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静观众妙:一百年前杭州灵隐寺旧影

静观众妙:一百年前杭州灵隐寺旧影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白居易《灵隐寺》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

正在重修的灵隐寺大雄宝殿.(费佩德1913)

灵隐寺历经沧桑,千年不朽。在民国期间因火被毁。现在的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以上这张图就是1913年重修大雄宝殿时的场景。

气势雄伟的灵隐寺山门.(中支之1938)

此山门现已不存。现在的山门是后来重建的。

▲伯德 1897


▲费佩德 1908

这两个石像应该不会陌生,就是传说中的哼哈二将,一般是对佛寺山门前二金刚的俗称。当时是放置在灵隐山门的两边内侧,如今同样见不到了。

灵隐寺大雄宝殿.(马尔智1925)

灵隐寺山门外面的老街.(梅尔彻斯1918)

这条老街许多老杭州都没见过,就在灵隐寺的山门外,大概在民国晚期被拆除。可以想象一下,青石板、石子路、老式居民房,就是简单的市井生活,可能不同的是多了一些香火摊吧。

大雄宝殿内的三尊天神塑像.(费佩德1931)


灵隐寺大雄宝殿内.(费佩德1931)


灵隐寺山门前的理公塔.(费佩德1931)

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上图中的理公塔就是为纪念慧理而建,现存理公塔为明代重建。

大雄宝殿前露台前的双塔之一.(柏石曼1909)

灵隐寺大雄宝殿前露台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塔,石塔雕刻十分精致,仔细观察会发现塔身上雕刻了上百尊佛教人物造像。

两石塔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北宋留存至今最古石塔之一,系吴越王钱弘俶重建灵隐寺时而立。两座石塔距今已逾千年,是灵隐寺历史最久的遗物。

太虚法师在灵隐寺接待挪威艾香德.(费佩德1930)


用美国红松作支柱建成的大雄宝殿.(梅尔彻斯1918)

灵隐寺山门前的老街.(费佩德1931)

灵隐寺天王殿.(费佩德1931)

灵隐寺天王殿.(费佩德1931)

回龙桥上的春宗亭.(梅尔彻斯1918)

天王殿外的经幢.(费佩德1931)

两处经幢位于天王殿东西两侧,建于北宋开宝二年。经幢为太湖石(水成岩)质,结构基本相同,为多层八面形,原为十二层,现已残损。下部采用三层须弥座为基础,雕凿有九山八海、盘龙、莲花、佛像等。幢身刻经文,字体楷中带行,用笔遒劲有力。幢身上压宝盖和腰檐,腰檐上面叠置宝盖、宝珠、仰莲、短柱、伞盖、流云、覆莲以及磐石等。磐石上雕刻伽陵宾伽,形象极其生动。西幢则刻有建幢记,建幢时间为开宝二年。据记载,两处经幢原建于城西钱氏家庙奉先寺内,吴越国纳土归宋后,奉先寺废,北宋景祐二年,灵隐寺住持延珊将两幢迁建于现址,并刻有迁幢的题记。

寺院山门外的石桥.(布列松1949)

灵隐寺的冷泉亭和天王殿.(格罗夫斯1853)

灵隐寺僧人在迎接美国客人.(克莱伦斯1908)

灵隐寺夏季的冷泉亭.(马尔智1925)

太虚法师和艾香德及僧众合影.(费佩德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