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2023年11月17日海尔生物(68813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1月16日接受机构调研,长信基金、天治基金、天风证券、太平基金、青岛华实资本、建信基金、国联证券、东海证券、博裕资本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介绍下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
答: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总收入18.26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公共卫生防控业务后,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35%。从区域来看,国内市场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2.12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公共卫生防控业务后,同比增长是17.15%;海外市场实现收入是6.08亿元,同比增长是1.05%。从两大业务领域来看,生命科学板块前三季度实现收入8.35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公共卫生防控业务后,核心业务同比收入是下降0.64%。医疗创新板块前三季度实现收入9.86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公共卫生防控业务后,同比增长24.02%。问题二请问公司核心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从生命科学板块来看,公司前期持续投入的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新增长引擎,自动化样本管理、生物培养、离心制备等业务进入收获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业务行业需求波动带来的冲击。从医疗创新板块来看,一方面,新拓展的用药自动化业务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血/浆站、公卫等用户需求有所复苏,支持医疗创新板块持续增长。问题三请问公司自动化业务发展情况?自动化技术在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自动化平台通过一致性、标准化、高效率的贡献,为科研及医疗工作提供了核心推动力,加速成果产出,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将自动化技术列为核心技术平台,在以下领域加速布局。在样本存储领域,结合公司优势的低温制冷平台,研发了-80℃、-196℃系列化样本库,满足不同容量、不同品类样本的自动化存储管理;在样本处理领域,研发样本自动化处理工作站,实现样本的批量分装、提取等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并结合GV机器人,实现样本库的无人化管理。在生物培养方面,研发了细胞工作站,针对细胞治疗应用场景,可以实现细胞插入、细胞观察、换液、消化、传代、培养全过程自动化,提供批量细胞高一致性培养解决方案。在医疗服务领域,还研发了自动化血液库、自动化疫苗工作站,为血液管理、安全接种提供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与公司新并购公司厚宏智能的自动化药房产品形成协同,为医疗场景提供更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未来,公司还将持续加强自动化技术与科研医疗场景的融合,突破行业“卡脖子”难题,让自动化技术赋能更多产业场景。问题四请问公司行业中国产替代是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国产替代政策频出,带动行业向国产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鼓励医疗器械公司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医疗设备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促进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政策不断推出。《“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到2025年,开发20-3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药、关键试剂耗材和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提高国产化自主供给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在功能、质量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国产仪器,且对于首次投放市场的国产仪器,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关于修订发布的公告》强调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此外,地方层面也紧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进口替代的相关政策。广东、山东、北京、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出台了支持国产的集中采购政策,陕西、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出台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增加采购进口产品的限制条件。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总量将到达17,168亿。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双重作用下,医药生物产业自主创新实现国产替代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问题五公司2022年公共卫生防控业务收入是多少?公司2022年公共卫生防控相关业务收入共约5.87亿元。
海尔生物(688139)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面向全球市场,主要为生物样本库、药品及试剂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等场景提供低温存储解决方案;并率先进行物联网技术融合创新,致力于围绕以上场景痛点提供物联网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
海尔生物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8.26亿元,同比下降12.0%;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22.59%;扣非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下降28.14%;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56亿元,同比下降31.1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873.84万元,同比下降51.0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442.3万元,同比下降52.68%;负债率19.57%,投资收益7335.29万元,财务费用-1489.24万元,毛利率50.8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0.65。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973.59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1791.76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