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真正能渡你的人,多半是这四种人

真正能渡你的人,多半是这四种人

01

打比方的时候,有明喻和暗喻;渡人的时候,有明渡和暗渡。

很多人以为,能够渡人的人,都是善良的,要么给钱,要么出力,一看便知。

老子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真正要渡你的人,是“无痕的爱”,等你察觉到的时候,你已经成熟了。

《摆渡人》里说,:“缘为冰,我把它抱在怀里,冰化了,才发现缘分也没了。以为不放手,它就会一直在吗?”

诚然,人生路上,真正渡你一生的人很少,但是渡你一程的人很多。人生几十年,其实是一分一秒的累计,一天一月的叠加;渡人一生,不过是一程遇见、一程再见,一程又一程。

通常来说,以下几种人,都会渡你一程,别视而不见。

02

第一,需要你帮助的人,为你积德积福。

俗话说:“若要人渡,先要渡人。”

你做过的好事,都会回到自己身上。如果你坚持做好事,那么你就能和“温暖”相伴到老。

《了凡四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时,台州有个叫应大猷的人,躲在深山里读书。

夜里,他忽然听到有人说:“有一个女人,丈夫长期外出,公公婆婆逼着她改嫁。我们就说‘丈夫已故’,吓一吓他们,逼着女人自尽好了。”

“救人如救火”,应大猷赶紧把家里的田换成四两银子,然后写信一封,送到女人的家里,谎称是女人的丈夫送过来的。因此,公公婆婆再也没有提改嫁的事情。隔了几年,女人的丈夫回来了。

应大猷参加科考,一举高中,官职升到刑部尚书。

把自己的财富送给别人,这样的事情,你也许不太愿意,毕竟谁的钱财,都不是风刮来的。但是很多人会这样做,因为他们有一份“怜悯心”,见不得别人妻离子散,不愿意看到饿得奄奄一息的人。

人生总是泥沙俱下,常常会遇到风雨。但是你浑身都是正能量,心中有光芒,那么风雨都不能伤害到你,再黑的夜,也不会迷路。

也就是说,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其实是给你一次“为自己点灯”的机会。抓住了,你的心就亮堂了。

03

第二,让你坐卧不安的人,也会让你警醒。

每个人都害怕“惶惶不可终日”,毕竟,这样的日子,没有质量,还会损害身体。可是你经历过这样的日子之后,就会想明白什么,只要加以调整,就能“无事一身轻”。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没有任何忧患意识,说明你的人生在滑坡,更大的危险即将出现。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会提醒你最近要看什么书,家里要注意什么;职场上,上司、同事批评你,认为你的工作不到位,如果不改正,就要扣罚工钱;家庭里,爱人和你闹离婚,说日子没有办法过了。

唐代时,大臣魏征常常提醒唐太宗,要注意什么,要避免什么。有一次,唐太宗正在逗鸟,魏征求见。唐太宗慌乱之中,把鸟放在衣袖里,不敢做声。

魏征过世后,唐太宗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活得不安逸,说明你自己在折腾,有人在帮你。只要你保持警惕,接受对方的“好意”,就能规避很多的错误,能够及时调整方向,走上正轨。

04

第三,拒绝帮助你的人,让你看清人性。

也许你会这样想:为什么自己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别人不领情;轮到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发现“举目无亲”。

其实,这个社会上,总有人假装可怜,然后狠狠地给你上一课;也有人,保持冷漠的态度,让你感受跌入冰窖的滋味。

比方说,你需要借钱的时候,打电话给亲友,发现一个愿意借钱给你的人,都没有;你失业的时候,到处碰壁。

经历了人生最难熬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人啊,本来就是靠自己的。你越发懂得“种下一片花,自有蝴蝶来”。

看清了人性,你会变得坚强。遭到了拒绝,你会变得睿智。这样的渡人方式,有点特别,但是你必须承认。

从现实来说,也就是经历了寒冬,才会遇见春天,才会更加珍惜暖心的缘分。

05

第四,默默爱你的人,给你真情和感动。

冰心说过:“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文章《拐弯处的回头》里有这样的场景:作者的弟弟在嬉戏的时候受伤了,父亲赶来看弟弟,但是父亲没有嘘寒问暖。

就在弟弟失望地看着父亲的背影的时候,父亲在拐角的地方,回头了。分明,父亲在心疼弟弟,只是父亲很忙,没有时间表达。

人生就是这样,那些口口声声说“我爱你”的人,也许是花言巧语,或许是惦记着你的财富和地位、颜值等。

真正爱你的人,总是很沉默的。帮助了你,但是不会说出来;爱着你,但只是牵挂着你,狠心放手了,让你远行。

真正陪你到老的人,总是安静的,偶尔会吵几句。两个人都很老了,连牵手也是多余的。但是这个人,渡你的时间最长。

06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时间一直向前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摆渡人,渡的是你,留下的是我,上岸的人各奔东西,完结每一段不得不完结的关系。”

人生就像公交车,每一站都有人要上来,也有人要下去。到了最后一站,看似孤独,其实还有司机,还有车,还有孤独的风景。

我们时常感觉孤独,没有人“渡自己”,其实是对人生的感悟不够深刻,心灵不够敏感。

余生不长,好好爱,好好恨,爱恨交织。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