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垄断30年的美国巨头,被“赶出”中国市场

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垄断30年的美国巨头,被“赶出”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庞大,吸引了很多美国公司到中国市场布局,并且有不少都赚取了巨额的利润营收。比如苹果,高通大部分的营收都是在中国市场获得的。

当然,也有美国巨头因为自身的傲慢和自负而败退中国市场,一度垄断中国市场30年。现如今该巨头在国内的业务逐步被国产化替代,最终被“赶出”了中国市场。

这个巨头经历了什么?还有可能卷土重来吗?

美国巨头败退中国市场

中国14亿人口,每天都会在互联网上产生大量的数据。在每年的双十一和春运抢票这样的流量洪峰中,更会带来巨大的数据传输压力。

但如今的中国消费者,用户能够明显感受到在这些流量洪峰中并没有出现服务器崩溃,数据刷新不出,卡顿等情况。这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强大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在数据库管理这一块有了全球领先的实力。

毕竟范围范围内,也很难找出比双十一,春运抢票更高的流量洪峰场景了。在这看似简单,平平无奇抵御流量洪峰背后,其实中国数据库市场经历了很大的变迁,从国外公司垄断到中国自主化技术崛起,一切还得从1989年说起。

那一年,美国数据库公司甲骨文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其首创的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为中国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崛起,在信息化技术时代对数据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甲骨文的数据库不论是应用套件还是集成服务都位居行业一线水平。

甲骨文看中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决定长期部署经营,于是在2000年在北京设立办公地址。后来又逐渐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设立办事处,全面推广数据库软件市场。结果可想而知,在国产尚未有与之竞争的产品出现之前,甲骨文顺利垄断中国数据库市场。

甲骨文的垄断并不长久,原本甲骨文还能在中国市场持续经营下去,哪怕有竞争对手崛起,甲骨文的市场地位也能维持非常高的水平。

不过在2019年期间,甲骨文对中国市场大规模裁员。从基层员工到研发人才,管理团队等等接连被裁,业务也一落千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甲骨文结束了在中国市场垄断30年的地位。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甲骨文自找的,甲骨文在中国市场十分傲慢和自负,掌握核心技术的甲骨文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甲骨文自此败退中国市场,现如今国内基本上找不到甲骨文的数据库产品了。

甲骨文还有可能卷土重来吗?

或许有人好奇,甲骨文的离开会不会影响中国客户的权益呢?答案是不会。中国企业早在十年前就进行了自主化数据库的布局,阿里成立了阿里云,给中国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提供数据服务。

还有一线的公司也基本有自己的云服务产品,比如华为云、腾讯云、京东云等等。其中阿里云是世界第三的云服务厂商,华为云是国内云服务市场增速最快的企业。

这些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即便没有甲骨文的数据库支持,中国数据库也能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离开了中国市场的甲骨文,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公司。甲骨文的关系数据库闻名全世界,国外许多科技公司,大型门户网站几乎都选用甲骨文的数据库。

根据甲骨文2023财年第一财季数据显示,该财季甲骨文实现114.45亿美元(约823亿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17.65%。远超赛富时,威睿等竞争对手的营收水平。

也就是说,甲骨文还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若甲骨文想实现更多的营收回报,还有可能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吗?恐怕没那么容易。

如今的中国数据库市场早已不复当初,在各个金融、交通、互联网等行业领域,都在用上国产数据库,而且性能表现不比甲骨文差。

最重要的是,甲骨文公司属于美企,和苹果、英特尔、微软等一众西方科技巨头随大流,停止对隔壁邻居的业务服务。由此可见,在关键时刻,甲骨文也无法避免站队。

如果甲骨文真有卷土重来的想法,不妨先思考市场需要的是什么,究竟是优质的服务产品还是尊重市场的态度。也许甲骨文能提供优质产品服务,但在态度这方面,甲骨文还得加以反省才行。

若不知道问题所在,还以为技术没有可替代性,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市场有大量的数据库公司,云服务厂商,足以保障自给自足的数据需求。

写在最后

甲骨文是全球数据库巨头,原本可以在中国市场和苹果,高通一样,获得客户的青睐与合作,在自由开放的市场上共同进步。只是走错一步之后,不及时回头的话只会继续错下去。如果再给甲骨文一次机会,不知道又会作何选择。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