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如果前途无路,就不要怪人们停下脚步

如果前途无路,就不要怪人们停下脚步

如果前途无路,就不要怪人们停下脚步

大多数人在活到一定时期(跟年纪,经历,人生体会有关)都会变得现实。


这种现实并不会颠覆人性,也不会彻底改变人对于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的绝对看法,


但是,会改变相对看法。


所谓的相对看法,就是指对于一些积极的,特别美丽,特别理想的东西,不再受到这些东西的盲目鼓舞,


人们开始对于那些美妙的可能,转为更加理性且现实的认识。


如果前途无路,就不要怪人们停下脚步


人活得现实一点,最大的好处是“先大苦后小苦”。


相比于先苦后甜的自我激励而言,活得现实的特点就是不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期望,


简单来说就是,不被永远抓不到的幸福“洗脑”。


现实,是人们开始明白人生实苦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也是大多数普通人逃离不了的生活漩涡,


假设我们把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时间拉长,在这个时间阶段之中,没有睡眠,没有欢笑,没有躺在床上刷短视频时对浪费人生的纠结,没有面对那些无效交际时的痛苦和烦闷,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当人们“被迫沉浸”于纯粹的,体现活着这一主题的生活价值时,


所有的情绪,似乎都变得格外“麻木”:


今天老板骂了我几句,背后使坏的同事在一旁惬意的坏笑着,


而我,还得完成工作。


看着每个月需要偿还的贷款,看着自己不断缩减的生活成本,


没关系,还撑得下去。


只要足够麻木,就不会感受到痛苦,只要用无所谓的心态去看待压在身上的重担,


这种自我洗脑的意义,至少可以让人看到镜子里被生活折磨到失神的自己时,


依然可以勉强挤出一丝没有任何意义的微笑。


《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中,那一句“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让这样的现象有了一个不合理却不得不接受的解释。


最初的最初,没有人想要麻木的活着,人们愿意去付出自己,收获能够体现人生价值的东西,人们可以匍匐前行,因为希望就在远方。


而如今的日子,是没滋没味的接受与忍受,是荒谬与感性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作秀,也许人生本不该如此,但也许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


挣扎和接受,就是一条殊途同归的路,


因为这条路的尽头,便是挣扎着接受。


如果前途无路,就不要怪人们停下脚步



停下脚步,也许不仅仅是因为前途无路。


停下脚步,更是因为那些曾经向前冲的人,真的以为前途是有路的。


而如今现实与理想造成的巨大落差,成了一种自欺欺人的讽刺,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停下脚步,


这种沉默背后的愤怒,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时代的钟声,那种浑厚且不容置疑的音波,既是鼓励,也是警醒。


很多人对于生活的代价已经参悟的足够深刻,他们一边表面接受着钟声的洗礼,一边以自己的方式与现状博弈,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会赢,或者说,他们在选择博弈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知道自己注定会输。


那么,既然知道自己赢不了,为什么还要往前冲呢?


事实上,他们寻找的,并非是面对现实的前路,


而是背对现状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