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乘用车市场表现低于预期:汽车经销商苦熬车市“寒冬”

乘用车市场表现低于预期:汽车经销商苦熬车市“寒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杜巧梅 北京报道

“今年是凉凉了!”

12月5日,刚刚恢复营业的北京某合资品牌4S店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该品牌4S店自11月下旬开始闭店,即便是恢复营业,目前也只能按50%的出勤率到岗。

“(对今年销量)影响非常大,11月份我们只完成了厂家任务的30%。”上述4S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该品牌4S店,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受疫情影响,自11月下旬起,北京多数汽车经销商均处于闭店状态,不少经销商也是近两日才开门营业。

在700多公里外的郑州,汽车流通依然处于停滞状态。

“目前还完全停着,11月郑州汽车经销商只完成任务量的20%-25%,我们集团整体完成厂家任务量的30%。”郑州某经销商集团董事长告诉记者,“厂家任务完不成,经销商亏损得一塌糊涂。”

而上述经销商也并非个例。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有41.2%的经销商门店出现闭店现象,且多数闭店时间在两周以上;超73%的经销商无法完成销量任务,其中61.1%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80%。

对于已经到来的12月,多数经销商对市场判断较为悲观,认为疫情不确定因素较大,车市很难再现往年年底的热度,出现翘尾行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全年已经到了最后收尾的阶段了,但是由于今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到目前为止协会对于全年最终销量预测仍然没有把握,这跟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往年到11月份,协会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判断全年销售情况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对于12月份市场需求情况,经销商不太乐观。年底经销商面临着比三季度更大的经营压力。

“对今年四季度,已经没有预期了。”前述经销商集团董事长对记者表示,“我们郑州一季度废了,二季度废了,三季度持平,四季度废了,集团租赁、二手车、传媒公司、IT数字化公司挣的钱都赔完还不够。”

眼下,大部分经销商既要面对年底冲量压力,又要面对市场需求走弱带来的销量波动,这使得部分经销商的经营陷入困局。

“静默的汽车市场流通端正在经受销不动与高库存的双重挤压,资金链健康程度日益恶化。今年以来,商会接到不少会员企业和汽车经销商的反馈,对汽车流通企业面临的困境忧心忡忡,特别是四季度以来,经销商集团的经营再受重创,很多企业面临生存‘不能承受之重’。”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湖南申湘汽车集团执行总裁刘英姿指出。

经销商去库存压力巨大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在今年4月份达到了新的高点后,11月再一次突破60%的高位,也反映出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郎学红指出,1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5.3%,同比上升9.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6.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作为汽车市场需求的“晴雨表”,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的高低反映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流通状况,库存预警指数越高意味着市场的需求越低,库存压力越大,经营压力和风险越大。

分品牌来看,合资品牌库存预警指数达到72.9%,压力最大;得益于自主品牌大量新能源产品的热销,自主品牌库存预警指数最低,为61.8%;豪华品牌则介于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库存预警指数为67.2%。

“‘金九银十’没有达到应有的成色,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即将在年底到期,本来预计11月有望实现‘翘尾’行情,但从预警指数可以看到,市场需求分指数降到30%,日均销量指数降到30.6%,从业人员指数下降至42.6%,预计中应该上升的正向指标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也反映出翘尾行情同样没有如期到来。”郎学红预计11月汽车终端销量为170万辆左右,销量远不及预期。

“2022 年汽车市场持续承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汽车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全国疫情多发反弹等因素影响,进入四季度以后市场又出现新一轮回落。消费疲弱是当前市场面临的核心问题,汽车流通行业正在经历 ‘寒冬’,行业企业普遍反映今年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12月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一份文件中公开表示。

而处在市场终端的经销商首当其冲,随着亏损面不断扩大,资金链持续紧绷,营业门店数、客流量、销售量以及售后产值均出现大面积的萎缩,库存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不得不通过裁员、减薪等方式苦熬“寒冬”,一部分经销商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

而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对北京、山东、广东、湖南等15省市地区的近百家经销商集团和4S店的经营情况进行抽样调研情况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集团经营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出现亏损的经销商集团超过50%,部分企业出现严重亏损;10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超过1.8,环比上升近20%,同比上升近40%,超过半数的企业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甚至有20%左右的企业库存系数达到3左右;超过半数的企业反映资金链面临严重压力。

从4S店层面看,营收总额同比平均下降15%以上,新车销售营收和售后营收大多下降20%左右。截至三季度末,超过半数的4S店处于亏损状态,亏损100万元以内的门店占比为27%,亏损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门店占比为18%,还有10%左右的门店亏损数额在500万元以上。

“前三季度,集团销量下滑40%,营收下滑35%。要不是我们今年调整了品牌结构,豪华品牌占比有所提升,营收方面的下滑幅度将会更大。” 重庆百事达集团董事长杨奕在谈到今年企业经营时既有无奈又有庆幸。然而,11月的重庆又迎来新的一波疫情,这让他感到今年四季度企业经营压力倍增,对于完成全年经营目标已经不抱希望。

“11月的市场将逆季节性走弱。”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11月以来,广东、重庆、北京等汽车消费强势区域,因当地新增病例数在高位运行,会抑制汽车销量。在此背景下,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对车市的拉动力度明显减弱,车市难再现往年年底的热度。

转型自救,多方寻求支援

面对相对静默的汽车流通行业,身处寒冬之中的汽车经销商也开始转型与自救。

在疫情影响下,直播成为市场刚需下的首选解决方案,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也以不同的方式加入了直播大军。从常规的线上发布会到网红带货,到车企老总们冲进直播间,五花八门的汽车直播已完成从“诞生到成熟”的跨越式发展并逐渐走向常态化。

“在线下客流有限的情况下,直播和抖音营销模式在成交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原来获取销售线索主要依托二网、DCC和垂直平台三种平台。现在视频已经成为销量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时期交易转化占比能达到10%,疫情时期占比能上升至30%。”在北京运通集团运营管理高级总监周生斌看来,经销商一定要做好过冬准备,当前是现金流为王,首要任务是保证自己“不下牌桌”。

此外,也有经销商希望可以延续2022年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并且扩大受益面,覆盖到全部乘用车。同时希望地方政府的现金补贴、租金减缓、发放购车券等促进政策继续出台。

据了解,为提振市场,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自政策实施以来,对汽车市场拉动作用明显。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对外表示,今年6月至11月10日,共为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减征车购税397.5亿元。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今年6-10月,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约652.3万辆,与政策实施前的1-5月份相比,环比增长20.6%。

“政府可以考虑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延续或者逐步退坡。如果政策能够延续或者分车型排量和售价对购置税减半政策进行调整,2023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可能还不至于出现大幅滑坡。”西南地区一家汽车经销商集团负责人表示。

政策之外,经销商集体呼吁主机厂尊重市场规律,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对经销商的销量任务目标适度调整,减少经销商库存及资金上的压力。

“不景气的车市没有让汽车厂家回归冷静。部分车企在制定销售目标时不尊重市场规律,在品牌力下降的同时依然喊出冲击百万销量的口号,给经销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经销商集团负责人表示,“汽车厂家并没有调整销售目标,压库行为依然存在,尤其是临近年底,经销商承受了相当于单月销量3-4倍库存。在实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很多经销商只能为偿还贷款赔钱卖车。”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调研显示,前三季度经销商批零价格倒挂现象已经比较严重,66.67%的4S店表示能够通过差价获利的产品不到10%。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今年汽车市场的下行压力和经销商所面临的困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包括明年延续实施车购税支持政策在内的一揽子政策建议,并呼吁主机厂在疫情期间对所属品牌经销商给予进一步的支持,以保障品牌渠道稳定和发展。

“希望车企制定销量目标要以销定产,考虑市场需求变化,不要一味压库。”有经销商代表最后表示,“深蹲未必就是躺平,应该理性判断市场走势,做出合理预期,给经销商良性发展留出空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