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林如海是好父亲吗?为什么不未雨绸缪,尽早为林黛玉定下亲事?

林如海是好父亲吗?为什么不未雨绸缪,尽早为林黛玉定下亲事?

对于林如海来说林,黛玉太重要了。林如海只生过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意味着儿子是一根独苗,女儿是掌上明珠。

这两个孩子都会倍受重视!不过可惜,林黛玉的弟弟三岁就死了。

也就是说,林如海只有林黛玉这一个女儿,林如海会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这一个女儿身上。

林如海是个好父亲吗?

在古代的世家大族中,父母同亲生子女间也存在因利益而产生的算计。

林如海同林黛玉,也逃不开这种算计。

可毋庸置疑,林如海依然是小时候《红楼梦》中最关心子女的父亲。

林如海可以为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儿林黛玉,聘请两榜进士贾雨村做老师;

林如海会亲自关怀女儿,教女儿惜福养身,指导女儿在饭粒咽尽后,过一时吃茶方不伤脾胃。

这样的做法,极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对比一下《红楼梦》中的其他父亲,他们会把管教女儿的责任,通通推到母亲身上,自己对女儿基本上不闻不问。

在比较之下才能看出来,作为父亲林如海是最优秀的。林如海,必然为他的亲生女儿计之深远……

一.谁的孩子谁人疼

贾宝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男主角,读者也会随着男主角的视角,去评论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三位同样优秀又各有千秋的姑娘,谁是最适合宝玉的伴侣。

此时请您尝着换一个视角,从林如海的角度再看林黛玉。

林家的地位不低,同样是真正的贵族。林家虽然不比不得荣国府是勋贵,可也是传承了四代的列侯之家。

黛玉的爷爷,是真正有爵位的贵族;

到了林如海这一代,虽然已经没有爵位继承,但林如海才华横溢,他是真正的探花郎。

探花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林如海是天子门生;

意味着林如海参加科举考试的每一步路,都是凭着真才实学考上去的,不存在任何弄虚作假的可能性。

林如海前途无量!

探花郎林如海使旧贵族林家,成为了清贵的书香门第。

贵族加清贵的林如海,娶了荣国公的嫡女贾敏为妻。

他们二人所生下的嫡女,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只凭着她一流的家世,就有足够的资本嫁到任何一个勋贵之家。

何况林黛玉,还有着足够的附加条件:

作者给了林黛玉世外仙姝的前世,这姑娘有着顶级的容貌;

林黛玉六七岁的时候,其他的孩子读书都只在启蒙阶段,这时的林妹妹就读了四书,这姑娘才华横溢;

四书有多难?

现在举一个例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出自四书: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试想一下六七岁的小女孩学这个,就能知道林黛玉有多聪明了!

林黛玉会做精致的荷包、会裁剪,这姑娘精于女红;

林黛玉能算出贾府入不敷出,假以时日,林黛玉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

谁家的孩子谁人疼,在林如海的眼中,这样优秀的林黛玉,足以匹配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

林如海,当然要为自己的女儿精挑细选,才能定下婚事。

当林黛玉进荣国府的时候,不止荣国府会把林黛玉当备胎,林如海同样会把贾宝玉当备胎。

林如海会看上贾宝玉吗?

小说中描写的林黛玉进荣国,是这姑娘第一次去外祖家。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林如海同贾宝玉,只怕也极少有接触。

在林如海的眼中,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贾宝玉是荣国公的孙子不假,可宝玉的父亲贾政是次子,这一房根本没有爵位继承权。

贾政只是工部员外郎,非科举入仕的贾政,没有多少上升空间。

意味着贾宝玉会不会有前途,全靠他自己。

林如海对贾宝玉本人,是什么印象?

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①像林如海这样的探花郎,为女儿择婿,首先当然要看家世,在门当户对的情况下,第二项就是要考虑男孩是否上进、好学。

厌恶读书的贾宝玉,很难得到林如海的青目。

②贾宝玉有很多优点,比如聪明、善良、有灵性。这些优点都是父亲为女儿择婿时的附加条件,更重要的是看男孩本身是否有出息,有担当。

无论是有出息,还是有担当,这两项要求,这辈子都别指望贾宝玉做到。

林如海很难看得上这样的贾宝玉,当林黛玉进荣国府时,林如海没有急着为林黛玉订亲,当时的林黛玉还只是个小女孩,女婿嘛,可以慢慢挑选。

至于后来的悲剧,不是林如海能够预料得到的。

在林如海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他一定会给林黛玉最好的。

二.不可直视是人心

林如海是探花郎,是两淮巡盐御史时,林家和荣国府门当户对,谁都会认为贾宝玉娶林黛玉是佳偶天成。

可一旦林黛玉成为了小孤女,她就不具有两家结盟的纽带意义,豪门贵族不会去结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这就是冰冷无情的现实。

林如海身为探花郎,必然有着顶级的智商,这点子人情世故,他必然能够看得通透。

虽然贾政是林黛玉的亲舅舅,可谁能保证林如海为林黛玉订了亲,贾政这位亲舅舅就能信守承诺!

如果人家退亲呢,如果人家不娶呢?在古代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只能让女孩子陷入极大的痛苦中。

在古代,退亲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是奇耻大辱。同样是《红楼梦》中的故事, 张金哥因为父亲为自己退亲,选择了恪守封建礼教,那可怜的姑娘自缢而亡。

同样是《红楼梦》中的故事,薛家为薛宝琴同梅翰林的儿子订了亲。

可那又能怎么样?

梅翰林家是书香门第,怕坏了名声,不敢轻易退亲。看梅家早就看不上已经落魄的薛家,同薛家的婚事,梅家选择了一个拖字。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一回是薛宝琴进荣国府的第一年。

等到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就已经是薛宝琴待嫁的第二年了。

等到红楼梦的第70回,又开启了新一年的故事。

为了嫁人,薛宝琴已经等了三年。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薛宝琴极有可能需要一直等下去,等了一年又一年。

这样的悲剧,完全是具有顶级智商的林如海能够预见得到的。

爱之深,必然计之远!

林如海,不能为林黛玉和贾宝玉订亲。如果等林黛玉长大之后,荣国府愿意求娶林黛玉,意味着林黛玉有一个温暖的归宿。

如果林黛玉长大之后,荣国府不愿意娶林黛玉。那时荣国府,完全可以将林黛玉当成自己家女儿,同样会被林黛玉择一个门当户对之家,这未必就不幸福。

林如海两淮巡盐御史的职务,意味着他是京官,林家必然会在京都置办自己的产业。

王熙凤一直对林黛玉很好,这自然是出于亲情,可更是出于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可直视是人心,亲情从来没有利益来得牢靠。

林如海见过贾琏,那时的林如海,必然会把贾琏的利益同林黛玉的利益进行捆绑。比如让贾琏帮助林黛玉照管林家的产业,收益让贾琏同林黛玉五五分账。

经济基础决定了女人的地位,小富婆林黛玉,有足够的资本富足地度过一生。

林黛玉的悲剧在于,这姑娘实在是太痴情了。前世的宿命,决定了今世的林黛玉,要将一生的眼泪还给贾宝玉。

当她心已碎泪已尽,留下血泪的那一刻,就是她生命的终结之时。

当荣国府迅速衰败,贾宝玉必须联姻皇商薛家,两家抱团取暖;

当荣国府迅速衰败,荣国府的当家人必须让林黛玉高攀,借助外力换来支援。

如果林黛玉爱慕虚荣,如果林黛玉有青云之志,这姑娘都有机会安稳地过一生。

林如海对人心的把握,从来都没有错。如果一定要追究错误,只能说是林黛玉的痴情,将自己耽误了。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无疑是好父亲。

1.林如海对女儿爱如掌上明珠。

古代父亲很少教养女儿,可是林如海却对女儿十分钟爱,爱如掌上明珠。

他在生活细节上,指导女儿“惜福养身,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

贾府的贾政,贾赦对迎春,探春没有只言片语。林如海这个父亲已经很细心,体贴了。

2.林如海注重女儿的教育问题。

林如海见女儿聪明伶俐,就亲自教导女儿。“使他识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林如海却将女儿当男孩子养,对女儿进行教育投资。聘请进士出身的贾雨村当女儿的老师。教黛玉读考状元的必考书《四书》。

3.林如海为女儿未来的生活准备了大笔生活费。

林如海没有儿子,他的家产都准备留给女儿黛玉。

①林黛玉进贾府时,带来了生活费和嫁妆,证明人贾雨村。

他让女儿进贾府,就是要转移家产,将家里的大部分财产,运送到贾府,作为女儿在贾府的生活费和未来的嫁妆。

林黛玉进贾府有两条船,一条大船是林黛玉乘坐的。还有大笔的财产随行。

一条小船,贾雨村乘坐。

贾雨村和林如海只有一年的主人和西宾的关系。贾雨村当老师,林如海给他银子。双方互不相欠。可是林如海为贾雨村复职做了很多工作。

一个是给贾雨村谋职准备了大笔银子。后文中孙绍祖说贾赦花了他5000两银子。这个银子应该就是给孙绍祖候缺提升用的。银子花出去了,孙绍祖还要往回要。所以贾雨村复职的银子最少5000两。

一个是托贾政给贾雨村谋职。

林如海之所以在贾雨村身上投入这么多本钱,就是因为他对贾雨村有所求。

林如海让贾雨村做林家财产进入贾府的证明人,保证这笔财产的安全。这些财产一部分作为礼物分发给贾府诸人,一部分作为黛玉在贾府的生活费,一大部分作为日后黛玉出嫁的嫁妆。林如海让林如海监督这些财产,免得被贾府私吞。日后黛玉结婚,这些财产就应该归黛玉。

②林如海死后,林黛玉带来了林家大部分家产,证明人贾雨村。

林如海生病要求接黛玉回家,贾琏护送黛玉回家,到林如海病逝,林黛玉回到贾府,大约有一年的时间。那么林如海和黛玉以及贾琏在一起的时间,大约有半年。这半年的时间,林如海一定对林黛玉的未来做了详细的安排。

我以前的文章中写过,林如海的财产分成几份,都给了谁。

林如海死后,在贾雨村的公正下,林黛玉和贾琏带着给贾府诸人的遗产,和林黛玉的财产回到贾府。此时的林黛玉不仅有之前带来的嫁妆和生活费,还有林家剩下的大部分财产。林黛玉是一个妥妥的小富姐。

林黛玉家的财产处理差不多后,在贾雨村的见证下,林黛玉和贾琏一起进京,将财产带进贾府。

贾府存在甄家的5万两银子也应该是林黛玉的。林家的房子、土地的等不动产,一时半会儿难以出手,就委托甄家人负责出手。这5万两银子就是林家不动产转卖后得的现银,暂时存放在甄家。元春省亲,贾蔷到苏州采买小戏子用三万两,剩下二万两,用于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的费用。

无论在精神上,生活上,还是教育上,林如海对女儿黛玉倾尽全力,是合格的好父亲。

林如海生前已经为女儿定下亲事,男方就是贾宝玉。

林如海在黛玉进贾府之前就应该和贾府就林黛玉的婚事,达成共识。宝玉和黛玉年龄相当,亲上加亲,等宝玉和黛玉长大后结婚。

由于古代媳妇比姑娘的地位低,林如海不想女儿受委屈,所以黛玉不能以宝玉未婚妻的身份进入贾府。

黛玉以小姐的身份进入贾府。

虽然黛玉是宝玉的姑舅妹妹,但是贾府人都知道贾宝玉未来的妻子一定是林姑娘。等二人年纪大点,老太太一开言,二人就结婚了。

贾母也从来不把黛玉当成外孙女,而是当成自家的孙女一样看待,甚至比自己家的孙女还更宠爱一些。老太太说话从来都是两个玉儿如何如何,即使当着外人刘姥姥,贾母也说,“两个玉儿可恶”!贾母把黛玉当成自己家的孩子,这个自己家的孩子,自然是宝玉的媳妇,这个身份。在古代,女儿是外姓人,而儿媳妇和儿子才是自家人。

贾母始终以黛玉是宝玉未来媳妇来培养的。

林如海病危的时候,为什么不公开黛玉和宝玉的婚事?

林家是列侯,曾经拥有苏州的赋税收缴的权利。林家有五代人积攒的财富,这些财富大部分都归林黛玉所有。林黛玉有大笔财富傍身,无论嫁给谁,都不会吃苦,这辈子的生活有着落了。

林如海是一个非常理智,精通人情世故的人。他明白,他死后,黛玉便没有了靠山。贾府是否会如约娶黛玉,不敢打包票。因此林如海不打算将林黛玉和贾宝玉订婚的事情公开。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公开了,大家都知道林黛玉是贾宝玉的未婚妻。一旦贾府悔婚,那么林黛玉的名声就会受损。一个姑娘家,还没有结婚,就被婆家休了,林黛玉就很难再找到家世和个人能力出众的男子了。

如果林黛玉和贾宝玉订婚的消息仅限于贾府、林家和贾雨村知道,就没有什么危险了,贾府即使不娶黛玉,也会给黛玉找一个不错的夫君,以此来达到政治联姻的目的。

偌大朝堂,不是只有一个贾宝玉一个男子,林黛玉不一定非贾宝玉不嫁。凭林黛玉的个人条件和财力,她可以嫁给其他世家大族的孩子。

林如海唯一没有料到的是,林黛玉对贾宝玉情根深种,没有宝玉,黛玉就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林如海知道林黛玉非贾宝玉不嫁,那么他一定会在有生之年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而不是仅仅让他们悄悄订婚。

@润杨的红楼笔记

你好,我是国风

虽然过去有很多定下娃娃亲的事,但那都是两家的前缘再续。比如射雕英雄传的郭杨两家,郭啸天和杨铁心是一对结义兄弟,因为情谊笃好,两家的妻子又同时怀孕,所以才定下了再世姻缘。其名指腹为婚。女驸马中的冯素珍和李兆廷,因为两家同朝为官,门当户对。一对儿女情谊相挈,所以定了白头之约〈当然因为后来李家败落,冯家的老头儿负义悔婚,女儿不甘命运,上京寻兄却考中了状元,被选为驸马,成就了一段美谈。〉这都是有条件的:就是有相挈的对象。

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婚姻,薛宝琴的婚姻,甚至贾探春的婚姻,都是自幼定下的,也算是娃娃亲。特别是探春的婚姻,几乎是旧年的玩笑话,时隔多年被捡了来。据贾政的回忆:“儿女姻缘,果然有一定的。旧年因见他就了京职,又是同乡的人,素来相好,又见那孩子长得好,在席间原提起这件事。因未说定,也没有与她们说起。后来他调了海疆,大家也不说了。不料我今升任至此,他写书来问。我看起门户却也相当,与探春到也相配。但是我并未带家眷,只可写字与她商议。可是笃定的,依着探春的年龄,据此时也不过十四五岁。议论这门亲事的时候两个人还都是孩子。

那么再看看林黛玉有没有这个机会!林黛玉离开父亲寄寓舅氏之时仅仅只有六七岁。林如海即便是再超前,在没有心仪之客的前提下也断不可能为六岁的女儿张罗亲事。〈林如海又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根本不可能预料到自己的女儿能和自己的表兄暗生情愫〉便是林如海,病入膏肓行将入木之际。接到噩耗匆匆归来的林黛玉也仅仅只有十岁,此时的林如海为争自己的一口气还不及,又如何来得及安排女儿的终身呢?何况即便是想安排,此刻也断然想不出合适的人选。恐怕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此事通过陪伴而来的贾府大表兄贾连托付给贾家了。〈而且定然,林如海至死都不会知道宝黛相挈之事,更没有可能留下遗言,给他两个定下亲事!〉

至于是不是好父亲?也难说了,按理说把那么小的女儿托付给舅氏,自家孤身在外效忠朝政。也是家国难两全的意思。但与渴望亲情的林黛玉来说,父亲这么做是不对的。于一个小孩子什么能比亲情更重要呢!林父这一点真的是失职,也由此造就了林黛玉可悲的命运!〈若然林黛玉一直在父亲身边好好的长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一个好丈夫。也不会短命如此。当然,若是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了这部千古名著!好矛盾!!〉

林如海是古代封建王朝时代三年才出现一个的仅次于状元和榜眼的超级学霸探花,无论智商还是情商决不是普通人所能比得上的,而黛玉又是他唯一的女儿,《红楼梦》原著第二回有这么一段文字:今如海年已五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虽有几房姬妾,奈命中无子……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见她生得聪明俊秀,也欲使她识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林如海夫妇生前视黛玉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否则根本不会花重金请进士出身的贾雨村做黛玉的家庭老师,所以,作为父亲的林如海必定会在有生之年倾其所有为黛玉做最好的打算,他之所以没有尽早为林黛玉订下婚事,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

1、订婚后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起居会带来不便。古代的婚姻规则与现代有所不同,男女订婚之后直到结婚的这段时间里,就算是小孩子,也不适合住在一起,除非以童养媳的身份才可居住在男方,如果订婚后的黛玉仍然住在贾府,就算外祖母贾母万般宠爱,面对尴尬的身份和世俗的眼光,必定会让还是小孩子的黛玉非常为难。

2、林家门第极高,不适合主动提亲。林家祖上被封过列侯,爵位袭至第四代林如海的父亲,到了第五代林如海为科举出身,且高中探花,探花与状元、榜眼同为天子门生,深得皇帝信任,官至兰台寺大夫兼巡盐御史,兰台寺大夫有监督并弹劾文武百官的权力,巡盐御史不仅是个肥差而且具有钦差大臣的权力,可见林如海位高权重,很受皇帝的赏识。林家门第之高应该不在贾府之下,在当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林如海根本不适合主动提出帮黛玉订婚。

3、林如海可能觉得贾宝玉配不上他的女儿。宝玉顽劣异常,不喜欢读书,这些事情林如海必定有所知晓,且宝玉是荣国府二房贾政的次子,在官位沿袭上几乎没有任何希望,若不发奋读书求得功名,极可能步贾璜之后尘,将来守着极小的家业,艰难度日,这样的宝玉又怎能配得上才华横溢且具有绝世姿容的黛玉呢?

4、不过早为林黛玉订下婚事,反而给黛玉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并留了一条后路。俗话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如果林如海当时就给黛玉订婚,那么,自己死后黛玉如何托付,那时托付给贾母的话,进入贾府后就等同于童养媳,反而会带来诸多不便,不订婚能以外孙女的身份光明正大投奔外祖母,这样,贾母会看在最疼爱的女儿贾敏的情份上,会百般呵护黛玉,这正是林如海最希望看到的。退一步说,如果宝黛婚事不成功,贾母必定会把黛玉当作荣国府的女儿出嫁,凭着荣国府的声誉以及黛玉绝世姿容和稀世才华,足匹配任何一位皇孙,到时候,说不定黛玉找到如意郎君的同时,贾府也多了一座强有力的靠山。

总之,林如海应该是位好父亲,有着超强的智慧,他未雨绸缪,临终前对黛玉规划的未来(包括婚姻)必定是非常完美的,可惜,黛玉在婚姻上对宝玉太过痴情,除了宝玉,她心里几乎容不下任何人,这一点绝对是林如海预想不到的,并且也是黛玉悲惨结局的根源,事实上,宝玉未必是黛玉在婚姻上的最佳选择。

没好对象

宝琴年纪比黛玉小,早订了梅家,湘云也是比黛玉小,叔叔婶婶早为她订了卫家。为什么林如海把个女儿放在贾家,就啥都不理会了?

这个无所谓好坏。

为了她好,将她送到身份显赫的外祖母身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文化教养生活环境都比跟着他在小地方强,这种环境教出来的女子将来也好嫁人。

但是,孩子还是养在身边好,起码心理上舒适,是在自己家的感觉。当然,这种地方上出来的,将来必然碌碌无为平凡简单的过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