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胡适是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为何却与目不识丁的妻子白头偕老?

胡适是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为何却与目不识丁的妻子白头偕老?

胡适的婚姻纯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与他们订婚,胡适一直在上海读书,在美国留学,这期间十多年,两人从没有见过面。直到1917年回家结婚,1918年到北京才住在一起。



江冬秀是安徽旌德人,出生于仕宦之家,但自己只读了几年私塾,而且缠了小脚,这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很不相称,惹得很多人看热闹。

他们结婚时胡适亲自写了两副对联,一副是:“旧约十三年,环游七万里”,另一副是“三十夜大月亮,廿七岁老新郎”。前一副说订婚时间长,接着在美国等地留学。后一副则说的是具体结婚时间和大龄婚姻。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有过相好,在北京时曾经与曹佩声也有暧昧关系,并一度吵着要离婚。江冬秀不是规劝,而是采取进攻的手段,大吵大闹,甚至用裁纸刀追杀。她知道胡适最爱面子,只有这一招才管用。后来果然相处很好,二人能够互相理解和尊重。



胡适任美国大使和台湾研究院长不在身边时,和江冬秀也多有书信来往。江冬秀除了相夫教子外,平时的爱好就是打麻将和看武侠小说。而且是金庸迷,对金庸小说如数家珍。打麻将也总是赢钱,还能贴补家用。为此,胡适还专门给她买了房子供打牌用。

胡适是个文人,非常爱面子,后来对老婆百依百顺。因此他还总结了一套“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一九六二年胡适因心脏病复发,病逝于台北,江冬秀也于一九七五年去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代才子胡适与小脚女人的妻子江冬秀白头偕老,成为了一段佳话。

无论传说的多么好,也看过我这方面的书籍。就算他们一起白了头到了老,我仍然坚信他们只是形式上的夫妻。两个完全思想境界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实在想象不出有多糟糕,关键是还不能离婚。这样的情感纠葛,我也深深的知道胡适先生内心的那种无奈以及悲哀。江冬秀,胡适先生的妻子,可以说是用彪悍维系了一生的婚姻。



① 书上说过,胡适先生提出要跟江冬秀离婚的时候,人家是拖着菜刀出来的。很明显,威胁的意味弥漫了整个家庭。要么过日子,要么死,包括自己家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显得那么的苍白,学贯中西在这种彪悍下也不得不低头。可能也幸好,江冬秀不是个讲道理的人,要是太讲道理,也就把这段婚姻讲没了。她是这样在一起生活不痛苦吗?



② 胡适先生一生有一个挚爱,曹诚英。在文化和性格上可以匹配,也是一个被封建社会所侵害女人。他们也幸福的在一起过了很长时间,也算半封闭半公开的在一起享受幸福吧。这个时候,江冬秀尽管吃醋或者心里酸楚。也只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随他去了,原则上是这样不离婚。彼此相爱却不能走到一起,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可能也没有一起远走高飞的魄力吧!




③ 其实,他们都属于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走到一起,如果没有受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当时新运动的影响,可能人的思想境界更偏向于儒家思想。那么个过上简简单单的一生也许还有一种幸福感。偏偏就是一个瘦了知识的影响,一个却停留在封建小女人的阶段。婚姻和命运去让他们叠合在一起,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老天开了一个玩笑吧。




说胡适先生和目不识丁的江冬梅差异这么大,为什么还能走到一起,过玩的这一生呢?用句通俗的语言讲,无非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一种维持状态。一个满腹诗书,一个刁蛮粗暴,胡适先生不是不想过自己想要的日子, 在菜刀的威胁下,只是不敢罢了。不知道这样的分析有没有道理?




大家好:我是情感类作者苏癫子。期待你的关注。那我们一起聊一聊情感那点事…

如果提起“胡适”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甚至还会如雷贯耳。因为,他完全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当之无愧的新文化运动旗手,配得上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哲学家、考古家、红学家和活动家等称呼。

问题来了,胡适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为何能与目不识丁的妻子白头偕老?这在那段历史时期是极为罕见的。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重温历史,详细回顾他的人生过往和感情经历。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学名胡洪骍,曾用名胡嗣穈,字希彊,祖籍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在留美期间,他毅然更名为胡适,改字为适之,还先后使用了许多的笔名,比如藏晖、天风和铁儿等。

清光绪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胡适出生于上海的一户官宦人家。父亲名叫胡铁花,长年饱读诗书并且在清廷入仕为官多年,先后在河南、江苏和浙沪等地任职;母亲名叫冯顺弟,是父亲续娶的第三位妻子。

胡适出生刚刚两个月,父亲就被台湾巡抚邵友谦调往台湾担任营务总巡,母子俩则回到安徽的绩溪老家居住。不过,随着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台湾岛被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胡铁花追随驻守台南的原黑旗军将领刘永福坚决抗击日军占领。

在台湾即将沦陷前,身患重病的胡铁花无奈退回到厦门,不久便饮恨离世了。噩耗传来,在乡的冯顺弟当即就昏倒在地不省人事,那时的胡适尚不满四岁。

丈夫过世后,冯顺弟的处境非常艰难。由于她是继母,年纪只有二十三岁,家中的财政大权全被胡铁花的长子和次子把持,以至于两个儿媳妇都敢对她不敬。据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回忆:

大嫂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

当时的胡适年仅四岁,实在是帮不上母亲的任何忙。直到几十年后,他依然还对那段往事不能释怀,在自传中这样表示:

母亲23岁就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实在不出万分之一二!

在这种不幸的氛围中,胡适是其母亲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和希望。根据父亲胡铁花“糜儿天资聪慧,应读书上进”的遗言,她克服万难坚持供儿子读书识字,希望实现家门的荣耀。

背负着父亲和母亲的殷切希望,胡适进入了私塾读书,开始接受系统的旧文化教育。由于聪明伶俐,他跳过了《三字经》和《百家姓》等开蒙读物,直接从父亲生前自编的《学为人诗》开始学习。

短短的一年时间,胡适不仅掌握了《学为人诗》,而且还能熟读《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些经历,都为他日后研究新学打下了坚实的旧学基础,难怪会在《四十自述》中这样表示:

古代儒学和哲学的著作,以及宋明诸儒的论著,我在幼年时就差不多都读过了。

1905年9月,奄奄一息的满清政权还在垂死挣扎,为了继续维护封建君权,慈禧太后准许了袁世凯和张之洞等重臣的奏请,正式下旨废除了已经延续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从此以后,胡适开始由旧学教育转入了新学教育,进入当地的澄衷学堂读书。

接受新学教育的同时,胡适对于许多旧学经典依然爱不释手。比如,他对于《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和《红楼梦》都格外喜欢,甚至还尝试使用白话文将这些小说讲给族中的长辈们听,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白话文能力。

正是凭借着深厚的旧学功底,胡适才能在新文化和旧文化之间游刃有余,才能率先提出了“白话文革命”。1917年1月,随着《新青年》发表了他的那篇“文学改良刍议”,终于打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枪。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1907年时,为了进一步侵占中国市场和提升国际影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同意退还当年的“庚子赔款”。不过,他对于退还赔款的用途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了吸引有志青年接受西方教育,除了拨款兴办清华大学外,还设立了全额奖学金鼓励他们赴美留学。

1910年,胡适通过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成功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名额,先后进入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期间,他除了学习自己的相关专业,还创造性地进行了中西文化和古今文化的兼汇。

1917年7月,胡适从美国学成归来,当即在蔡元培的邀请下出任了北大文科教授。根据中国的国情,他在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提出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的口号,直接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和方向。

就在胡适留学归来和事业有成的同时,母亲冯顺弟开始不断催促儿子的婚事,用当今的一句时髦话就是“催婚”。其实,她很早便为儿子选定了一桩亲事,女方名叫江冬秀,是安徽旌德县江村人。

江冬秀的外祖父曾经官至翰林,其舅母还是胡适的姑婆。只不过,这位名门之后和大家闺秀却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而且还裹着小脚。

对于这桩包办的婚事,胡适自然不乐意,曾经多次表示要退婚,但却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尽管内心十万个不情愿,但作为孝子的他还是妥协了,趁着当年寒假的工夫回到了安徽老家。

1917年12月30日,胡适身穿西装礼服,头戴黑呢礼帽,足登黑色皮鞋,在鞭炮声中迎娶了自己的妻子江冬秀。怀着复杂的心情完成婚礼后,他还在新婚之夜作了一首对联来自嘲:

三十夜大月亮,廿七岁老新郎。

整个婚礼当天,胡适都提不起任何的兴致,俨然如同按部就班在演戏。如果非要找一些亮点的话,那也绝对不是新娘江冬秀,而是她的伴娘曹诚英。

曹诚英的两个姐姐都嫁给了胡适的两个哥哥,胡家还让她给江冬秀做了伴娘。由于外形靓丽,而且知书识礼,她在婚礼当天简直完全碾压了女主角,俨然就是“伴娘毁新娘”。

通过婚礼上短暂的接触,胡适对曹诚英的印象深刻,而曹诚英也很景仰这位大名鼎鼎的新文化运动旗手和北大教授,二人很快便以“表兄妹”相称。之后,她还向他索要了通信地址,相约“一起讨论文学”。

寒假结束以前,胡适离家前往北大继续任教,还以“照顾母亲”为名将新婚妻子江冬秀留在了老家。在北京期间,他除了继续领导新文化运动,还开始与曹诚英书信往来。

1918年底,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胡适终于同意妻子江冬秀来北京和自己一起生活。一个是留学回国的新派男人,一个是封建传统的旧派女人,夫妻之间自然是磕磕绊绊不断。

江冬秀并不像通常的封建女子那样羞怯和胆小,颇有一种泼辣和决绝的性格,一度将胡适拿捏得死死的。因此,夫妻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倒也没有闹出太大的风波。

1918年,16岁的曹诚英与指腹为婚的地主之子胡冠英举行了婚礼,婚后进入杭州第一女子师范读书。由于她婚后一直没有生育,由于她长期不能在家伺候丈夫,胡家便纳了一个小妾。

曹诚英本来就不愿意这桩包办的婚姻,作为新女性的她又怎能容许丈夫纳妾!于是,两人终于在1923年正式离婚,重新恢复了自由之身。

与此同时,胡适的婚后生活也过得并不幸福。他和妻子江冬秀从经常吵架到很少吵架,不是因为没有矛盾了,而是因为矛盾太大而无法调和,吵也没有。为此,他还写了一首《我们的双生日》以赠妻子:

我们常常这样吵嘴

每回吵过就好了

今天是我们的双生日

订约今天不许吵了

我忍不住要做一首生日诗

她喊道“又做什么诗了”

要不是我抢得快

这首诗早被撕掉了

1923年夏,胡适因为身体不好而向北大请了长假,特意来到杭州进行休养。期间,在杭州读书的曹诚英正值暑假,于是便经常前来看望他,二人还一起相伴游玩。都是婚姻失意的人,而且早就相互仰慕,很快便逾越了道德的底线。

胡适悄悄租下了杭州南山烟霞洞的两间房子,开始和曹诚英过上了同居生活。在爱情的滋润下,他的身体很快便恢复了健康,当徐志摩前来探望时还酸溜溜地表示“适之转老还童了”。期间,他还为对方写下过大量的情诗,就以这首《怨歌》为例:

那一年我回到山中

无意中寻着一株梅花树

可惜我不能久住山中

匆匆见了便匆匆去

这回我又到山中

那梅树已移到别家去了

我好容易寻到了那人家

可怜她已全不似当年的风度

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对于胡适和曹诚英的恋情,远在北京的江冬秀并非一无所有。不知是过于天真,还是过于老辣,她还在此期间给丈夫写过一封信:

有佩声(曹诚英)照应我很放心,不过她的身体不是很好,天气太热了,常到炉子边去做菜怕她的身体受不了,我听了很不安。请你们另外请一个厨子吧,免得大家劳苦。

既然妻子已经得到消息,而且所请的假期也快到了,胡适只能准备回京。临行前,竟然得知曹诚英已经怀孕了,于是便决定与妻子摊牌并且留下了这首《别赋》:

我们蜜也似的相爱

心里很满足了

一想到一提及离别

我们便偎着脸哭了

回到北京后,胡适鼓起勇气向江冬秀坦白了一切,也终于承认了所有的错误,希望对方能够同意离婚。她听后果然大怒,还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举过头顶叫嚷:

好你个胡适,要离婚可以,但是我要先把两个孩子杀掉。你既然不想要我了,我和你生的孩子也别想要了!

刚刚说完,江冬秀便去屋里抓孩子,吓得五岁的胡祖望和三岁的胡思杜满院长跑,吓得胡适更是面如土色。在他的连连求饶和保证下,妻子才逐渐平息了怒气。

过了两天,好友石原皋前来家中拜访,气愤难平的江冬秀还提起了这件事。说到伤心处,她随手拿起一把裁纸刀就向胡适掷了过去,还大声哭嚷:

我在安徽老家苦苦等了他12年才结婚,又为他生儿育女,现在却嫌弃我人老珠黄,想另寻新欢。只要我不死,他就休想!

胡适在婚内出轨本来就心虚,加之妻子江冬秀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横劲,他只能选择息事宁人,再也不敢提离婚之事。于是,只能悄悄寄给曹诚英两句诗以表达自己的态度: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925年时,曹诚英从杭州女子师范毕业,原本想报考一直向往的北京大学。不过,为了避免再次接触胡适而引起江冬秀的妒恨,她只能选择退却。最后,还以一封信结束了这段孽缘:

让我最后喊一声亲爱的!我回家之后,仍会像现在一样的爱你!别人爱你我管不着,然而若是我的朋友,我真的会把她们杀了。

在胡适的帮助下,曹诚英虽然没有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但还是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东南大学农艺系就读。1934年,她毕业后赴美进入康奈尔大学留学,他虽然没有出面送行,但还是委托自己在美国的好友代为照顾。

1937年,曹诚英从美国学成归国,先后在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和国立编译馆工作,还成为了中国农学界的第一位女教授。经朋友介绍,她和一名曾姓的留学归国生相恋,一度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由于江冬秀和盘托出当年的“小三事件”才导致对方退婚。

曹诚英经受不住这个打击,心灰意冷下只身前往峨嵋山出家为尼,是在哥哥曹诚克的劝说下才回到家中。当时,作为驻美大使的胡适来信安慰,她才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

1949年4月,胡适不听曹诚英的劝阻执意流亡到美国,从上海乘威尔逊总统轮抵达了旧金山,从此两人鸿雁断绝,只留下的是无尽的怀念。建国后,她调到沈阳农学院任教并且成为了我国著名的马铃薯专家,但事业上的成就并没有改变精神上的孤寂,退休后于落户于安徽绩溪。

为了避免坐吃山空,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胡适在美国期间四处求职应聘。除了吃穿住行,他经常因为心脏病而前往医院治疗,日子过得颇为拮据。

1958年,面对祖国大陆的诚心相邀,胡适却选择了台湾,前往台北担任了研究院的院长。为了欢迎他抵达,台当局准备了极其隆重的欢迎仪式,甚至连陈诚和白崇禧也亲自赶到机场迎接,但事后却没有委以重任而只是像泥菩萨一样供了起来。

看不清政治形势的胡适,竟然天真地以为台湾会推行民主和宪政,贸然卷入政治斗争而被彻底孤立。1962年2月,他最后一次主持了“研究院院士会议”,紧接着就突发心脏病而过世。

妻子江冬秀闻讯后赶到,即使医生给她打了两针镇静剂都难以抑制悲痛的情绪。第二天,长子胡祖望从美国赶回台北奔丧,叩拜父亲遗容后与母亲抱头痛哭,她一度昏厥了过去。

胡适去世后,江冬秀平静地生活到了1975年才去世,享年85岁。

回顾胡适的一生,他在思想领域、学术领域和文化领域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大幅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他在政治领域却显得非常幼稚可笑,每次面对重大抉择时都会犯错。

回顾江冬秀的一生,虽然出生名门望族却没能接受文化教育,极大地限制了自己的眼界。不过,她忠于自己的感情和婚姻,为此不惜“智斗小三”和“武斗丈夫”,宁愿选择做一个悍妇,也不愿做一个怨妇。

对于胡适和江冬秀的婚姻,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人可以轻易下结论。不过,向来都以毒蛇和刻薄而出名的张爱玲却这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文史不假

他们是旧式婚姻中罕有的幸福例子。

胡适在美留学期间谈了一个女朋友为他终生未嫁

江冬秀太强大了!

因为他心❤比较软,老婆比较厉害。

女子无才便是德!胡适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是现代社会追求花瓶的肤浅之辈能比的!

实话说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一直都是江冬秀以菜刀来捍卫的,胡适是一个大学者,且是在精神与肉体上都背叛了婚姻,但江冬秀这些方面都忍的了,唯一忍不了的就是离婚,那就必须以泼妇加悍妇来面对胡适。江冬秀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善良勤劳持家,使胡适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问。胡适的成就是与江冬秀的付出分不开的。

男女之所以成为夫妻,并非由文化水平高低来维系。牢不可破的感情才是婚姻的基石,胡适夫妇也不列外。

据说,胡适也出轨了,还要离婚,但江冬秀不是一般的泼辣,在大众广庭之下念情书,还要要杀了儿子再杀自己,胡适一代名人,岂能让这样的事发生?再说江冬秀那个时候的女人上伺候老,家务做的好。胡适是个聪敏人,离不了婚,就只好使劲捧老婆,捧出了一对宁人羡慕的鸳鸯。大家看看胡适两个儿子,大儿子胡适自己带身边,学有所成,小儿子天资聪颖,关键时期在江冬秀身边又还夫妻吵闹,后来胡适怎么都扶不起来,三十多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