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断亲”的年轻人为啥没兴趣走亲戚

“断亲”的年轻人为啥没兴趣走亲戚

来源:武汉晚报

原标题:一代无亲,二代无表,三代四代谁也不晓(引题)

“断亲”的年轻人为啥没兴趣走亲戚(主题)

中国人的亲缘关系在不同代际差异显著,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亲戚之间不互动、不交往,青年“断亲”现象呈现蔓延之势。

“断亲”是指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

“断亲”主要表现为“懒于、疏于或不愿意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的断绝亲戚关系声明。

很多90后、00后青年,都是独生子女,连兄弟姐妹都没有,二代就更没有表兄弟姐妹。亲戚概念逐渐淡漠,亲缘关系粘性几乎丧失,对现存亲戚之间的互动几乎失去兴趣……

老话讲“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如今几乎变成“一代无亲,二代无表,三代四代谁也不晓”。

“断亲”现象缘何发生?如今的亲缘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的亲缘关系将如何重构?“断亲”背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2022年新年伊始,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将相关调查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近期这篇论文引起了关注。

【调查】

40岁、50岁“经常联系”

80后、90后“偶尔联系”

为了探寻“断亲”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今年过年期间,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让学生分发了一千多份统计型调查问卷,并有效回收了1200份有效问卷。

在这1200份问卷中,胡小武将问卷分为了6个年龄组,分别为18岁以下、18-25岁、26-30岁、30-40岁、40-50岁以及50岁以上。

最终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胡小武的猜测。在数据中他发现,年龄大的群体与亲戚的联系程度更为频繁:其中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50%的人经常与亲戚联系,40-50岁之间的被调查者有超过66%的人与亲戚“经常联系”;与此同时,在18-25岁、26-30岁、30-40岁的“80后”“90后”青年人中,超过50%的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即半年或一年内只联系1-2次;而在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63.15%的被调查者已经和亲戚“基本无联系”。

【解读】

“断亲”是社会现象而非问题

构建亲情体系依然很重要

“断亲”并不具备通俗意义上的利弊辩证。胡小武表示:“我一直坚持‘断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问题,它不具备负面功能,也没有造成不稳定社会因素,只是一种可观可感的社会发展的后果。”

在胡小武看来,这种社会后果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可预测的:在一个庞大的交通系统上,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乡愁逐渐开始变了形态:学子远赴他乡,商贾走街串巷,游子跨海远洋,人们越走越远,遗落在身后的也就成了故乡。人们为这种情愫不断命名,在“断亲”之前,它被称为“乡愁”。

胡小武告诉记者,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城一代”,他所拥有的乡愁是具象的,与故乡的土地紧密关联,可以被具象化为麦田、山川、牛羊;而对于下一代人来说,脱离了故土的基础,就如同脱离了“原汁原味”,变成了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乡愁。尽管相比起“80后”“90后”,“70后”的胡小武拥有更强烈而具体的土地情愫和更紧密的亲缘关系,但如今这位社会学研究者也面临着“断亲”。

由于求学和教书,胡小武远离故乡多年,他逐渐感觉到,在城市社会的推动下,自己似乎正在逐渐放下“游子”的身份,一种新型亲戚关系的现代嬗变正在悄然发生:以与他最亲近的胞妹为例,胡小武与胞妹从小感情深厚,因为工作原因两人相隔两地,一年能够见面的机会不超过三次。大多数时候,胡小武只是在网络上与妹妹家人一同聊天,互相分享孩子们的成长点滴;至于他与其他亲戚之间的联系,如今则更具有明显的“事件型导向”,即对方找他不是为了维系感情,而是为了“办事”。

【分析】

“断亲”有多方面成因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是关键

胡小武认为,“断亲”背后其实是一种不可逆的社会现象:一方面,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各种家庭原因,让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

相比起胡小武自身,令他感到意外的反而是自己十岁的孩子对于亲缘关系的“向往”:“他会非常向往每年的新年和表哥表姐聚在一起玩耍,也会向往和他们聊天说话。但是由于孩子们长期需要忙于学业和各类兴趣班,这也让他们‘走亲戚’形态的交往变得更少。”

尽管认为“断亲”现象不可逆,但胡小武依然强调亲情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他认为,亲情观实则是一种世界观的构建:“从个体的微观回报上来看,拥有良好家庭氛围的孩子,他们往往也更有安全感、温暖感,也更加善良,倘若亲缘关系黏性几乎丧失,‘00后’孩子们要如何形成自我认同?从宏观层面来说,所谓‘有家才有国’,拥有良好家庭观的孩子,他们也会更容易建立起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感。”

对于如何重新构筑传统的亲缘关系,胡小武认为,关键是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会在孩子们长大为人父母之后,以一种“亲缘唤醒”的功能重新回归:“‘亲缘唤醒’说到底其实是对自己繁衍后代的自我认同,对血缘、亲缘关系有直接认知和生命体验。尤其是二孩、三孩政策实施之后,当这一群孩子们长大,逐渐学会了经营自己的家庭和亲缘网络,或许最终他们也会像父辈那样,经营和维系传统的亲缘关系。”

【讲述】

“00后”豪豪

喊不出亲戚的正确称谓

豪豪今年18岁,父母都是湖南长沙人,二十多年前他们来到广州工作,顺势将家安下来。出生至今,豪豪一直在广州生活,只在春节时回老家,真正待在长沙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半年。家里的亲戚大多留在老家生活,豪豪平日里几乎与他们没有来往。因为日常生活里不经常提及,很长一段时间里,豪豪甚至分不清表亲和堂亲,类似于“外公的妹妹的女儿”这样复杂的称谓更是让他晕头转向,索性将女性长辈一概称呼为“阿姨”或“奶奶”,男性长辈则叫“叔叔”或“爷爷”,万一叫错了再等着父母来纠正他。

“00后”梓恒

亲戚们觉得我沉默寡言

21岁的梓恒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他爸爸的家乡在广西,妈妈的家乡在陕西,如今梓恒在广州读书。从小到大,梓恒只回过陕西两次,因此他与妈妈的亲戚没有什么联络,而从三四岁随父母离开广西老家后,他只会在过年和暑假偶尔回广西探亲。当与亲戚们交流时,他会觉得那不像日常生活里真实的自己。“他们会觉得我沉默寡言,但我只是不知道跟他们聊什么。”梓恒也零星地加了几个亲戚的微信,但在添加好友后不久,他就将自己的朋友圈对亲戚们屏蔽。

“80后”媛媛

远走他乡慢慢断了联系

出生于1983年的媛媛老家在内蒙古,在广州工作已经13年,年届不惑的她如今有了两个孩子。“我当时的想法是,毕业了在外面工作几年再回老家工作,可谁知这一走就是20年。这期间,我的外公、奶奶和外婆相继离开了人世。”随着媛媛外出工作生活,父母也来到广州帮她带孩子,赡养老人的任务便集中在父母的其他兄弟姐妹身上。媛媛一家与叔叔、姑姑和舅舅之间基本不再往来。“其实不是没有感情,但因为之前有过矛盾,加上远走他乡多年,也少有机会往来,就这样慢慢地断了联系。”

“90后”萌萌

“断亲”缘于童年经历

在外人看来,萌萌似乎拥有相对完满的亲缘关系:在萌萌的朋友圈里,有时会晒出她一家三口与伯伯、姑姑一家共同喝早茶、聚餐的照片,照片里萌萌的奶奶坐在中间,一家人其乐融融。“但这样的聚会也只是一年两次,一次是过年,一次是奶奶大寿时。”萌萌笑称,“其余时间里,我们顶多在家族群里说说话,并不会互相串门。”在萌萌的记忆里,亲戚是“有事儿才会聚在一起的”,“比如谁家的女儿结婚需要随份子钱;谁家买车买房需要找大家借款……”

综合新华社、半月谈、《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报道

责任编辑: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