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运动让孩子更聪明

运动让孩子更聪明



视频中,小女孩一下、两下、三下……开心的跳着绳。



末春-盛夏-初秋,133天后小姑娘长高了许多,不再柔柔弱弱,更像是换了个人,精气十足,也很自律。


又看了看身边正沉迷游戏的小小菌,我琢磨:是时候也得让儿子动起来了。



真的,长期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差距实在太大了,尤其是在6岁后。


爱运动的孩子

脑袋瓜子更聪明


这可不是菌菌的一句玩笑话。


在美国芝加哥一所普通高中——内帕维尔,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切都要从学校里一个叫邓肯的体育老师说起,他要求学生们每天7点抵达操场,必须跑完1600米才能去上课。



并且要求每个学生要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完,平均心跳要保持在每分钟185次以上,老师们会以此为标准进行打分。


心跳185次以上是什么概念呢?喜欢运动的人都有过体验,比突然看到多年未见初恋时的心跳还要来得猛烈


这时家长们肯定就不行了,这样魔鬼的方式对孩子,他们吃不消怎么办?上课打瞌睡又该怎么办?



令家长们想不到的是,早起跑圈的孩子们上课不仅没打盹儿,反而精神抖擞,学习成绩更是惊人的好。


学生们仅仅坚持了半学期,他们的阅读能力就提高了17%,这比那些只上常规体育课程,阅读能力仅提高了10%的学生,要厉害得多。


看到惊人的实践结果,内帕维尔高中又扩大了试验范围,在全校进行实践。


结果亦是同样喜人,学生们在经过锻炼后,平均成绩超过了全州平均水准。


这还没完,更惊喜的是,内帕维尔的学生们在全球TIMMS测试中,取得了科学世界第一,数学世界第六的佳绩。


那为什么运动对孩子们的成绩提升作用这么大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好比是一棵树苗,而运动可以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就仿佛阳光、雨水、土壤等养料一样。


养料越好、越多,树苗也就长得越快,更易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坚持运动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养料就越多,释放出的能量也就越大,孩子们的成绩也就越好。



大家也可以想想,是不是和生物老师说的一样,大脑是由1000亿个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组成,神经元分支间的连接点是突触,信息传输就是通过这个突触进行的。


树突越多,信息传输的阈值就会越高,我们的大脑也就越聪明。


图源:网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的,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多个大学主导的“人类脑计划”研究同样发现:运动可明显增加大脑“树突”、“突触”的数量,促进大脑发育,有效提高记忆力。



而在我国:


青岛市教育局发布的《青岛市2015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数据中也发现:孩子们每天运动超1小时,能提高成绩。



像杨倩、谷爱凌等优秀的运动员都在向我们一一论证了“运动不仅可以强健体格,还可以强健大脑”的观点。


所以,比起什么灵丹妙药、补脑丸等补品,运动,才是孩子们永恒的健脑丸!



爱运动的孩子

专注力更集中


一直以来,不少粑粑麻麻总是在后台留言:


孩子专注力好差,非常容易走神;

娃坐一会就开始东凑西看,注意力很差;

幼儿园老师经常反馈,儿子就是坐不住,还影响其他孩子;

……


问菌菌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其实就俩字:运动!



菌菌这里再和大家讲个有趣的实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研人员随机选取20名9岁孩子参加实验。


第一天,学生们在休息20分钟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并监测脑电图;第二天,孩子们在跑道上步行20分钟后,研究人员又进行了测试,及脑电图监测。


两次测试结果发现:学生们在参加体育活动后,回答问题时特别专心,答案也非常准确,且问题越难,准确度越高。


而两次脑电图的对比分析,也发现:


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们能更好的分配注意力资源,且不易受外界噪音的影响。



此外,哈佛大学瑞迪教授也说:


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更适合严格的运动计划。比如芭蕾、格斗、滑板、攀岩等任何一项运动,都能很好的提升孩子注意力。


所以,如果你家有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淘气,不妨带着Ta动起来。


让运动代替焦虑,让陪伴更加自在健康。


爱运动的孩子

心理素质更稳定、不易崩


上班的旋律压的父母们喘不过气,学业的包袱压得孩子们步履难行。


有人说,现如今我们拼的不是能力,而是情绪,是心态。



高压情况下,我们大人都容易崩,更别说孩子们了。


研究证明,人在运动时能分泌大脑的多巴胺,而大家也都知道多巴胺不仅能够改善情绪和幸福感,还能启动孩子们的注意力系统,并产生成功后的满足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与此同时,运动本身是项挫折教育。


大多时候孩子们在运动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摔倒、磕碰、失败……,这也是很多家长害怕让孩子运动的原因。


但过度保护未必是好事,我们也不能一直保护孩子,所以还不如让他们早早去历练。



尤其像一些对抗性的运动,会有竞争,有竞争就有输赢,这对孩子们心态调整有很大要求,孩子们经历多次这样的运动,不管是心态调整,还是抗压能力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那些自信勇敢的孩子也都是能输得起、放得下,更能扛事儿。


那孩子们到底怎么运动,又适合哪些运动呢?


孩子年龄段不同

运动学问也大不相同


杰斐逊曾说:“每天锻炼不应少于两小时,无关天气。如果身体虚弱,心灵就不会强壮。”


那孩子们到底该怎么运动呢?每个年龄段学问大不相同。



美国运动生理学家将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0-2.5岁


孩子这时处于神经系统发育阶段,基本的运动技能也正在形成,能做出如:走、抓、爬、打、推、摇头、眨眼、说话等表情。



◆ 第二阶段:2.5-5.5岁(早儿童期)


此时,孩子的神经系统处于进一步发育,且趋于成熟。什么跑、跳、踢呀之类的基础技能,也开始形成。


可做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每天建议坚持至少180分钟,其中中等强度运动不少于60分钟,以及20分钟户外运动。



◆ 第三阶段:6-10岁(晚儿童期)


这个阶段,孩子已进入传统意义上的儿童体育运动阶段,可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及一些竞技类项目。



◆ 第四阶段:10岁+,特殊运动才能阶段


这时,孩子从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属于特殊运动机能发育阶段。



以上是结合孩子们的身体发育特征,提的一些运动建议。


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孩子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就让做什么,只要动起来,就是好事,我们家长做好引导就行。


同时把握好不同年龄段,运动强度就行了,具体如下:




很喜欢前北大校长王恩哥说的:人这一生需要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


所以,倘若孩子:


喜欢爬山,就去攀爬,感受征服和酣畅淋漓的快感;

喜欢跑步,就在清晨,慢步山涧闻蝉鸣鸟叫的惬意;

热衷足球,就迈开步伐,好好享受踢出来的革命友谊。



在运动中,发现自己,忠于自己,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