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46岁开始学中医,是不是太晚了?

46岁开始学中医,是不是太晚了?

活到老,学到老,你想学习中医,肯定的回答你不晚,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和恒心。

★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这门学科也不需要高深的文理科文化,中医理论知识多数都是靠记忆的。

★中医是国粹,博大精深,中医中药和针灸扬名海内外,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拥有强大的市场客户群,目前中医也属于稀缺人才。

★很多的中医偏方治疗大疾病,到那一刻,靠你自己所学给患者去除病痛,你会很有成就感的。

★祝你潜心学习,早有建树,用自己的医术,为更多的人服务。

★说句题外话,齐白石老先生六十多岁才开始学画,八十岁才成为大家。

这个台湾学霸必须要认识一下,他在80岁时拿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成为这所学校年纪最大的毕业生。更牛的是他本硕博连读的是中医专业,他妻子曾经失明,他自己也曾患肺癌,为何老两口越老看起来越健康呢?

王炳霖祖籍山西太原,因为战乱和时局动荡,早在他爷爷时期,一家人就迁到了台湾彰化市定居。他在美国北达科他大学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后进入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工作。王炳霖的妻子陈清珠在台北国税局任职,一起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到了2000年,老两口相继退休。

为妻子治病

陈清珠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退休后王炳霖开始琢磨养生,学习中医,为妻子调养身体,他的祖父是清朝的秀才,还曾开过一家中药铺维持生计,家中收集了很多医书,如今,这些纸叶发黄的祖传医书成为了王炳林自学中医的启蒙之物。王俊能是夫妻二人唯一的孩子,父亲在自学中医时,他正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医学博士后。每次王炳林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医学上的问题,负责二人都会通过越洋电话进行沟通。

2004年的一天,陈进驻突发心脏病,病情来势十分凶猛,整个血管已经堵塞了4/10。台大附属医院的主治医生建议给病人安装心脏支架进行治疗,但如果出现问题便无法取出。王炳林坚决不同意。儿子安慰父亲告诉他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可王炳霖坚定地说道,哪怕只有0.1%的可能性,我也不能让你妈妈担这个风险。

医院只好对陈清珠进行保守治疗,并在出院后开了很多西药。但是每一次服药后,他头痛胸闷,痛苦难忍。王炳霖心疼妻子,坚决让妻子停止服药。这时,他已经自学中医将近四年,他想用中医来试一试。他结合各种要点书籍,给妻子开了汤剂药方。

病情有所好转

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早起床煎药,等到妻子从睡梦中醒来后,一碗热气腾腾的中药就会摆在他的面前。半年后,王炳林陪着陈清珠再次来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医生惊奇地发现,陈清珠基本恢复了正常。有了这一次巨大的成功,王炳林学习中医的信心大增。

加强中药学习

他认为中医学博大精深,跟在大陆不是仅仅靠基本祖传医书就能够掌握的。于是他萌生了去祖国大陆系统学习中医的念头。经过大半年的准备,2005年9月,70岁的王炳霖考入福州中医药大学,成为了这所学校最年长的大学生。

学校里开设的中西医课程总共有50多门,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他每天早上八点就要准时坐到教室,夜晚要到十点多才能下课。每次考试门门都是优秀的。福州的早餐都是稀粥、油条和酱菜,为了能够耐饿和提提口味,王炳林每天早、中、晚都要吃一碟油炸花生米。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不间断地持续吃油炸花生,让他的身体埋下了致病的隐患。2007年冬天,是王炳林读本科的第三年,他经常感觉身体乏力,头晕脑胀,一直拖到过完年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的诊断让一家人五雷轰顶,王炳霖得了肝癌,癌细胞长在肝门静脉血管里,这些癌细胞加在一起有拳头大小,将肝门静脉的3/4的堵塞了,无法通过手术切除,也无法注射化疗药物,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任何治疗的办法。

最终,医生们一致认为,王炳林的生命只剩下了三到六个月。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妻子陈清珠整天以泪洗面,还花大价钱从日本买来的磁力衣服和磁力水,明知妻子所做的这一切于事无补,但王炳霖默默接受着妻子为他所做的一切。

王炳霖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他要用中医治为自己病。从那以后在借鉴了西医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后,王炳霖给自己开了一剂有20多味中药的药方。在此期间,他一边服药治疗,一边继续学习大学里的课程,没有耽误过一天的学业。

继续深造

2008年6月,身体好转的王炳林回福州参加了本科毕业典礼,七月底又去了福建人民医院实习。实习结束后去台大医院进行检查,发现身体里的癌细胞变成了淡灰色,这是病情减轻的一个显著情况。这一次,王炳林更加自信,更加相信中医了。

在他顺利拿到福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证后,他又立马报考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学了一辈子的经济,到老却爱上了中医,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妻子陈清珠拿这来取笑他,王炳霖却笑着说道,老伴,这不仅是我的求学之路,也是我们俩的求生之路啊。

2010年的春节前夕,王炳麟从广州回到了台湾。一天清早,陈清珠站在小板凳上擦玻璃时摔了下来,脚骨折断。这一次,老两口在医院住了将近一年,祸不单行,一天晚上,老两口正在病房里看电视,突然陈清珠惊恐地叫道,我什么都看不清了,经过检查,陈清珠得了甲状腺亢进和视神经萎缩症,90%的是神经都已经坏死。

王炳林跑遍了台湾八家知名的眼科医院,但结果都被宣布为绝症,只能等着彻底失明。那是王炳霖最难过的一天,陈清珠却平静地对他说,我不怕失眠,我只是怕再也见不到你了。听着妻子的话,王炳霖既感动又难过,他暗暗发誓,一定不能够消极等待,西医治不好的,我要用中医来治。

在冥思苦想半个月后,根据纪付杨炎的药方。和妻子的病情,琢磨出了一个新药方,每日服用两次,一瓶要吃一个月。半年后,王炳林将妻子扶到餐桌边,他慢慢推开了丈夫的手,因为他的眼睛逐渐复明,虽然事物还是很模糊,但毕竟是走出了黑暗。

2012年夏天,77岁的王秉明顺利拿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又再接再厉攻读博士。也正是这一年,他去医院进行复查,通过核磁共振发现身体的各项指数都很正常,肝门静脉血管畅通,癌细胞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位77岁的老人终于通过中医治好了自己的绝症。

2015年6月,80岁的王炳林终于拿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的博士学位。在举行毕业典礼的那一天,75岁的妻子也从台北赶到了广州。曾经一度失明的眼睛如今恢复清亮,贪婪地看着自己的丈夫以及周围的美丽风景,医治好自己的癌症和妻子的眼疾后,王炳霖名声大震,不少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对于这些病患,王炳霖每次总是小心翼翼地无偿治疗。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王炳林博士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在迟暮之年自学中医,这中间有努力,有坚持,有曲折,也有抉择。与其称赞他在80岁时获得了中医博士学位,倒不如称赞他的仁心仁术不仅治愈了自己和妻子的病,还传承和发扬了中医无偿为他人诊病,这是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的。

写在最后

王炳霖用他的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中医的神奇之处,虽然当时他被确诊最多只有3-6个月的时间,但是他却用中医来拯救了自己。妻子的病以及眼疾也是王炳霖通过中医治疗好,成名后也是无偿为他人看病,这样的人我觉得真的十分了不起,他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个人观点46岁学中医不晚!首先要喜欢中医 ,从心里上认同中医的治疗理念。信心建立起来了。为以后持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承中医有学院教授和个人教授。要学习中医需要拜师!不建议自学。自学很难出成果得。只是看了很多书,背熟了几千种草药的药理是不够的。中医讲究实战。有时候陪亲人到医院的中医科看病。非常关注看病方法。医生基本都是问病人身体状况,看眼皮,看舌苔,把脉。

就是这个“把脉”就很有学问了!通过把脉象能够反应全身脏腑,气血,阴阳,寒热的气息。是人手底下的感觉,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脉象感觉也会是不同的。

另,对病人的体质把握要准确。同一药方,人不同的体质用量也会有差别。

所以说,中医实践性太强。讲究实战。希望您拜到名师,传承中华文化。解除病人痛苦,功德无量!??

可能很多人对中医的看待还停留在传统中医层面上,事实上学习中医作为职业46岁才开始学习已晚了,因为现代中医已不在是传统中医了现代中医知识非常多而且设置的标准也很多,如果你把中医作为兴趣爱好自学自用完全可以。

如果作为职业最好还是不要去选择学习,因为现代中医标准非常多,46岁才开始学习会让人很难成功的,如果你过了理论课学习,实践课需要到医院去学习,行医首先要取得行医医师资格,如果不通过学校正规学习,进医院学习临床实践课会特别难。

现代中医与传统中医很不一样,假如你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或更早的时代跟随老中医学习两三年传统中医知识和老中医实践技能之后自己能独立出诊,你会很容易学会,没有行医标准和职业限制,只要你能为病人治好病就可以把中医作为自己的职业。

但是现在再按传统方式学习中医走中医之路已经走不通了,因为传统学习是以实践课为主,而现代中医理论课增加到非常庞大,针对临床实践很多知识设置都是无用的,对于46岁的中年人来说学会庞大的中医理论知识远没有青少年时期学习容易。

现代中医学完理论知识需要3~4年时间,临床实践课也会需要2~3年时间,取得行医医师资格需要到50岁以后,单从时间上来说人可能会付不起,另外学医是一种高成本投入,和上大学一样,需要十几万到几十万资金。

如果从中医的历史看,有很多人都是几十岁以后自学中医而成名医的。

建议你看看罗大伦在百家讲坛讲的《大国医》,我也是听了他的讲座知道了历史很多的名医在学医时年龄都很大了。

再看晋代的名医皇甫谧就是在42岁才开始学医的,还写成了流传千古的《黄帝针灸甲乙经》,这可是历史上第一本研究针灸学的专著,有“针灸鼻祖”的美誉。从皇甫谧的历史看,现在46岁学中医也不晚。

在古代有的名医为了父母的身体学了中医,年龄也是很大了,比如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他的《脾胃论》到现在还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网上还有近代自学中医的名医,如京城四大家的萧龙友因为母亲自学中医,又在58岁弃官从医;京城四大家的施今墨从山西法政学堂和京师法政学堂学习,后自学中医。

对了,古代还有一个名医朱丹溪,43岁才开始学医。

还有很多。

从这些看,46岁学中医也不晚。

不晚,如果想持证上岗,考证可能会麻烦一些。但中医讲“上工治未病”,你不一定非要开处方去治病,不妨以上工的理念来完成你的中医梦,上工讲未病先防,那就做这块,中医除处方外,还有很多方式方法,那就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推拿学,儿科学等,也可以利用中医理论做很多工作呀!

学中医什么时候都不晚,小可以自己养生,治疗个头疼发烧什么的。中可以给家人朋友看看小毛病。大的可以给外人看病啥的。另外可以打发余生的无聊,只有中医博大精深,还能有验证学的好不好的治疗手段。只要是愿意学,48岁起到九十多岁,就是不吃不睡也读不完的医书医案。

还可以当做学术研究和同行交流啥的。岂不乐哉?

不晚,一点不晚!

历来名医大家四十岁以后才开始学医的比比皆是,人生阅历加上身体感受,会让你对医理有更深的领悟;周边人的疾苦,会使你更有前进的动力。

学医靠好的悟性,有的人学三年,比別人三十年还历害!这样的人多了。

难得有兴趣,贵在坚持!

不晚!很多医学大家都是人到中年才开始从医的!

当你被病魔折腾的痛苦,大医院看不起看不好,这时年龄不是障碍,中医药是你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