样纠正过去迷惑时形成的错误认识,怎样把造作的因果、束缚清除掉,回归真实,而不是追求什么。我们虽然有种种境界觉受,可以欣赏,可以享受,但是不能把它当真来抓取,有求皆苦。别把无生无灭当作生老病死,别把自由自在当作在梦幻中求取。黄金的价值是黄金,而不是黄金的光影。】

大乘法修行就是用意识找到第八识真心,确认只有祂才是酬偿因果的主体,才是真正的那个“我”,而非自己的肉体与精神,然后通过自己的意识随学第八识真心来减少不必要的取相分别,慢慢转变第七识的认知,直至究竟涅槃。

每个人只有亲自在自己身上验证这一客观事实,并且排除一切合理的疑惑以后,才有可能真正改变认假为真的各种错误认知。因为各种业力习气是无始以来无数次轮回中认假为真而逐步形成的,想要修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生活的历缘对境中一点一滴地改变,慢慢减轻各执取,直至一无所得,至此完全转依第八识真心成功。正如心经所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马斯洛其实最后也认识到人类有超我的价值需求,但他只是提出一个理念,这个超我怎么才能实现他没有说清楚。要更快抵达目的地,最佳方案不是训练竞走,而是使用交通工具,以及选择更优路线。同样,要掌握一门技能,最佳方案不是闷头训练,而是使用相关工具,以及掌握关键诀窍。大乘佛法的修行有理论、有方法、有步骤,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到,所以是可修可证的行为科学,不是哲学,更不是玄学。

刘老师说:“黄金的价值是黄金,而不是黄金的光影。”认知到自己本身就是无价之宝,性如金刚,真实不虚,外面的一切都只是真我变化出的影子而已,还外求什么呢?王安石说的多好:“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再看下段:

【谈起人工智能,对于大智慧者来说,是随缘自在的,不会刻意地发展人工智能,但也不会拒绝。大智慧者存在的价值是帮助其他的人也觉醒、自由自在。为此,就要广结善缘,也就是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工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觉醒他人。】

对于觉悟者来说,本身就是本自具足的,生活中是随缘自在的,不会刻意地去创造或追求什么。觉悟者最大的价值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帮助其他的人也觉醒,也找到真正的我是谁。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积极入世才能广泛的与其他人交往,包括身边的亲人、同事,这样才有机会帮助他人提升认知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人。


再看下段:

【一旦真正醒悟,人们肯定不会执着于原来的所求,不执着于制造智能机器。当然,造机器就像人吃饭、穿衣一样,是人类所需要的,凡是人类需要的、能使生活更美好的事物,我们都不必拒绝。实际上佛法既讲究彻底的解脱自在,又讲究生活、工作上的智慧妙用,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用超世间的智慧行世间法,随缘自在,广结善缘,普利大众。】

觉醒者不会执着以前的认假为真时梦里所追求的所有事情,包括人工智能。正如刘老师所说,世界的一切都是存在真我的展现,所以“凡是人类需要的、能使生活更美好的事物,我们都不必拒绝。”

其实不光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脑神经科学、生物基因科学等在内的现代科技,都可以成为觉悟者学习更深入大智慧的机会。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科技都是佛法的智慧妙用,套用儒家的话:“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我想说:“志于大智慧者,世间的一切法不足累其心。”一切法都可以为我所用,如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超越世间又再入世间,觉悟者自然就会有一种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