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2023年10月27日宏微科技(68871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0月26日接受机构调研,DantaicapWeiWei、东方阿尔法梁少文、东方财富证券刘琦、东海证券赵继强 蔡望颋 方霁 郭子叶、东吴电子李璐彤、东吴证券张路平、方正-高净机构-北京鼎萨投资有限公司(对内)刘寻峰、方正-红杉资本(对内)闫慧辰、复星集团唐晓文、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昭光、光保尚凌楠、JefferiesBeckyCai AmberYe KellyZou、光大证券于文龙、光大资管李行杰、光信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冯涛、广发基金张世杰、国海证券高力洋、国联安基金魏东、国联基金梁廷、国联证券王晔、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晓晨、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阳、安信证券佟铭、国信证券连欣然、海南拓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俞海海、恒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钱臻、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孟杰、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郭航、华安合鑫杨凯、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胡哲、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吴心怡、华福证券葛立凯、华泰证券张宇 陈旭东 郭春杏、财通梁智恒 吴姣晨、华西证券傅欣璐、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许廷全、汇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周晓东、惠明经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熊俊、惠升基金王卓尔、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欣艳、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谢泽林 马延超、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元浩、九州投资陈总 谭总、君榕资产熊晓峰、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徐铭、民生证券童秋涛、明河投资卢尧之、明亚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陈思雯、摩根大通證券薛煒嘉 黃資閔、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吴凡、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罗立波、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邓益萌、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翔、浦银国际沈岱 马智焱、瑞银证券刘中文 赖咏惟、大和资本市场赵博萱、润晖基金潘峮、上海淳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谢伟玉、上海明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王蒙 姜宇帆、上海五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佩剑、深圳前海登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骏晨、首创证券何立中 韩杨、苏州众行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宣霖、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沈维、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周昊、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洪明华、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徐博、西部证券尹一梦、西南证券张大为、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葛川荣、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郭敏、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王敏、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李凌霄、毅达资本沙浩强 金异、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晓雅、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田玉铎、长城财富胡纪元、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杜娟、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良栋、长信基金王俊贤、长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宇、浙商证券王俊之、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陆予恬、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李梦遥、中金公司张怡康、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冯允鹏 张杰、中泰证券游凡、中信建投证券范彬泰 林翔宇、鼎萨投资陈 彭旭、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易部刘岚、中信证券夏胤磊、中邮证券王达婷 万玮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行业趋势怎么看?
答:公司的模块占比从去年的40%提升到2023年全年预计65%再到2024年全年约75%,模块本身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价格会伴随需求、供应链等变动,未来公司会控制产品价格,将毛利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内。谢谢!
问:车规模块中自研芯片的情况。
答:目前大部分车规模块采用自研芯片,部分境外Tier1使用了海外芯片。预计2024年达到自研芯片占比进一步提高。谢谢!
问:公司管理费用升稍大,未来节奏如何?
答:公司2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管理费用绝对值有小幅增长,到三季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主要由于公司目前依旧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对应研发、人员配置、运营费用也在增加。2024年伴随产品的放量,规模化效应显现,管理费率将会有所降低。谢谢!
问:模块的占比有升但是综合毛利率在下降,是否意味着模块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展望未来模块产品结构
答:目前在产能端处于加速放量的阶段,很多费用下探到产品中,对于毛利率的挑战较大。由于目前很多费用均处于前期投入阶段,未来产能满产后对于毛利率会有所改善。模块产品价格方面,公司将会合理控制成本,将毛利稳定在合理水平,未来也是希望将毛利率维持稳定。谢谢!
问:上半年到车规模块会有延后,目前来看会继续调整吗?
答:23年下半年公司已经接到了很多车规订单,由于车规产品一致性要求较高,公司首要目标提升产品质量。目前车规产品出货量大约在5万块/月,预计到年底会快速增长到8万块/月。谢谢!
问:车规产品主要是什么电压规格?
答:车规级产品出货量比较大的有三种,400/750V,220/750V,450/1200V。谢谢!
问:目前光伏逆变器处于去库存阶段,未来是否会调整公司的产品结构?
答:在光伏和储能已经适应到了100-300kw范围,主要是集中式为主,户储较少。预计2024年公司储能模块占新能源板块收入会突破30%;在汽车方面,公司汽车增速也比较明显,2000万块的规划产能规划中接近一半都是汽车场景,后续伴随SiC产品应用,SP也会有提升。谢谢!
问:SiC未来是什么商业模式?
答:公司从2015年左右开始做SiC模块,购买国外的芯片进行封装。目前由于光伏的需求提升,公司批量交付SI+SIC混合封装的产品,每月出货量在几万块左右。目前公司SiC二极管已经开发成功,在小批量试用,SiC MOSFET在做最后的验证,年底会有结果。谢谢!
问:代工价格下降,未来对毛利率的改善幅度?
答:代工的价格下降并不是一步到位,调整时间相对较晚,对应业绩反应也会相对慢一些,目前在毛利中还没有体现。同时下游客户要求适当调整产品价格。同时,公司也在控制其他成本端。谢谢!
问:对于A客户的保供协议,后续价格怎么变动?
答:该保供协议主要是在产能保障方面,在价格方面,会根据市场适当调整。但是因为公司与客户属于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不会因为价格波动而影响公司的毛利率。谢谢!
问:工控行业目前的情况?
答:工控行业绑定了行业内几个龙头客户,在市场应用相对超前,包括变频、伺服电机、伺服机器人、服务器电源等领域,都有相当的应用需求,价格相对比较稳定。虽然工控的毛利率增速并没有很快,但是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保证高毛利产品的份额,在该领域,我们会努力做到优质优价优客户。谢谢!
问:是否考虑收购非上市公司的产线,从而实现快速产能部署
答:公司根据未来规划以及市场需求统筹考虑,进行资源整合。谢谢!
问:A客户车规进展以及未来的战略打算
答:具体不方便透露,目前在车规领域通过第三方有合作。谢谢!
宏微科技(688711)主营业务:从事IGBT、FRED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单管、模块和电源模组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宏微科技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35亿元,同比上升84.69%;归母净利润8556.15万元,同比上升39.69%;扣非净利润8268.97万元,同比上升70.2%;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71亿元,同比上升31.5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04.29万元,同比下降20.5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430.17万元,同比上升9.55%;负债率55.89%,投资收益-159.88万元,财务费用1214.19万元,毛利率21.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0.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408.13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200.74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