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2023年10月31日中科创达(300496)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0月31日进行路演。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介绍未来 AI 领域投入及产出兑现节奏。
答:您好。公司在大模型 I 领域的投入, 主要集中在基础大模型平台, 以及推动大模型与"端侧 I" 和 "边缘 I"的融合发展。在基础大模型平台上, 主要的投入三个方面。a.基础模型 即处理自然语言文本的预训练的语言模型; 处理图像和视觉数据的视觉和图像大模型, 用于处理多种数据模态(如文本、图像、声音等)的多模态大模型b.模型方案 包含边缘侧大模型方案和垂直行业的大模型方案c.大模型开发工具链 包含模型部署微调工具, 数据治理及清洗工具, 应用开发框架及组件集在推动大模型与"端侧 I" 和 "边缘 I"的融合发展领域, 主要投入大模型在智能汽车和机器人两大领域的长远发展。在智能汽车领域, 通过混合 I 技术,通过边、云协同,重新定义汽车的“云脑”与“车脑”,从而提升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 在机器人领域, 沿着软件定义机器人时代的趋势, 以及提供软硬一体机器人整机的实力, 推动面向工业领域的 MR、叉车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等全系列产品的发展。"大模型+"的产品正在不断落地。两款 MR 智能机器人新品已经亮相上海工博会。不久将推出的 Ecockpit8.0 集成了大模型模块和应用、全场景的沉浸式 3DHMI、支持舱驾一体。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在汽车智能化中,未来的发展动力,以及汽车智能化的空间展望。
答:您好。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取决于底层 EE 架构。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快速发展,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触发了整车传感器数量和数据的倍增。传统分布式的 EE 架构由于缺乏主导分层融合的主节点,功能升级只能以独立子系统形式叠加到原有架构,带来硬件资源浪费、线束布置复杂、基础软件难以标准化、上层应用逻辑复杂等问题。为应对以上挑战,EE 架构逐步走向功能集成的域集中式架构,并将最终走向高度集成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中央集中式架构。业内常谈的经典五域包括动力域、车身域、底盘域、智驾域、座舱域。到域融合阶段,五大功能域之间开始尝试进行跨域融合。主机厂会根据自身优势进行不同的融合尝试,但更多采取了智驾域和座舱域的融合。原因在于,智驾域和座舱域是目前技术更新迭代最快、域控制器概念最强、对算力要求最高的两个域。因此, 智驾+座舱将会成为主机厂期望的主要域融合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功能扩展。预计在 2025年左右,将陆续会有主机厂切入舱驾融合,真正落地单控制器(One Box)舱驾融合架构。公司的基于高通 8650 域控软硬一体产品方案 , 如今已经有了实车Demo, 实车效果也获得了客户的好评,定点客户正在密集推进中。智能汽车的舱驾融合, 一方面传承了公司能够完全打通从座舱到驾驶两域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 舱驾融合所带来的中央计算的系统架构, 带来了很高的技术门槛和软件价值, 从而进一步催化公司强者恒强的技术能力在舱驾融合时代走在前列。公司的舱驾一体软硬一体产品方案,正在顺利开发中,将很快正式发布并推向市场。
问:看到公司最新布局机器人领域, 并成立了机器人团队。如今世面上, 产业中有很多机器人产品, 请介绍一下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主要发展规划
答:机器人产品中很多功能性的机器人,会大幅发生变化。原来传统的功能性机器人主要靠的是小算力、小算法,诸多算法。而一旦走到了transformer 结构就会实现多传感融合、多算法模型通过一个模型实现多任务、数据标注简单易用、数据可以自主学习等等。所以,相比变化缓慢的机械来说, 软件迭代非常迅速。现在的 MR 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自主性移动非常困难。无论是转做方式、规划方式、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自主的移动、精度,还有环境的变化等这些自主性移动的范畴,要能够做到感知环境的变化。而感知环境的变化一定是能够做到无监督的不断的完善,而且是多模态的输入。第二点,在工厂的多场景中, 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在一起,能否实现效率协同工作最优,如何减低工厂里面的交付维护的人员成本和提升操作的水平等等, 这些是人机交互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今产业界已经形成通用机器人操作系统的雏形, 软件定义机器人正在发生。通过对操作系统、对主流芯片的理解、以及过去多年积累的软件和硬件一体化能力,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加速布局。从技术架构来看,将通过核心技术和生态合作方式赋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从硬件控制模块到运动控制、自主导航、感知识别、集群调度及行业应用的集成, 通过边缘计算构建成为通用的系统平台, 实现机器人硬件、软件和算法平台化,从而支撑机器人复杂场景下应用的可扩展性、可适应性和后续的易维护性,进而通过易用性的开发工具和环境去支撑应用厂商实现低成本、快速的推出产品。从产品节奏来看, 6 月份发布首款集成大模型的智能搬运机器人, 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智能搬运机器人交互,提出服务指令,机器人就会按照要求提供拿取饮料、食物等服务。9 月份上海工博会上, 公司展出的机器人产品,主要是面向仓储物流、生产制造的场景, 打造的智能移动机器人产品。可以实现自动化入库、拣选、分拨等工作,以及在制造业各生产工艺环节实现自动生产设备对接,多道工序间的物料转运、搬运、堆垛等作业,从而实现高效的柔性制造。9 月 27 日,公司的机器人团队-晓悟智能成立,该团队以机器人事业为核心。公司将持续把机器人事业的产品、技术、团队等综合资源进行战略整合。将不断在 MR、叉车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等全系列产品上深耕,为“大模型+机器人”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中科创达(300496)主营业务:智能软件业务,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智能物联网业务。
中科创达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8.76亿元,同比上升0.57%;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下降5.18%;扣非净利润5.28亿元,同比下降12.65%;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3.92亿元,同比上升1.0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降11.5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72亿元,同比下降28.84%;负债率13.59%,投资收益4241.02万元,财务费用-4569.2万元,毛利率40.7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5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4.7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955.89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819.89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