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2023年11月1日微导纳米(68814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0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海证券有限公司、冯源(宁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巴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红、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碧云银霞投资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纵横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物利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旭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橡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非信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方圆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才誉资产管理企业(有限合伙)、北大方正人寿资管、百联商投、百达世瑞(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Torito Capital Limited、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远信(珠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香农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道越、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腾讯投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和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涌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懿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璞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牛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宁涌富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明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弥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麦臻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君和立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玖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泾溪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丰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东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处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晨燕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星循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岛素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岛金光紫金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青岛鸿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保诚基金、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协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君和资本、景顺长城、江苏第五公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惠升基金、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鸿运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恒越基金、恒松资本、中平资本、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杭州星尘实业有限公司、杭州霖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汇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果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新思创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深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大兴华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如何?后续订单展望?
答: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微导纳米在手订单约70.82亿元,同比增长258.58%。其中,半导体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12.15%,光伏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44.32%,在手订单规模高增,有望助力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后续订单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公开披露信息。
问:公司目前产品拓展进展如何?
答:公司围绕核心技术布局了半导体、光伏、柔性电子以及多个具有潜力的新兴领域,设立相应的事业部推动核心技术的产业化。通过多领域发展,降低了单一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同时,不同行业之间保持技术协同性,公司形成以LD为核心,CVD等多种真空薄膜技术梯次发展的产品体系,构建了独有竞争优势。当前公司产品拓展成效开始初步显现,光伏设备订单结构更加多元化,对TOPCon电池主要工艺环节覆盖,并储备了新一代的高效电池技术。半导体各细分领域内持续获得行业知名客户订单,涵盖逻辑、存储、第三代半导体和硅基显示等领域。
问:ALD技术在半导体存储领域内的前景如何?
答:LD技术在DRM、3D NND和新型存储等方面均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DRM领域内,随着存储器容量不断增大,其内部的电容器数量随之剧增,而单个电容器的尺寸将进一步减小,器件内部沟槽以及深孔的深宽比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具备高均匀性、高台阶覆盖率和对膜厚的精确控制的LD技术需求越来越大。NND领域,随着3D结构内部层数不断增高,元器件逐步呈现高密度、高深宽比结构,LD可以实现高深宽比特征下的均匀镀膜,其应用随着层数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大。
问:ALD与其他薄膜沉积技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答:薄膜制备依据的基础原理不同,因此薄膜沉积设备的工艺存在不同的技术路线。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LD)三类薄膜沉积技术均为目前半导体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但各技术适用的环节有所不同。在芯片的制造过程中,涉及十余种不同材料的薄膜、数十种工艺类型、上百道工艺环节,需要不同性能和材料的薄膜,因此PVD、CVD、LD三类薄膜沉积技术依靠各自技术特点拓展适合的应用领域,材料制备上相互补充。
问:设备厂商在不同类型的薄膜沉积技术之间进行延展有难度吗?
答:对于设备厂商来说,不同技术路线工艺原理不同,工艺设备对可沉积的薄膜材料及性能、对关键零部件的选择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技术路线涉及的专业知识领域存在差别。同时,细分市场之间也是存在技术壁垒、市场壁垒和客户认证壁垒。不同类型的薄膜沉积技术在供源技术、反应过程控制技术、在快速控制和切换技术等多个方面有质的区别,技术难度侧重点也不相同。
问:公司光伏领域设备平均毛利率略高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主要是由于目前公司光伏设备中市场竞争力水平较强的LD设备占比较高。公司LD设备的镀膜具有薄膜厚度小、均匀性高、TM消耗量少等优点,在TOPCon电池具有金字塔绒面的正面l2O3钝化层制备中,公司的LD设备正成为主流技术路线。通过持续的研发,公司保持着产品的领先优势,对于产品定价有相对较高的话语权,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因此毛利率相对较高。
问:公司对TOPCon等光伏技术路线的发展状况看法如何?
答:随着PERC电池片的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逐渐接近理论极限,TOPCon、HJT、XBC等新型电池技术路线正逐步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新建量产产线开始主要聚焦于TOPCon、HJT两种技术路线。其中,TOPCon技术凭借其较高的转换效率、相对成熟的设备与工艺、较高的量产性价比,在N型路线中率先脱颖而出,2022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化量产,并随着技术提升和量产规模扩大,相对其他技术路线,其经济性也在持续增强。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至2030年TOPCon将占据约一半以上的电池市场。
问:公司未来新一代的电池技术的布局如何?
答:在光伏领域内,公司作为行业内提供高效电池技术与设备的领军者之一,与国内头部光伏厂商形成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目前,TOPCon正逐步成为主流,同时行业内也在积极探索或布局HJT、XBC、钙钛矿等新兴太阳能电池技术。公司对不同的技术路线都做了布局和储备,并跟随下游厂商的量产节奏,持续优化XBC、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等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
微导纳米(688147)主营业务:从事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下游客户提供先进薄膜沉积设备、配套产品及服务。
微导纳米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22亿元,同比上升165.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上升4864.47%;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上升746.22%;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39亿元,同比上升178.7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650.31万元,同比上升140.3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935.11万元,同比上升119.93%;负债率68.36%,投资收益1048.74万元,财务费用-244.06万元,毛利率42.3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4.13。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356.8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243.68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