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探索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路径

探索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路径

自2005年以来,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全球进入了互联网+的科技革命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随着网络的发达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多元思潮的涌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作为新时代培育人才的摇篮,应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顺应时代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深受学生群体喜爱的思政教育课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价值观念,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思想,因此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我国高校教育,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进程,去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同时,教育也鼓励走出去、带回来,加强与全球的思想和文化交流。这使得西方文化和各种不同的思想理念逐渐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也为近年来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已经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高校师资团队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将思政教育课程转向线上,部分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课程开展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为了持续推动网络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要打造一支具备较高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水平和网络技术水平的教育团队。以此保证课程内容的质量,线上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教学水平。

随着90后和00后步入职场,并逐渐成为主力军。各个行业在不知不觉中都变得鲜活而有趣,人们更加重视沟通和自我表达,愿意在社交平台和日常交流中勇敢地表达自己。职场人的思想更加开放包容,善于倾听和学习他人的有点和特质。

各大高校的教师团队也融入了新鲜的血液,年轻人的到来,不仅推动了工作模式上的改革,也使得师资团队更加注重课程创意和社交属性。这一特点可以充分运用到网络思政教育课程的设计上,打造出既能传递教育理念又能紧跟实时热点的课程内容。老师可以主动挑起话题,集思广益、与学生交换想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师生共创,打造令学生更感兴趣的网络课程。

近年来,许多高校摒弃了传统官方网络只更新时政和知识类文章的运营模式,转战微博公众号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不仅注重了主页的美学设计、提高了更新频次、内容也更加丰富有趣。很多高校也因此一跃成为网红学校,拥有大量粉丝关注,为高校招生和校企合作等基础工作引入了大量的流量和资源。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也应该摒弃传统官网的滞后性,除了设计轻松有趣的课程内容,也应该将课程平台打造成轻松愉快的互动平台,以投票趣味视频,线上活动等新媒体打法进行补充教学,通过日常互动传递思政教育理念,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加强高校对于思政教育专业师资团队的重视,为在校师资团队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相关教师的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平台使用知识。同时,将新时期党建和思政教育的思想嵌入到日常培训当中,确保教研团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思想培训和实践锻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大学课堂从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全新课堂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开展课题调研、课堂分享和课后自评,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课堂当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即便到了大学阶段,也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培养。虽然选择了同样的专业,但每个学生对未来的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不同的。大学老师也要发扬因材施教的教学精神,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丰富个人知识储备,结合学生成长需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引,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组建专业的教研小组,在组长的领导下,明确教研目标。全体成员结合在之前的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总结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梳理,制定具备可行性的教研计划,建设完备的网络思政课程体系。

在完成备课工作的同时,要结合时政和相关文献引导学生们拓展学习,为学生拓宽眼界,丰富知识面。并根据基础专业知识和课堂反馈,建立完备的教学档案。定期总结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政知识,上传到网络教育平台当中。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发挥思政教育专业团队的集体智慧。互相学习切磋,资源共享,持续提升全国思政教师的教育水平。学习和借鉴互联网上知识类账号的成功经验,结合教研内容上传趣味性教学视频。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知名博主联动合作,积极参与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的关注。

借助学校相关学科优势资源和信息化部门技术力量,在校园网内增加独立的思政教育平台。对标其他高校及国内知名的教育类企业官网,结合思政教学相关的内容和教学规划,整理好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功能需求,并全程参与平台构建。

建立完成后的教学平台,除了要提供基础的教学功能,还要增加趣味性的互动板块,如前文提到的投票留言板,论坛等功能。为学生建立资源共享的线上云平台,方便学生收集思政教育的相关资料。还要增设一个意见建议与反馈的收集模块,结合全体师生对网站的使用感受和开发期许,不断充实和优化网站的功能,为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组织优秀师生开设专栏号,紧扣时政热点,紧紧围绕思政教育的思想维度,并结合个人看法发表文章。还允许师生注册平台账号在文章下方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引导全校师生拓宽视野,关注时政热点,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制定开放互动式的教学平台,也要防止黑客入侵或有害言论的大肆传播。需要在后台的管理权限,通过系统识别,自动屏蔽敏感词和偏激言论。以此维护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和谐和健康运行。

为了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验收教学成果。需要建立两套验收标准:一套关联教研老师的课堂评价,结合老师上传的教学计划、教学档案和学生评价等参考项为教师打分。得分结果可以与教师的年度晋级和评优相关联,以此监督教师认真对待相关工作。

同样的,教师也可以在平台内为学生们布置思政作业,增设打卡答题等功能模块,验收学生的自学成果和掌握情况。将这一部分成绩统计关联到学生的期末成绩,还可以在其他教学活动中增设学分加分项,鼓励学生关注和使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思政教育。

为了真正将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股社会主义思潮。不能形式化地将思想教育作为阶段性的独立课程,在通过考试获取学分后就弃之如敝履。应该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学生们的整个大学生涯,并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和考核中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将阶段性考试设置为设计一个爱国主义题材的微信H5页面,将外语系阶段性考核设置为结合所学语种,写一篇分析中西方文化和政治差异的小论文等等。通过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各学科教学实践的结合,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养成端正的三观和思想觉悟。

学校还应当开展红色文化周或者文化长廊、还可以组织学生创作历史杰出人物、时代楷模、学校大师先贤等为主题的舞台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要结合院校的活动策划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校刊征稿、辩论大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和活动筹备的过程中,主动发掘和钻研思政理论相关的知识,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不断发扬光大。逐渐形成学校的社会名片,通过全体师生的力量形成一种良性的社会风气,影响更多的人关注思想教育传播,加强思想教育学习。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思政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举国上下都应当加强对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关注,并给予大力的支持。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全面强化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社会风气、以高尚的精神塑造时代精英,大力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时代接班人。

(作者:任增霞,系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助理研究员。)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