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台大教授苑举正的滨州寻根之旅自述

台大教授苑举正的滨州寻根之旅自述

苑举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山东曲阜人,苑母是山东惠民人,现在属于滨州市。9月12日,来滨州参加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期间,在滨州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寻根之旅。苑举正说,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个性坚强,临危不乱,面对很多重大的决定,总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非常深,尤其因为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完全都是因为母亲对他的教育和爱。

以下是苑举正先生在滨州的寻根之旅自述:


我33年前,也就是1989年,曾经在返回山东探亲的时候,独自一个人来到山东省惠民县,何家坊的小吕庄。我妈妈成长于此,在1947年离开惠民,辗转于1949年到达台湾。我在她离开家乡后的40年,也就是1989年,回来探亲,当时,看到了我表舅。在阔别33年之后,我这次返乡探亲之旅,回到了惠民,感慨万千。令我最深刻的地方就是环境的改变。当年,我来到惠民的时候,在我妈妈的家乡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没有什么现代设备的农村,没有道路,房子都是土坯房,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地人的服装,通通都一样,没有任何花样可言。


在阔别33年之后,我所看到的景象,完全不一样。首先,我先到滨州市,那里有旱地拔葱式的高楼大厦,此起彼落,络绎不绝。滨州市已经具有一个现代都市的规模,道路非常宽阔,房子盖的都很阔绰,很大。
我从小就听我妈妈说她的家乡,属于武定府。在台办的帮助之下,我才知道现在惠民县还有武定府的衙门,只是武定府已经不再是行政区域,而我所看到的武定府已经变成一个风景区,展示的是清代历史。

然后,我到了我妈妈的家乡,现在已经改名叫柏吕村。那边的情况也有很大的改变。我有一位表舅,是我妈妈的表弟,他叫吕鸿祥。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他的爷爷与我妈妈的爷爷是亲兄弟,吕鸿祥也是我在小吕庄唯一的亲人。我在33年前看过他,当时,他给我的印象很苍老,万万没有想到他人还很健康,真是令我想象不到。当我到鸿祥表舅家的时候,他的儿子吕国信先来村门口看我们,还带上他的孙子。
这里的改变巨大,先是道路整洁,家家盖上了新房子,明显比以前好太多了。改变的程度之大,让我根本认不出来这就是我33年前看到的小吕庄,现在已经改名叫柏吕村。
我们开车前往小吕庄去之前我心情有一点复杂。33年前我看到表舅的时候,他已经显得有一点老态,原来我实在不敢想,他人是否还存在,可是经过当地书记的帮忙问到,说他人不但在而且还很健康,现在已经84岁了,我一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驱车前往。
他一看到我的时候呢,立即拿出他平常放在家里最显眼位置的相框,当中的照片分两排,上面三张是我妈妈的照片,下面一张就是我33年前来看他的时候,所照的照片。我看到我妈妈之后,心里非常激动,几乎落泪,非常感动。

我这次回大陆探亲寻根,最主要的震撼就是,赫然发现我爸爸妈妈的家距离黄河都不远。
在他们的嘴里经常对我们说,家乡的人对于黄河的感觉非常强烈,认为黄河泛滥是家乡人最大的梦魇,而且泛滥的时间不定,泛滥的范围不定,甚至泛滥的汛期也不定。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让老百姓的生活极为困苦。我当时就很好奇,为什么活在这么困苦的环境下,还依然坚持要住在黄河旁边呢?得到的答案,确实让我非常无语以对,原因竟然是黄河泛滥之后所遗留下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加上老百姓又没有能力迁居到其他的地方,这是我父母家乡的老百姓不得不与黄河为伍的主要原因。因此,黄河就是我这次回到妈妈故乡的主要拜访点。


我先到了滨州市的黄河古村西纸坊,发觉这个古村已经变成一个风景区,郁郁葱葱,林木茂盛,当中有二十几户民宿,周遭环境完全变成一个风景区。
因为疫情的关系,所以游客不多,不过可以看到,原来的滩区,现在已经变成了风景区。我在黄河古村内部参访的时候,发现当地依然还有原来的土坯房,其中还有人生活其中。他们的生活犹如在世外桃源一般,虽然谈不上任何的豪华,但是眼看门前的风景优美,怡然自得。当地人告诉我,现在黄河泛滥的问题,已经几乎不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黄河上游中游一层一层的筑拦保护,以至于水量能够受到立即的调整。其次,家家户户食用以及灌溉都需要用黄河水,所以黄河已经没有像以前发大水时期那么多的水量。现在黄河的两岸,修了非常壮观的堤防,层层保护黄河两边的老百姓,不受到黄河泛滥的影响。这也让我理解为什么,黄河旁边的古村落,已经成为风景区。另外还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原来滩区百姓,绝大多数已经迁离原址,我也在滨州市区看到这些迁移出来的老百姓所居住的高楼。


我个人非常感慨,因为觉得,若不是政府以百姓为念,几百年的黄河祸害,不会就此终结。这是我这次回到母亲家乡,感触最强烈的地方。我对于黄河能够被整治的事实,感受到很大的震撼,因此我在黄河边上,默默的祝祷,希望母亲在上天之灵,能够知道国家的进步,社会的祥和,以及我对她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