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封面评论 | 多地官员带头上街吃夜宵,引导需求端与供给侧同步复苏

封面评论 | 多地官员带头上街吃夜宵,引导需求端与供给侧同步复苏

封面评论

□蒋璟璟

为促进“夜经济”,激发地区经济活力,近期多个地方政府官员走上街头,带头消费,活跃“夜经济”。在广西桂林市,桂林市委副书记彭东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滨等人不仅走进糖水铺,购买清补凉,还在烧烤店里,品尝羊肉烤串,享受夏季夜生活;在河南新郑市,市委书记马志峰等人选择了去一家夜市店“撸串”;在河南省新密市,市委书记陈春梅在桥头夜市门口,购买了数斤西瓜。(中新社)

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绝大多数城市都实现了“动态清零”,这为重振线下餐饮经济创造了前提条件。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公众消费信心、消费意愿的复苏,从来是存在滞后效应的。换而言之,就是市场供给侧率先进入恢复周期,而居民需求端却并未同步“缓过神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而真正关键的问题,则是如何防范这种阶段性的“消费滞后”,转化为长期化的“需求收缩”。

消费尤其是餐饮消费,特别是夜间的餐饮消费,更多是“惯性使然”。一旦这种“惯性”消失,对“外出夜宵”变得兴致寡淡,想要再扭转过来,就很难了。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居家避疫“非必要不外出”之后,不少人已经形成了新的“生活定式”,渐渐习惯了不逛夜市、不堂食吃夜宵——这种长期化“需求萎缩”风险迫在眉睫,业已到了威胁夜市经济根基的地步。值此重要时间窗口,当然有必要传递强力信号,重新恢复市民对于“夜市夜消费”的热情。

也就是在最近,多地官员不约而同上街吃夜宵促消费,其守护夜经济的紧迫之心,可谓溢于言表。应该说,这种“带头示范”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地方主官“高调”去夜市消费,一方面直观表明当地疫情防控基本面稳定,另一方面也是对市井烟火、市民生活的力挺。毋庸讳言,一些地方层层加码,以防疫之名阻碍公众正常消费的情况还客观存在。官员上街撸串,释放出的对于餐饮消费的重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上级意志,这对于打破基层“懒政”是大有好处的。

正所谓上行下效,地方主政者亲力亲为带头给夜市增加生意,有利于撬动整个行政职能系统对于餐饮行业以及夜间经济的全方位支持。现实语境下,此类由点到面的刺激举措,对于盘活整体消费端,意义重大。以往的数据表明,国民消费过半数发生在夜间。很多上班族,只有在下班后在晚上才有时间、有心情消费。让民众重新感受到晚上逛街、进店夜宵的美好,让其坚定信心、强化预期敢于消费、乐于消费,除了地方官员带头示范,还需多方发力、靠前发力、更直接激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