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张良如果自己起兵能不能超越刘邦,成为另一个李世民?

张良如果自己起兵能不能超越刘邦,成为另一个李世民?

【张良其人其事】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原创,严禁抄袭剽窃。

张良是韩国公子,自恃有经天纬地之才,其实不然,当领导当不好,带兵打仗也不行,体弱多病而只能当谋士。张良是和刘邦同时代的人,具体出生年月不详,大约比刘邦小几岁。张良是韩国公子,祖父张开地辅佐三代韩国君主,父亲张平辅佐韩国两代国君。公元前250年,韩悼惠王23年,韩相张平去世了。张良家有奴仆300人,张良继承家产后,变卖全部家产,连弟弟死了都不安葬。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250年之前,张良的弟弟就出生了,张平去世20年后,既前230年,秦灭韩国。张良没有在韩国做过官,韩国灭亡时,张良还在淮阳跟着儒家学习礼仪。

张良在淮阳(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跟随儒家学习礼仪的时候,刘邦在魏国外黄(今河南民权)张耳处为游侠剑客,他们两人有没有见过面,不得而知。秦灭韩国,张良变卖家产,立志要为韩国复仇,千金酬买刺客刺杀秦始皇。张良东见沧海君,得到一个大力士,可以投掷120斤的大铁椎。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张良买大力士刺杀秦始皇,砸中秦始皇副车,遂逃亡到下邳躲藏,在下邳为游侠,项伯杀人潜逃,和张良一起躲藏。

刘邦出生在沛县丰邑,刘邦祖父刘荣是魏国贵族丰公,父亲刘太公不是白叫的。刘邦、张良都是贵族出身,都是有文化、有理想的人,刘邦崇尚信陵君,跟随张耳成为游侠剑客,矢志抗秦保卫六国,张良之志反秦恢复韩国。刘邦是与时俱进的人,张良却不是。刘邦当亭长的时候,常去咸阳押送苦役,一次在大街上见到秦始皇的车驾威仪,刘邦感慨的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的政治理想已经大飞跃,从反秦斗士六国保卫者,升华为“以天下为己任”,而张良反秦恢复六国的志向从没有改变,张良从政治上来讲已经比刘邦低了一个档次。

张良躲藏在下邳之时,刘邦已经在沛县当了三年的亭长了,张良躲藏了十几年,刘邦在基层领导位置干了13年。刘邦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管理经验,张良却没有积累多少政治领导经验。大约,前217年,张良在下邳碰见了传说中世外高人黄石公,黄石公授予张良《太公兵法》,对张良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什么意思呢?好好读这本书,这是辅佐帝王之道。过10年王者起兵,过13年后你小子来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黄石就是我。

前209年8月,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天下响应而刘邦沛县起兵为沛公。前208年2月,陈胜被叛徒庄贾所杀,楚国贵族景驹自立为“假楚王”,张良在下邳集合了100多青少年,准备前往投靠假楚王景驹。非常巧合的是,刘邦刚好带领五六千人前往下邳略地,半道上刘邦和张良就碰见了。不知道刘邦和张良以前是否就认识,还是张良临时改变了主意,也就加入了刘邦的队伍。张良给刘邦等人讲解《太公兵法》,其他人都听不懂一脸懵逼的样子,刘邦可能是以前就学习过兵法一听就懂,张良说:“沛公殆天授”。

天下反秦,张良纠合青少年,也想创业打天下,无奈名望和影响力太小,自己又不是当领导的料,只好投靠到刘邦的门下。但是,张良并没有放弃独自打天下恢复韩国的理想。前208年夏天,项梁在薛城召开各路起义军大会,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怀王,张良对项梁说:“项君已经立了楚王之后为楚怀王,而韩国的各位公子中,横阳君韩成很贤明,可以立为韩王,成为楚国的帮手。”项梁派遣张良找到了韩成,立为韩王,张良为司徒,项梁给了一千多人的队伍,韩王成、张良率领者去经略韩地,刚开始还恢复了韩国几座城池,秦军反击之后,韩王成、张良就又把城池给丢了,只好退避到山里面去打游击。

张良也想带兵打天下,但是张良带兵打仗的能力很差,一千人的队伍张良还能玩转,超过一千人张良就玩不转。从实践中看,张良根本就不是带兵打仗的人,张良只能给别人当谋士。大约过了大半年,前207年四月,刘邦奉了楚怀王之命,以3万偏师西攻秦。刘邦率军从洛阳南出轘辕山,张良带领韩国的游击队跟随了刘邦,刘邦接连攻下韩国十几座城池。刘邦和秦将杨雄大战于白马,又在曲遇(河南中牟县)大战,刘邦大败了杨雄秦军,杨雄退守到荥阳,秦二世命人斩杀了杨雄。

刘邦不但是政治家、战略家,还是军事指挥家,刘邦以3万偏师,突破30万秦军的防线,先于项羽两个月打入关中灭秦。秦末战争以及楚汉战争时期,个人军事指挥能力,能和刘邦相比较的只有韩信、项羽,韩信的军事指挥能力略强,项羽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刘邦差一个台阶。刘邦一生中仅仅给项羽败过两次:彭城之战和荥阳会战,而刘邦打败项羽六次:成皋战役、广武战役、固陵之战、阳夏之战、陈留彭城战役、垓下之战。垓下战役刘邦亲自指挥60多万汉军,围歼了项羽10万楚军,后世把垓下之战的战功记在了韩信头上,其实韩信只是30万正面攻击集团,而刘邦是垓下战役的总指挥。

《史记•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史记灌婴传》:“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论政治管理、军事战略、战术指挥综合能力,项羽、韩信都不是刘邦的对手,张良这样的带兵打仗的菜鸟,和刘邦相差十万八千里之遥。韩信为楚王时窝藏项羽将领钟离昧,试图起兵造反,刘邦发兵征讨设计将韩信活捉,后来降封韩信为淮阴侯。刘邦真的是非常好的领导,项羽、韩信就是非常差的领导,刘邦打了胜仗,把功劳记在部下的头上,项羽、韩信打了胜仗,都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刘邦打了败仗,都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项羽、韩信打了败仗,都把责任推给部下。

刘邦为了突出萧何、张良、韩信的功劳,不惜抹黑自己说自己不如这三个人:“夫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连百万之兵,我不如韩信;镇国家、抚百姓,我不如萧何。”韩信和刘邦论带兵之道,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贬低刘邦说:“陛下只能带兵10万。”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自吹自擂说:“多多益善!”刘邦反问韩信:“你既然这么牛逼,怎么被我给活捉了呢?”韩信傻眼了,陛下不善带兵、但是善于带将,不得不承认刘邦帅才,自己不过是个将才。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张良和刘邦,政治理想、军事战略、战术指挥上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前206年4月,刘邦封汉王后,张良仍然念念不忘自己去成就大业,刘邦入汉中前,张良离开刘邦去扶保韩王成。韩王成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张良的计谋再高也没有用,不出半年,韩王成被项羽杀掉了,张良不得不潜逃,偷偷地又跑回来找刘邦。这时候刘邦已经还定三秦,出函谷关东击楚,张良遂死心塌地跟随刘邦打天下。“人才”跟对了领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韩信跟着项羽、张良保着韩王成,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自从跟了刘邦这样的好领导,真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有一句俗语:“男怕投错行,女怕嫁错郎”,人才跟对了领导,你就成功了一半。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别把张良看的太神了,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什么神,有的只有鲜活生动,且弱点明显的人,张良就是这样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张良是六国中韩国贵族后裔,他祖上五代人都在韩国当丞相,但传到他一代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借助祖辈积累下来的资历入仕,韩国变成了被大秦灭掉的第一个国家,而张良也从一个为富家子变成了个落魄人。

张良心中有满腔的仇恨,曾经红极一时的张氏家族覆灭了,韩国消失了,他把一切的仇恨都指向了秦,指向了那个万恶不赦的罪人秦王政。于是张良用张家的财富去收买江湖豪强以及一些力士,并在波浪沙组织了一次针对秦王政的自杀行动,他自己也亲自参与其中,但是却没有击中目标,因此张良成了被通缉的对象。他逃到了下邳,凭借积累的财富做起了任侠,在这期间,还救助了项羽的叔叔项项伯,从而和项氏建立了联系。很多人认为让张良脱胎换骨的原因,是因为他遇到了黄石公,并得到了《太公兵法》,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张良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他遇到了刘邦。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打响反秦的第一枪之后群雄并起,张良也纠集了几百号人,并在项梁面前推荐拥立韩王成恢复韩国,而自己也成为左徒,成了韩成最信任的人。但是张良带军的能力确实一般,不久就被秦军打的四处逃窜,占领的地盘也全被秦军夺去,而他和韩成只能带领部分部队在颍川一带打游击,直到他遇到了刘邦。

张良跟随了刘邦之后,便确定刘邦这个人不同凡响,他曾把《太公兵法》跟很多人去说,但没有人理解他在说什么,也就是没有人赏识他的才华和见识。而刘邦和其他人不同,他不仅听张良的谋略,还经常采用他的谋略,这就要得其所用,有了自己发挥的平台。刘邦后来在得到天下之后,说到了“汉初三杰”,张良这个谋圣严格讲是刘邦提出来的,如果刘邦不提,哪里有人知道张良是什么样的人呢?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但凡有成绩的人大多数不仅是聪明而且是个明白人,张良显然是个明白人,他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之后才得到的经验,自己身体不好,没有军事指挥才能,只能做个君主身侧的谋划之人。但这个主公也不是轻易选的,项羽曾经是张良认为很适合的人选,但是他身边有范增,况且项羽是维护六国旧贵族的利益,而张良早已看透了六国旧贵族的腐朽没落,跟着他们混只能是自掘坟墓。

究其根本原因,张良有智者的智慧,却没有王者的格局,因此注定他只能做一个谋士,而无法成为一个君主。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有可能。

因为自己也是人才。

但是,未必如刘邦那样顺利。

因为,秦末乱世,社会混乱,人性混乱,单纯的知识分子未必能够笼络所有人才,未必能够适应社会。

只有刘邦这样的人,圆滑,懂人情世故,又尊重人才,才能游刃有余,在各种人才中如鱼得水

流氓也服他,文人也服他,如此,他可以前进。

张良表示:“如果我自己起兵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去给刘邦当谋士呢?你当我不想复国兴韩开创一片基业么?不过自主创业这条路,实在是不太好走。”

一、张良的创业之路

跟刘邦相比,张良那绝对是根正苗红,老爸、爷爷都是曾经的韩国宰相,妥妥地韩国贵族后裔,就算是韩国灭亡了,张良变卖家产也是属于财务自由那一类的。


不过,张良很显然并不喜欢这种生活,他恨大秦朝、恨秦始皇,所以他找来一位沧海大力士帮忙刺杀秦始皇,只可惜还是失败了,自此便过上了隐匿生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良又有奇遇,在沂水桥头碰上了黄石公,学到了“武功秘籍”——《太公兵法》,这可是张良之后成名的最大倚仗。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关东六国范围内无数势力群起响应,像张良这样恨大秦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出来活动呢。他很快就用手里的钱聚集起一支由一百多个青年组成的反秦队伍,可是再想壮大就遇到了瓶颈。于是,张良不得不选择去投靠一棵大树——楚王景驹。


我们知道,在当时,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项梁、刘邦,他们发展队伍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为什么张良发展起来这么不顺利呢?

其实,这个原因并不难理解:

秦末起义从根儿上看,就是一个从下往上的起义,前期创业成功有一定规模的,要么拥有强大的地方势力,如项梁、田氏三兄弟;要么在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如秦嘉、刘邦;又或者是借助初创者的名声,即陈胜部队裂变出来的,如武臣、韩广、周巿。

反观张良,身为贵族后裔,他不可能像陈胜、吴广那样更大范围地发动农民来帮助他起义;身为国家通缉犯,他又不能像项梁,甚至刘邦那样拥有一定的人脉和势力;此外,他的资产如果只是满足个人生活,即自然不成问题,但想养活一支军队,那可就难上加难了,所以田氏三兄弟的路,他也走不通。

所以,去依附他人,是创业初期张良的最佳选择。

二、偶然的相遇

景驹的身份很对张良的口味,他是陈胜失败以后,由其手下一大势力秦嘉扶持起来的楚王后裔,挂的也是楚王的名头,当然更重要的是,离张良当时活动的范围比较近。不过,非常巧合的是,张良还没见到景驹的时候,就在路上遇到了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刘邦。

此时的刘邦,发展得也不太顺利。他刚刚被雍齿“偷了家”,攻又攻不下,急火攻心,还大病一场。这时候,也是刚刚病好、放弃了老家,前来投奔景驹。结果,两个“落魄”的人在路上相遇了。

刘邦与张良之间可没有“三顾茅庐”那样的戏码,反而只是两个一见如故的大男人之间的畅快。刘邦给张良讲黑白两道那些故事,而张良则与刘邦讲起了《太公兵法》,刘邦虽然没怎么读过兵法,倒是对张良所讲的领悟得极快,这令张良大为惊讶,之前张良跟人讲兵法,别人都像听天书一般。

自此,张良与刘邦结为知己。

三、张良的创业发展期

雍齿、景驹这些人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为张良、刘邦营造一个偶遇的条件,因为很快景驹就被项梁击败了,刘邦、张良自然都成了依附于项梁的势力。刘邦从项梁这儿借了兵,搞定了雍齿,张良则顺应时代潮流,向项梁提出拥立韩王成的计划。


韩王成是韩国宗室的后裔,他就相当于张良手里的“景驹”,张良希望借助他在韩国的声望,能够直接把韩国重建。不过,相对于赵、齐、楚、魏等国而言,韩国的复国之路明显困难许多。一来,韩国地理位置更接近秦国,秦军势力也更加强大;二来,张良与韩王城也一直没有稳固的根据地,这边打下几个城池,那边就又被秦军夺回去几个;当然,更重要的是,张良虽然谋略过人,但真正自己搞团队建设,这方面能力就远远逊色于刘邦了。

所以,直到刘邦西进灭秦的时候,才真正帮助韩国扎稳脚跟,刘邦也借此机会向韩王成“借”走了张良。

四、后记

张良与韩王成就此一别,便没有再见面了。

项羽分封诸侯时,虽然保留了韩王成的王爵,但却很快将其带回彭城杀害了。随后,项羽又封了个韩王昌,刘邦与项羽对战的时候,又封了个韩王信与之对抗,而他们对于张良来,却已如同过眼云烟了。

韩国的复国之梦,随着韩王成之死,便在张良心中彻底破碎了。

从此以后,张良的目标便只剩下了一个——帮助刘邦成就大业,至于那个创业的理想,还是随风飘散吧。

水言水语

回顾张良的创业之路,可谓是荆棘满布,这其中既有身份、地位、时代变迁等不利的客观条件,但也不得不说,张良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级人才,他缺乏刘邦一样的掌控全局的能力,以及识人用人的本领,也没有韩信一样的指挥作战能力,他更擅长的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刘邦恰恰是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张良在他的手下,虽无实权,但却可以成为了第一谋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最后的成功与张良的创业失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说出来你不信,张良本来就是自己起兵的啊,

只是后来玩不下去了,就想去投靠景駒,半路上遇上同样想投靠景駒的沛公刘邦,两人聊了一晚上,张良就被刘邦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于是就投靠了刘邦,

刘邦一看,嘿,还有人投靠我?算了,我还是单干吧!于是两人合兵一处。

《史记·留侯世家》:良欲往从之,道还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

《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张良确实有才,从不否认这点,但是并不代表他可以带队伍打天下,想自立门户单干,是很困难的事。

很多公司的销售经理很厉害、研发部门老大也厉害,你见过几个销售经理、研发老大辞职创业,还能成功的?

打天下也是一样,丞相、谋士、武将都很厉害、但几个能单干还能成功的?这是极少的。

所以啊,打天下不是那简单的事,有才的人多了去了,但是他们多为专才,而非全才。

就比如清北、九校联盟的毕业生、博士、硕士海了去了,他们中多少能自己创业的?绝大多数还是去五百强上班或者从政去了,

最简单而言,张良要单干,起码得打下一块地盘作为他的根据地吧!这需要有几千到上万人的军队吧?得有几个富翁的支持吧?得有钱吧?张良有什么呢?这些东西刘邦都有,这就是他们的差别。

如果打天下那么简单,萧何、张良、韩信、诸葛亮、刘伯温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打工呢?

其实,这个问题刘邦已经回答过了,而且十分精辟!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

高祖当上皇帝之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他说:众位王公大臣,不要隐瞒我,都说说心里话,为什么我能得天下,而项羽却会失天下?

王龄和高启回答说:陛下平时傲慢还会骂人,项羽对人仁爱友善。但是,陛下让人攻城略地,取得土地之后,你便分给有功之人,和大家共享富贵;项羽却妒贤忌能,有功不赏,打下土地也不分给有功之人。所以陛下能得天下,而项羽会失天下。

刘邦笑着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草,保证后勤供应,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兵,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之杰,我能使用好他们,这就是我能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谋士范增,他却不能用,这就是他失天下的愿因。

有人说,这是刘邦谦虚,故意黑自己,其实这正是刘邦自知之明的过人之处。刘邦文不如张良萧何,武不如韩信,这谁都知道,但是刘邦并非草包。

有一

次,他问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信说:十万足矣。邦问:你能带多少兵?信说:多多益善。邦笑着问:那你为什么还是被我捉住了呢?信说:陛下不善带兵,但善于御将。

答案就出来了,张良比不上刘邦的理由之一是,刘邦是驾驶高手的高手,而张良不是。他打仗不如韩信,管理国家筹集粮草不如萧何,但又驾驭不了萧、韩,他拿什么和刘邦抗衡?

张良不是没有单打独斗过,他是韩国贵族,韩国灭亡之后,他一心想帮助韩王复国,可是,韩王扶不上墙,他才回过头来再投刘邦。

黄石公给了张良一部兵书,让他认真学习,十年后必成帝王之师。后来他把书中内容讲给别人听,别人都不懂,而和刘邦一说,刘邦听了就懂,而且举一反三加以运用。所以他认定刘邦能成大器,对刘邦心悦诚服。这就是刘邦的人格魅力。在这一点上,张良也比不上刘邦,这是理由之二。

这里举两个例子:

先说夏侯婴,夏侯婴是当时县令的专车司机,每次完成公务之后,他都去泗水找刘邦聊天,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

有一次,刘邦误伤了夏侯婴,按律要坐牢,而夏侯婴宁愿自己做牢,也不承认是被刘邦打的。

如果刘邦没有人格魅力,夏侯婴和他聊什么?宁愿自己坐牢也不连累刘邦,这又说明了什么?

再说王陵,王陵也是刘邦老乡,不过他出身豪族,从骨子里就看不上刘邦这个小兄弟。起兵反秦时,他也是单打独斗,并不属于刘邦领导。当刘邦攻下咸阳时,他在南阳盘据。

项羽为了拉拢王陵,把王陵母亲带到军营,好吃好喝供着,让她劝王陵归顺。

王陵母亲却执意不从,她希望儿子投奔刘邦,为了解除儿子后顾之忧,她毅然自杀。临死之前,她托人给儿子送信,告诉儿子,刘邦是长者。

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宁死也要儿子投奔刘邦,这就是刘邦的人格勉力!

和刘邦比起来,张良就逊色多了,在他离开刘邦的日子里,史书上没有记载哪个英雄豪杰投奔他。

其实,在汉初三杰中,最有资格和刘邦抗衡的是韩信,他有几次机会起兵和刘邦争夺天下,可是他优柔寡断,该起兵时他不起兵,不起兵又心有不甘。所以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韩信如此,何况张良一个谋士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开国皇帝就像一个企业创始人,开办企业,一要资金,二要管理和技术人才,更需要一个审时度势,能够识人用人的掌门人。没有一个好的掌门人,资金再雄厚,技术再好,这个企业也不能成气候。即使成了气候,也运转不长。

张良,只是一个优秀的技术型人才,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掌门人;或者说,他只是个优秀教练,而不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可以培养出世界冠军,但他不是世界冠军。这就是张良无法和刘邦抗衡的根本原因。

不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术有专攻。做一国帝王,非他所想,也非他所愿。

首先,定位方面,张良并不想做帝王。张良的祖先,曾经做过五世韩国的国相,秦灭六国,使他失去了以往贵族的地位,所以,青年时期,刺杀秦始皇,成了他最高理想。纵观张良的一生,他的目标定位就是为了灭掉强秦,恢复贵族地位,重现家族荣光。

其次,专业特长上,张良适合做谋士。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连刘邦本人都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子房。所以,刘邦能够成就霸业,张良功不可没,所以他的专长和他的定位非常契合,更适合做谋士,做相国。

第三,功名利禄面前,张良急流勇退。张良非常推崇和精通黄老之道,不贪恋功名利禄,大汉王朝建立后,虽被册封为留侯,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功成身退,云游四方的隐士之路,当然也是明哲保身之举。

以上几点,足以说明张良本来就没有做秦始皇,刘邦的野心,而只是为了复仇重振家业,所以就心甘情愿的辅佐刘邦建立大汉,从而成就帝国霸业。因此也就不可能成为另一个李世民。

张良如果自己起兵能不能超越刘邦,成为另一个李世民。我的回答是,现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张良三次起兵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天下反秦,张良在下邳响应举义起,影响不大,不得己在投景句路上,投了刘邦。

第二次在项梁旗下,得援兵立韩王成,虽然取得不错成绩,但秦军一反攻,城池全丢,最后在刘邦帮助下,收恢韩国十几城,并随刘邦入咸阳。

第三次项羽分封诸候,韩王以相国待张良,而韩国首先在楚汉争雄中挂了。韩国灭亡后,张良归汉,最后在刘邦帐下发挥作用,成为一代谋圣。

陈胜,吴广起义,张良也趁机拉了一个百十人的队伍,但这样的小公司很难有大的发展,于是张良想找一颗大树,背靠大树好乘凉吗?张良决定投奔景驹,在路上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路走一路聊,张良把自己所学的“太公兵法”,讲给刘邦听,他没想到刘邦居然能够听懂,张良自此认定,刘邦就是自己寻找的明主。

张良有自己的队伍,为什么不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趁乱世争夺天下,而选择辅佐刘邦呢?这是因为张良有自知之明,他就是做谋士的材料,不可能像李世民那样成为一代明君,当然,张良还不知道后世会有李世民这个人。

俗话说: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如说萧何,够厉害吧,刘邦要任命一位大将军,萧何力荐韩信,没有对刘邦说:“主公,你不用找别人,把军队交给我,包打天下。”因为萧何知道,自己的长项是治理后方,足食足兵,领兵打仗,自己是外行。

张良的强项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做个参谋长,肯定干得很出色,但作为统帅,还是不够格,否则,西征的路上,刘邦就会把军队交给张良指挥,也就没有韩信什么事了。

张良,韩信,萧何各自发挥特长,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反过来说,也是刘邦的领袖能力,让三人的特长得以发挥。

可以把刘邦比做一个特级厨师,萧何,张良,韩信是做特色菜用的上好材料,只有刘邦能把这三样,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离开刘邦,张良即使是一块鲜肉,也成不了美味。

聪明人之所以聪明,就是因为有自知之明,张良知道,离开刘邦,自己一身本领将无从施展,更别说自己起兵,做一番事业了。

不能!张良是谋士的材料,不是做皇帝的材料,谋士的特点是只对一个人服务,帮助这个人成就大业,张良从小不喜欢交朋结友,身边缺乏一帮烂兄烂弟帮忙,而这些条件刘邦有,张良没有,项羽也没有!所以项羽也只能做诸侯王,做不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