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古时候打仗随随便便就是几十万人是真的吗?

古时候打仗随随便便就是几十万人是真的吗?

肯定是假的。古代生产力有限,路况差,运输能力弱,通讯不发达。集结10万人以上的军队都是很少见的情况,往往都关系到国运,甚至可能是灭国之战。集结军队,准备战争物资,往往都需要数年。比如三国时,魏国曹爽讨伐蜀国,动用了10万军队。结果对面临的情况准备不充分,在行军的山谷中严重缺水,负责运输的民夫竟然因此死亡过半。在山谷中行军艰难,还没真正开始打仗就挫了锐气。听到蜀国大将军王平前来阻击,就自己赶紧后撤逃窜了,物资和人员都损失严重。带来的结果就是曹氏被司马氏取代。李唐王朝和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窦建德有10万军队,李世民这边连5万人都不到。李唐王朝胜出,然后唐朝正式建立。所以说在古代,有一方能够动用到10万人以上的军队,那肯定都是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战役,绝对不可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在历史上确实也有经常出现几十万人的武装集团的事情。这种情况都是出现一个朝代的末期。比如汉末、隋末、唐末、北宋末年,黄巾军、各个地方的义军这一类的组织。动辄几十万人,说是武装集团,本质其实是流民组织,其中大半都是老弱妇孺。 真正有战斗力的人可能还不足1/10。遇到数量上少得多的正规军,往往也都是一触即溃。从未听说过他们在历史上真正打赢过什么重要的战役。比如隋朝末年卢明月的集团有20万人,张须陀的军队不过两万左右,结果卢明月被张须陀消灭。又比如明朝末年左良玉的集团,说是有80万人。打起仗来,恐怕真正有战斗力的连5万人都没有,就没听说他打过胜仗。所以说这些武装集团,是不能够把他们称为军队的。

真正几十万人的军队确实也有,肯定不常见。比如土木堡之变明朝军队据说有50万。如此多的人,其实是分散在几十里,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指挥上肯定是靠军官逐层控制。比较近的距离可以用旗号、金、鼓指挥。远距离要靠信使、通讯兵这类的。几万人站在一起听皇帝训话,还是有可能的,要靠太监用大喇叭传话,就这样恐怕也很难让所有人听到。几十万人站在一起听皇帝训话,就不要想啦!

在中国古代,作战部队其实分三种:

一种为战兵,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作战的部队❕

(战兵)

一种加辅兵,平时负责辎重,押运粮草,守备据点,战时为预备队❕

(辅兵)

最后就是民壮,负责转运粮草,修建营寨,开山搭桥的❕


所以有时候古代人喜欢把辅兵和民壮的数目也拉入军队总数,说起来好像是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但直打仗的时候,其实也就几万人在一起厮杀❕

绝大部分,什么百万大军,其实都是号称的,超过十万就虚数百万了,这是古人常用的伎俩❕


我们中国人打仗,很多时候都是相互试探,最后决战的时候不过是前期试探的成果累积,很少不一战而定战局的❕


这个时候,几十万人的作用就是将统帅脑海中的战略思想啭化为实际应用❕

你用车悬我用鱼鳞;你侧面山谷设下伏兵,我就在军偷袭你后方辎重;你设下九层防御,我就兵后撤再在半路设下伏兵……

其实真正在局部战场上拼杀,可能就是几千号人,或者上万人左在❕

古代投入几十万人规模的大战,当然有,但很少。而随随便便就能出动几十万用于战斗的人马,那肯定不是真的!

以大唐鼎盛时期为例,全国常备军总兵力只有六十万,能随便就出动几十万兵力吗?

大部分古代战争,号称几十万,而实际出动的战斗部队总兵力数,不过是几万人。

可别因此轻视了几万人。俗话说:“人头过万,漫山遍野。”

几万训练有素的战兵,由名将统领,在古代那是完全可以发起五千里远征,并灭国擒王之战的!

至于大军出征誓师时,上万人密密麻麻站着,大将重臣讲话下面远处的人听不到怎么办?

很好办,主要将领都会站在前排。而士卒自然有各百夫长与司马军候们带着依次列队。

前排将领们听清楚了,齐声振臂高呼,后面的跟着吼就行了。

关于这事,士卒们听上官宣读命令应该怎么回应,怎么喊等等;古代军队与现代军队一样,平时皆有规章制度与应答方式规定,照做就行。

军中列队、一问一应一答诸事,古代军队也是有《条令》明文规定的,可参阅戚继光的《练兵实纪》。

秦始皇派蒙括率三十万众北收河套,又征发五十万众南征,这两事,就引出了后人对于秦长城军团与南方军团组成,是否造成了秦王朝中央兵力空虚的无限猜想。

实际按常规推测。

无论北方长城军团还是南方军团,真正战斗兵力,也不过各三五万人,其他的全是负责为这三五万人运粮,修路、筑营等等后勤保障的民伕与辅兵。

  • 尤其是南方,山高路远,江河密林遍布,大军开进,造桥修路凿山的繁重工程量,比战斗更艰巨。
  • 当大军作战完成,战兵可能继续驻扎稳定新占领区,而民伕很可能一部分定居当地,部分遣返回家的。

    史书上有明文记载的战争中出动的兵力数。

    (一):官渡之战中的兵力。

    袁绍南下的总兵力,具体不详,但应当在十万以上。

    而曹操在官渡与袁军筑营对峙时,曹操大营中战斗部队的总兵力,不过万余人。

    而等到对峙三四个月以后,当曹操获知袁绍大军的屯粮地在乌巢时,曹操手中直接掌握的部队,已经兵不满万,带伤者十之二三。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土为屯,东西数十里。(曹)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三国志.武帝纪》

    (二):赤壁之战时的兵力数。

    《三国志》:“刘琮举荆州之众降,曹操得其水军,并船步兵共数十万,蒙幢斗舰千艘,与步骑水陆并进。”

    根据这段文字,曹操的南征军与荆州降军加在一起,那是“旌旗遮天色、锋刃耀日光“的大场面,兵力似乎真有几十万。

    但是,周瑜向孙权请兵时,却只请求拨给精卒三万,就能率之御敌。

    这就说明了,曹军的战斗部队,亦不过五六万人左右。

    (三)刘备伐东吴时的夷陵之战。

    史书没说刘备出动的兵力数,但说了东吴的兵力。

    东吴举全国精锐,总兵力是五万人。交由陆逊统率,屯于夷陵,设立防线抵御刘备的进攻。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三国志·陆逊传》

    (四)司马懿征辽东。

    辽东叛魏,魏明帝欲征讨之,问策于司马懿:

    “发大军伐辽东,往返需多少时日?”

    司马懿回答说道:

    “去辽东四千里,行军需一百日到达,战斗一百日,休息六十日,再用一百日回程,往返需一年。”

    后来,魏国由司马懿挂帅出征,出动的总兵力是步骑四万人。

    景初二年,帅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京都。车驾送出西明门。

    由此可见,古代动辄出动数十万大军的,都是演义虚构的。

    真正打仗,几万兵力足够了。

    就算出动了几十万,那几十万人也是为了保障前线几万战兵做后勤的。

    例如霍去病与卫青各率步骑几万出塞,汉武帝征发数十万人为之提供没途后勤。但这样大规模的战事,西汉也仅仅搞了一次?

    唐军的出塞远征,大多也只是几万人。

    李靖突袭东突厥,率骑兵一万,每人备粮二十天。

    苏定方灭西突厥,远征军总兵力为二万,一万步兵,一万骑兵。

    唐朝出动兵力数最多的一次,是裴行俭讨伐突厥阿史德温傅之役。

    唐高宗调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叛唐,单于都护府内二十四州响应,一并叛乱,叛军拥众数十万。

    单于都护、唐将萧嗣业率兵讨伐,交战不利,反为所败。

    于是,命礼部尚书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等计兵力十八万。以及并西军检校丰州都督的程务挺等部皆受节制随行。

    大唐远征军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余万,连亘数千里。

    史书称: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这是唐军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玉之溪

    一切皆有可能。

    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就是实施的亦兵亦民的征兵制度,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当初的诸侯国,平均人口也就是3、500万,为了抵抗住攻击,那也是拼了,举族皆兵。当时的秦赵长平之战,双方可是百万大军对战。到了汉朝时期,亥下之战,双方也是数十万大军对战。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其实正规军队只有十多万,剩余的数十万步兵及民夫是负责后勤保障的。

    古时候打仗和后勤是然到一起的,有精锐、有辅助兵,也有后勤士兵。全部算起来几十万人很正常。

    就是到了现在,打仗几十万人也很正常。比如说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当时国民党军是80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兵源是60万,这是实际的交战部队。其实解放军的后勤保障是由500万支前农民来负担的,当中还有十几万民兵进行维持后勤。

    我是玉之溪,关注我,点赞评论之。

    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有几十万人的,另外一种是夸大其词吓唬对手的。

    首先说作为古代体量最大的单一文明,中华文明在和平时期长期人口处在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这就给兵员提供了基础。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中原王朝的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都不会出动太多兵力,原因是后勤太困难了。比不了中原分裂期的诸侯争霸,有时候几乎全民皆兵。史记秦赵长平之战,坑杀的赵军就几十万,导致一个国家几乎没有壮年男丁,这种残忍是令人难于想象的。

    跟欧洲不同,中原地区分裂时期往往单一国家也远大于欧洲城邦,这就使得兵源保障比欧洲要给力得多,也是古代国内战争看着比国外大一个量级的主要原因。

    至于说夸大其词,这个三国就不少,赤壁曹操宝宝号称统军八十万,实际上加一起二十来万,而孙刘联军四五万人。

    古代因为信息传递问题,因此部队大了反而不利于指挥,有人计算过古代一支独立作战部队,四五万人战斗力最好,更多反而不一定有用。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三五万人干掉号称百万,实际上十几二十万人的军队的例子。

    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古时候打仗随随便便就能拉出几十万人来打,我看是不可能的事。但不过可能也会有,是极少数的。

    夸大,人上一万无边无际,人上十万接地连天,三国时期曹操领几十万大军不是也号称百万吗

    并不是这样的,这种大场面一般都是国战或者大型起义才会发生的。一般来说像电视剧或者电影里,动辄几十万大军的战争场面虽然也有,但是并不会太多。发生这种级别的战争,不是建国就是亡国或者发生两国国战了!

    而且有的时候甚至都会上百万,但是这是全部的参与人员,并不是都是作战人员。古代没有现在这样便利的运输条件,所以每次作战的后勤人员甚至都超过的作战人员!一般来说几十万大军,至少有一半是后勤保障的。尤其是远程作战,像霍去病远征漠北。一个军人至少配备三个农夫保障后勤的供给!所以所谓的几十万大军,很可能一大半都是负责粮草的农夫。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几十万人人吃马嚼的。在古代那种落后的原始条件里,只能用人力往上砸。

    所谓穷兵黩武嘛!打仗可以说最烧钱的事儿了,几十万人,如果抛开后勤人员。真正的作战人员也就剩下十几万了。十几万人的战争,已经可以说是国战级别的了。像这种动用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战争虽然不多,但也有不少的。历朝历代总归都会发生几次!是真实存在的。

    小说、电视剧、电影随随便便别说几十万了,几百万都轻轻松松,因为不需要他们来负责后勤给养,不需要他们来统一协调,不需要他们来指挥作战,不需要他们来恢复生产,也不需要他们来抚恤将士。并且古人的文字尤其是涉及到数字的时候多虚,比如“三”,在我们现代人眼里这不就是代表“三个”么,可在古人眼中,这“三”可就是个虚数了,代表很多。比如我们常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里的“三”都是代表很多的意思。所以,古人的话,即使是历史书中的话,都不可全信,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很多时候,看着数字很庞大,你只要意会这次战争规模很大即可,不必太较真。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现在要再想古代要是真的几十万军队出征,这么多人的后勤就是个大问题,但是由于时代过去甚远,我们无法具体考证,那我们就拿现代战争来进行一些类比吧,类比的对象其实就是咱们耳熟能详的“淮海战役”。为啥,因为史料最充足,且抛开枪支弹药之后的物资保障种类比较接近古代。

    淮海一战,我军总兵力约为60万,其中华野约为40万。战前筹集军粮任务数字如下:

    战前,华东支前委员会储备粮食9 000万公斤;山东支前委员会储备8 000余万公斤;冀鲁豫战勤指挥部储备5 000万公斤,合计:220000余公斤。而在清代,亩均粮食产量尚未超过400斤的,一般也就一两百斤。为了换算方便,我们就按照亩产440斤来计算,如此多的粮食需要1000亩地的全部产量。清乾隆31年,人均耕地才3.56亩。这么多的粮食转运又需要多大的保障能力呢?要保障这样一支大军的开销,需要多少老百姓的口粮呢?所以,古代动辄几十万的军队出征其实是不靠谱的。

    另外,关于出征前的皇帝或者重臣军前动员更是影视剧拍摄效果。古代大军征发,一般都是从各地调集军队,然后分路出发前往预定作战地域,几乎是没有机会进行这种面对面的战前动员的,而即使有,对于还米有扩音器的古代来说,喊破了嗓子又有几个人能够听到呢?

    都是夸大其词,以声势吓唬对方,比如曹操赤壁之战号称八十三万水军,当时整个曹操占据的地方人口才几百万,连年战火人口严重下降,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兵员,最多也就二十多万兵员,都是鼓吹声势,想以声势吓退对方。古代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是是冷兵器时代,把驻守地方的兵力一分散,参与直接对抗打仗的兵力我估计最多也就二三十万,其余的小仗,我估计也就五六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