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航天报国,追梦无悔

航天报国,追梦无悔

“5、4、3、2、1!点火!”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再一次从西昌发射场腾空而起,冲破苍穹,照亮了那些仰望星空的眼眸。

航天报国,追梦无悔

稳稳坐在测发大厅的潘刚看到大屏上火箭腾飞的那一刻,眼眶不禁有一丝湿润。

这是潘刚在大山沟里扎根的第8个年头,此次任务是他参与完成的第69次重要航天发射任务,也是他第10次担任控制系统指挥员。控制系统是火箭重要的组成部分,确保火箭按照预定的轨道飞行并准确入轨,相当于控制人类活动的“大脑”,而控制系统指挥员,就是在任务中,负责操作“大脑”的指挥员,想要控制好这个“大脑”可不简单。

航天报国,追梦无悔

2015年潘刚研究生毕业,为了追逐心中的航天梦,他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生活,毅然选择了来到西昌发射场一线工作。

负责帮带他的老同志告诉他:“要想在这里发光发热,一要传承'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二要具备过得硬的专业技术。” 从那时起帮带人的话就深深刻进了潘刚的心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充满曲折,由于控制系统的工作与他大学专业并不对口,刚开始接触岗位时,他总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潘刚下定决心从零开始,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他购买了《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路分析》等多本与控制系统相关的书籍,加班加点背概述、学原理、跑电路,写下了近万字的学习笔记。同时扑下身子真刀真枪锤炼自我,在岗位上不断熟悉规程、掌握技能,紧盯学习中存在的难点疑点,积极查原因、找症结、寻对策;看一样学一样,干一件会一件,懂一事专一事。

他从插头辨识、电缆防水等小事做起,勤问、勤学、勤思考,每当遇到不懂不明白的就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请教,耐住了寂寞、熬住了空虚、经住了考验,重点对工作中不懂不会的深入研究,对出现的问题疑惑不解的寻根刨底,对相关岗位的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践思考总结进行融会贯通,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在工作的质效中。

通过不懈努力,潘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箭上操作手,传承了西昌航天精神,具备了帮带人口中的过硬技术。

航天报国,追梦无悔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由于埋头苦干,实绩突出,潘刚从2020年开始担任控制系统指挥员,他深知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的工作,哪怕一个微小的环节没有做到位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确保火箭发射万无一失,潘刚坚持刻苦钻研宇航发射技术理论,别人中午休息、他在深研技术状态变化,别人周末放松、他自加压力推演应急预案,在岗位、工号来回跑,在发射塔架1层到10之间层来回爬,反复琢磨岗位实装操作技能,反复确认箭上每一个状态,咬紧牙关、埋头苦干,以细求实、以细求深、以细求精,火箭的测试数据、测试流程都能熟记于心。

还记得风云四号发射升空时,已是凌晨1点,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大家带着发射成功的喜悦和一夜奋战的疲惫,都准备乘车回去休息。只有潘刚不顾塔架湿滑,从下往上一层一层爬,一边检查射后塔架的受损情况,一边给仪器设备作好防雨防潮,等到工作干完下塔后早已错过了班车。事后大家问他:“反正已经发射成功了,为什么不早点回去休息,工作完全可以第二天再干。”他回答说:“雨太大了我要亲自确认一边才放心啊,仪器设备受损可不是小事。”

航天报国,追梦无悔

从2015年毕业来到西昌发射场的那一天起,潘刚就一直工作在大山深处,他多次放弃走出大山的机会,在山沟里一干就是8年。

潘刚说:“我热爱航天事业,我深爱我的岗位。大山有情,奉献无悔,即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会选择继续坚守!”8年,他像安宁河的河水一般安宁,静静的在大山里流淌;8年,他用无言的坚守,描绘了航天人别样的人生;8年,他一点一滴地积累着自己的平凡,放大着人生的价值。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邓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