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百转千回的长安旧梦,生生灯火,不及十三朝风华入梦(下)

百转千回的长安旧梦,生生灯火,不及十三朝风华入梦(下)

陕西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奇妙日

陕西 历史博物馆是文史控来 西安 必到的一站。有人调侃 陕西 历史博物馆是“仓储式”展览,家底太厚,博物馆都装不下了;一般文物也不够格在陕历博展出,只有巨量级别文物才可以。这不,陕历博门口的水池里,就躺着个千年文物,一般导游都不会介绍。

汉武帝时期雕刻了两条石鲸,分别放置于 昆明 池和太液池边。两千多年过去,汉代的宫苑早已湮灭于历史,这两条石鲸倒是在上世纪70年代被挖掘出土,曾收藏于碑林。上世纪90年代初陕历博建成后,便“拨”了其中来自太液池的那条安放到陕历博门口。很多匆匆走过的人以为这只是个建筑部件,但是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发现鲸鱼的眼睛。它就大剌剌地被露天展示在门口的景观池里,旁边也没什么介绍牌; 西安 的文物,竟多到了这个地步。

博物馆虽大,但是脉络清晰,内部以时代为序,将历代文物依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个部分,用约2000件文物形象将 陕西 的古代史娓娓道来。赫赫宗周、东方帝国、大汉雄风、盛唐气象等展厅,从名字就能感受到 陕西 在 中国 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每次逛博物馆,都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与审美。真正的历史,从来不是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而历史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所有的繁华都是过眼云烟,唯有艺术才是永恒。

从史前的石器陶器到西周的青铜器,到秦汉的金器玉器,唐宋的瓷器壁画...以物带史,材料在演变,也代表着文明在进步。讲解员会帮忙在“文物之海”里提纲擎领,让你在有限的参观时间里不错过任何镇馆之宝。

陕历博镇馆之宝一览
西周,旟鼎(第一展厅·赫赫宗周)
秦代,错金杜虎符(第一展厅·东方帝国)
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第二展厅·大汉雄风)
西汉,彩绘雁鱼铜灯(第二展厅·大汉雄风)
西汉,皇后之玺(第二展厅·大汉雄风)
唐代,鸳鸯莲瓣纹金碗(第三展厅·盛唐气象)
唐代,唐三彩载乐驼(第三展厅·盛唐气象)
唐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特展厅·大唐遗宝)
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特展厅·大唐遗宝)
唐代,鹦鹉纹提梁银罐(特展厅·大唐遗宝)
五代,青釉提梁倒灌壶(第三展厅·文脉绵长)
宋代,黑釉油滴碗(第三展厅·文脉绵长)

上过《国家宝藏》的错金杜虎符,小小的一个,十分不起眼。这个文物应有两半组成,合在一起就成为调兵的信物。这个听着就威风凛凛的物件,上有9行错金铭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遗憾的是,它的另一半至今不知遗落何方。

它不仅是陕历博的镇馆之宝,虎符造型的饼干也是 西安 文创里的明星产品。

钟鼓楼|古都中央的时间守望者

钟楼和鼓楼似乎是古都的标配,但是同时拥有钟楼和鼓楼的城市却不多。每一座钟鼓楼都是古都里的时间守望者,承载岁月的记忆。

西安 的钟楼与大雁塔一样,都是城市地标建筑。而相比大雁塔背后的唐代建筑文化,钟楼包括不远处的鼓楼背后,隐藏着明朝成立初期,这座城市所经历的波折命运。

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是当时 西安 城内最高大的建筑。原本位于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1582)移建于此。钟楼外形华丽,覆盖绿色瓦片的四角攒尖顶极具辨识度。这里曾出土过铸造于唐代开元年间的“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目前在碑林博物馆展出。

除了无人机,拍摄钟楼最佳机位无疑是开元商城五楼的户外观景台,已经是大众机位了,需要早点去占位。这里光线充足,手机也能出片,不过有三脚架最佳。


相比钟楼,不远处的鼓楼则敦实厚重,外形传统。钟鼓齐鸣,相得益彰。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微早一些,两者都是全国文保第四批。鼓楼通高34米,比天安门城楼还要高出1米;其形制之高,甚至超过了当时为明朝都城的 南京 钟鼓楼。

回坊|活色生香的西安市井


回坊也是古 丝绸之路 辉煌的见证,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老城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早在公元七世纪中叶,沿着丝路来到长安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经商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己家乡的清真美食。这些回族先民按照他们原来的饮食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今天 西安 回坊独特的饮食、风俗、方言习惯;并在之后的漫漫岁月里,逐渐与本地文化互相融合。

其中,大皮院不是回民街主街,没有回民街的热闹和档次,但是味道相对地道,外地游客也没那么多,还是难得的人文出片胜地。

街如其名,从明初形成,大皮院和北边的小皮院过去就是买卖绸皮的地方。曾经的大皮院商贾云集,住满了大宅大户。从古至今,大皮院从提篮笼、推车叫卖变成现在街道两边齐整的摊店,街上的吆喝声从未间断过。

比起回坊其他街道,回民街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都是仿明清建筑,“景点感”很浓。城市美食街常见的烤鱿鱼、酸辣粉、章鱼小丸子、臭豆腐等同质化小吃,叠满了美食街buff。

西仓花鸟市场|西安的《清明上河图》

如果你厌倦了这些传统玩法,想要认识一个更接地气的 西安 ,西仓你一定要去。 西安 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话:游客没来过西仓,不算到过 西安 。

西仓说是花鸟市场,但又不仅限于花鸟鱼虫;这是 西安 最大、最全、最有情怀的民间交易市场,你想得到或是想不到的文玩杂项、古旧书画、服装饰品、生活用品、二手交易等等,这里都有。市井烟火气就在市场那些杂乱无章的摊位间,无所遁形。

西仓的东西卖得很杂,同一种类的往往聚集一处,但也有杂乱参杂的。8,90年代款式的钟表、笔墨纸砚、糕点模具、漏勺苍蝇拍,甚至还有灭蟑螂的药,摊位的品类细到不能再细。而在这些以生活用品为主的区域中,竟然还夹着卖柠檬和染发膏的摊位。这,就很有灵性了。

洒金桥|当地人私藏的觅食天堂

逛完西仓,一旁就是洒金桥,正好逛逛顺便吃个午饭。这条南北走向的800米老街,距离回民街直线距离只有1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宝藏觅食天堂。

相较于回民街的官方与繁华,洒金桥的巷子很窄,仅能容下两辆车勉强交错通过,两边的老字号却是一家接着一家,让当地老饕们如数家珍。这里几乎都是 西安 本土美食, 比如 羊肉泡馍、蛋菜夹馍、甑糕、凉皮、酸汤水饺、biángbiáng面等等;如此眼花缭乱,一时间让我们有点选择困难。不过,这里的美食都以面食为主,非常扎实;想要多尝试几个种类,千万不要点多了。

除了餐厅食肆以外,洒金桥街上也有许多卖馕饼、糕点、当地特产的铺子。看到许多当地人熟门熟路地过来采买,估计味道还不错。

碑林|丰碑如林,青石不朽

碑林在 西安 是个十分两极分化的景点,有人爱之如命,也有人食之无味。记得《国家宝藏》有一期专门介绍碑林的,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在讲述人白雪松的介绍下狠狠共情了。

蔚为大观的碑林,碑石年代从汉一直到近代,前后相跨一千八百余年。 中国 书史上所有阶段的代表作品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以唐玄宗李隆基的《 石台 孝经》为原点,每一方石碑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为中华文明留下了一条没有断绝的文脉。


碑林是一处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各陈列室都以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石刻和壁画都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平面文物,强烈建议找一位讲解员,比自己走马观花看有效率得多。

西安城墙|定格千年的城市轮廓

城墙之于 西安 ,就像埃菲尔铁塔之于 巴黎 ,它也是见证千年古都沧桑巨变的城市地标。
西安 城墙,算是我们整个 西安 行的最后一站。从碑林穿过书院门,我们直接登上了 永宁 门城楼,俯瞰城墙内外,也徘徊在这座古都的过去与现在。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收获一个旅途高光结尾。

城墙之于 西安 人,是勾勒出老城轮廓的记忆,它的万般姿态早已与 西安 人的生活交融着。
如果你仔细观察, 西安 人不少生活方式,是围绕着城墙展开的。小南门有熙熙攘攘的早市,建国门有烟火气十足的建国门菜市场,南门每晚都有 西安 人唱着自己的歌;而 西安 火车站紧贴城墙而建, 西安 人离开或回到家乡的第一眼都是 西安 城墙,于是他们唱道: 西安 人的城墙下是 西安 人的火车。

西安 的城墙幸运地躲过了轰轰烈烈的“拆墙年代”,现存城墙周长13公里,是一条连通的环形空中走廊。城楼,箭楼,角楼,瓮城,护城河,和城墙一起构成了连绵起伏的青色项链,嵌在现代化的 西安 城里。主城门四座,分别是 长乐 门(东门), 永宁 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和 安远 门(北门),首字合起来便是振聋发聩的“长安 永安 ”。

都说来 西安 城墙要在黄昏时分,在城墙上欣赏夕 阳西 下,也细数华灯初上,夜色阑珊之下的璀璨之美。

如今的城墙,已沉淀了岁月的底色,历史的更替中,这些饱经风雨洗礼的青砖瓦砾,已陪伴 西安 城走过了600多年。他就像一位满面红光、鹤发童颜的老人,在古城日复一日的年轮中守望,在人潮汹涌中迎来送往。

整理不易,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