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2023年10月13日顺博合金(002996)发布公告称华创证券马金龙、泰康资产肖锐 曹令 陈佳艺 王铎霖于2023年10月11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 2022 年销量 63 万吨,未来几年的增长是怎样的?
答:公司目前共有 5个生产基地,铸造铝板块重庆顺博公司设计产能 30万吨,广东顺博公司设计产能 15 万吨,湖北顺博公司设计产能 20万吨,安徽顺博公司设计产能 30万吨。变形铝板块湖北顺博设计产能 8 万吨,奥博铝材设计产能 4 万吨,安徽二期项目规划 63万吨铝合金扁锭项目及 50万吨铝板带项目。 未来 3年根据市场需求,新建厂房的产能爬坡以及旧设备的改造升级,公司每年的产量预计将有 10-15%的增速。
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生产区域多元化布局公司在重庆合川、广东清远、湖北襄阳、安徽马鞍山拥有铸造铝合金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了辐射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及华东区域等再生铝主要消费市场的经营网络。公司将继续投资建设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用于生产变形铝合金,将继续巩固和扩大华东区域市场销售规模。公司生产区域布局多元化有利于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也有利于抵消不同销售区域、不同行业的波动风险。产品应用行业多元化公司产品应用的汽车、摩托车、机械设备、通讯设备、电子电器、家电、五金灯具等行业。公司产品应用行业的多元化有利于分散下游不同行业的市场风险。公司规模效应公司目前共有产能 95万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10亿元,生产基地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东、华中区域,并长期保持西南地区市场占有率前三的领先位置,在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公司产品多总类,以 DC12大类为例,公司可以生产出 20 多种产品,能满足大部分客户的生产需求。未来随着安徽二期项目的建设投产,公司规模效应将有更大的上升空间。随着下游压铸企业向头部企业集中,客户会更青睐于规模较大的再生铝企业。
问:重庆顺博公司铝水供应情况如何?
答:目前重庆基地的产品供应中预计 50-60%为铝水。铝水供应需要经过下游客户较长周期的验证和双方在生产设备上的配合,因此具有较大的规模效应和客户稳定性。重庆生产基地计划增加 10 万吨铝水生产线,满足客户需求。随着下游客户对铝水供应的需求增加,公司铝水供应的占比将有望提高。
问:安徽二期项目的投产进度如何?
答:安徽二期项目建设周期 2 年。预计 2024 年年低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2025年下半年逐步投产。
问:定增是否会影响募投项目生产的节奏?
答:根据测算,安徽二期项目预计投资总额 40 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15 亿元。公司自筹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已有货币资金、增加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未来经营性净现金流形成的资金等。目前公司按照计划开展项目建设。
问:铸造铝合金中废铝的占比?
答:根据各公司的产品结构不同,客户对于产品性能的要求不同,废铝与原铝的比例也有所不同。目前广东、湖北公司中,废铝的占比约 80%左右,重庆公司随着汽车轻量化对于结构件性能的要求,原铝用量略高,废铝占比约 60%左右。
问:废铝端的采购情况如何?
答:从铝的保有量和汽车家电报废的增长趋势来看,废铝市场每年将有 10-20%的增加。废铝报废的主要构成为汽车,汽车废铝占比约 50%。假设按照 10 年报废周期进行测算,10 年前汽车的用铝量为 140公斤左右,即现在每一辆报废汽车将有 140公斤的废铝产生。而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用铝量相较于传统汽车增加约 1倍,即 280公斤左右。未来废铝市场有望打破目前的紧平衡状态。
问:如何看待一体化压铸的趋势?
答:一体化压铸是未来压铸企业的一大趋势,一方面能减轻车身重量,降低能耗;一方面提高汽车安全性能。但目前一体化压铸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规模化生产,来提高投资报。
问:免热材料的进展,是否取得专利证书?
答:公司于 2022 年 1 月开始进行免热处理材料的开发,经过十多轮材料实验研发验证,免热处理材料性能抗拉强度可达270MPa、屈服强度可达 130Mpa、延伸率可达 12%。以铝硅系合金为主,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充型性,能满足汽车大型铸件压铸工艺的需求。公司已经申请专利,正在实审阶段。今年上半年已经与主机厂进行样件验证,11月将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
顺博合金(002996)主营业务:再生铝合金的生产和销售。
顺博合金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0.71亿元,同比下降9.6%;归母净利润7818.63万元,同比下降63.14%;扣非净利润1094.94万元,同比下降92.68%;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8.36亿元,同比上升1.0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757.87万元,同比下降67.7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5.4万元,同比下降98.56%;负债率60.84%,投资收益709.0万元,财务费用5026.7万元,毛利率1.6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