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财经 因赛集团:11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汇丰晋信、凯石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因赛集团:11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汇丰晋信、凯石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消息,2023年11月8日因赛集团(30078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1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汇丰晋信李迪心 王昕、凯石基金厉楠、国投瑞银朴红睿、财通资管张若谷、招商证券谢笑妍 刘玉洁、安信基金林乐天、大成基金童若琰、东方基金耿爽、人保养老解骄阳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目前公司客户行业分布情况?

答:公司品牌管理和战略咨询业务的客户主要分布在汽车、互联网、快消、金融、家居、3C 通讯等行业;效果类营销业务目前以游戏、工具类应用、金融科技等行业客户为主。2. 公司利润率高的原因?公司作为国内“品牌营销第一股”,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公司核心主营业务品牌管理与战略咨询业务均是基于公司专业人才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高端化的智慧服务,不同于其他为客户提供媒介代理、投放业务为主的公司;另一方面,拥有更多营销预算的行业龙头企业与市场领导品牌等高价值战略客户认可优质的营销“内容”、“创意”,愿意为公司提供的高价值业务支付高溢价,与公司长期共生发展。3. 公司效果类营销业务涉及的媒体平台有哪些?现阶段,国内效果类营销业务主要投放至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出海效果类业务主要投放至 Meta、Google、TikTok 等媒体平台。4. 公司效果类营销业务起量较快的原因?一方面,公司通过招揽优秀的业务领导和团队,为公司带来优质的业务资源,推动公司业务体量逐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与优质标的开展资本合作,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加速公司战略落地。目前,公司战略合作项目已逐步开展,营销链路趋于完善,经营业绩稳健增长。5. 公司有哪些短剧客户?目前与公司战略合作的效果类营销业务团队有服务九州、点众、中文在线等知名短剧公司或平台的投流经验,但短剧行业普遍以自投为主,委托第三方服务商投流的量不大。目前,公司正在拓展优质的短剧或互动影游类客户,业务范畴涵盖效果类营销及品牌营销等领域。6. 如果布局短剧业务,公司具备哪些优势?一是公司目前正积极拓展的效果类营销业务,可为短剧类客户发行投流;二是公司核心的品牌营销能力可在短剧中植入广告,有效开展内容营销;三是公司作为创意、内容、洞察见长的头部营销服务商,拥有丰富的视频拍摄及制作经验,具备短剧内容生产及制作的基因;四是公司研发的营销 IGC 应用大模型“InsightGPT”拥有可实现短剧脚本及视频自动生成的相关模块,公司将在 11 月 11 日举行的“天与空创意节”上展示“InsightGPT”内测版的生成能力。7. 如何看待短剧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短期内对短剧行业(含互动影游行业)的发展保持乐观,主要因为一方面短剧类产品制作流程短、成本较低,产品供给保持增长;另一方面短剧类产品抓住了特定用户的娱乐需求,满足了用户碎片化的消费习惯,供需两端对相关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加入,竞争愈发激烈,输出爆款产品的概率不断下降,买量成本不断上升;此外,政府也在逐步加强备案监管,所以出海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也说明短剧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任何公司在布局短剧等新业务前,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战略目标以及内外部因素综合考量,充分了解并评估相关风险后谨慎做出决策。

因赛集团(300781)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营销科技赋能与全链条品牌营销智慧服务。

因赛集团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87亿元,同比上升2.59%;归母净利润3281.9万元,同比上升1.79%;扣非净利润2138.99万元,同比下降22.0%;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84亿元,同比上升43.4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72.89万元,同比上升40.8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67.71万元,同比上升23.36%;负债率25.18%,投资收益1246.53万元,财务费用12.74万元,毛利率36.42%。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lcement.com/a/84453.html

因赛集团:11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汇丰晋信、凯石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网络知识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赛集团:11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汇丰晋信、凯石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赛集团:11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汇丰晋信、凯石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