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赛迪顾问奋进十年系列研究: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奋进十年

赛迪顾问奋进十年系列研究: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奋进十年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攻关领域,从2012年到2021年,呈现出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企业突破性成长、创新活力和作用不断凸显、赋能作用巨大等特点。

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成就

成就一: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成为提升IT产业的重要手段

过去十年是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质量、效益全面跃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大幅提升。工信部数据显示,十年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增长了约2.8倍,从2012年的2479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499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1%,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23.4%升至2021年的33.0%,成为提升IT产业规模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规模占比逐步提升,对全球软件产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纵观十年间,软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步入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爆发期,正加快向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演进。随着软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围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办公软件等细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网络信息安全能力不断提升,助力北京冬奥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等重要活动顺利完成,保障了国家的安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提升;先进计算、高端存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重塑软件的技术架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促使软件业加速步入质变期,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之一。

成就二:软件企业突破性成长,为软件全球化夯实根基

十年间,中国软件企业抓住机遇,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开放发展,抓好新兴领域信息技术突破,深入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实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行业内新企业、不同细分赛道企业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催生了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算法经济等新形态,开拓了一批新场景,为软件产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规模以上软件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22788家增长至2021年的42232家,增幅达85.3%,实现了整体行业规模的大幅增长。其中,龙头企业发挥领军作用,引领重大技术突破。以华为为代表的通信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并拓宽业务布局,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及开源生态建设方面发展迅速;以麒麟、达梦、用友为代表的高端软件企业,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领域也取得长足进步。以奇安信、启明星辰为代表的网络安全企业通过多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此外,中小企业实力提升加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培育了商汤科技、华云数据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在前沿技术突破方面贡献卓越,推动中国在分布式数据库、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语音等细分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从运营和盈利能力看,根据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入围“百强”的软件企业营业收入门槛从2012年的6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15亿元。2021年,软件百强企业收入合计18516亿元,同比增长16.7%,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代表着行业整体收入水平提高,行业领先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软件行业的企业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330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283亿元,复合增长率10.8%,表现出整个行业盈利能力大幅增强。

成就三:以强链条、补短板为己任,为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巨大贡献

软件产业是创新活力最强的产业。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近十年全球IT产业新技术重生,中国软件产业也爆发出强劲的创新实力,为补短板、强基础起到关键作用。在操作系统、数据库领域,华为研发的鸿蒙移动操作系统打破了安卓和苹果操作系统的垄断,日前累计装载量已超过2.9亿台,注册个人开发者161万人,形成原子化服务4.9万余款,应用生态加速构建;达梦面向中高端应用领域的共享存储集群技术也已实现“零”的突破,填补了国产数据库高端产品的空白,提高了对“卡脖子”和“断供”的抗风险能力。在应用软件领域,金山WPS办公软件抢抓移动互联网发展契机,2011年发布移动版,获得全球青睐,产品已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终端月度活跃用户超3.1亿;国产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能力持续提升,产品功能性能已接近国际中等水平;国产DCS(分布式控制系统)软件在化工、石化领域应用不断拓展,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持续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年来,云计算与5G、边缘计算等技术融合日益深入,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云原生成为云计算创新突破的新高地;区块链应用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随着软件产业的加速发展以及企业不断成长,以华为、用友、麒麟、达梦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持续引领重大技术突破。同时,一大批独角兽软件企业开始涌现,在细分技术突破方面贡献卓越,推动分布式数据库、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语音等细分技术领域在全球具有一定竞争力。

成就四:赋能作用凸显,为推进和保障国家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十年来,“两化融合”不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软件行业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进行升级、转型和再造。伴随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两大战略深度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通过与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结合,软件行业全面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有效提高了对设备、网络、控制、数据、应用等层面的安全保障。

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行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新业态、新模式迭代出现,新兴技术重点行业多领域覆盖。截至2021年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为70.9%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46.3个和25.9个百分点。随着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工业软件通过智慧制造变革、销售平台信息化、大数据监控与赋能、生产工业化和安全提升等方面,进一步赋能制造业重点领域。网络信息安全方面,随着防火墙、数据治理等技术和理念的推陈出新,以及态势感知、可信计算等新技术和产品的出现,网络安全软件通过针对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企业边界、终端、身份、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软件不断更新以适应疫情下的新场景,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的创新与应用,帮助更新个人防疫信息;办公软件协助企业不受地理限制实现在线办公、线上会议和任务管理;物流配送等软件助力物流服务智能化加速,2B端降本增效,2C端继续深化同城物流和即时配送。该类软件有力支撑企业渡过难关,帮助社会有序复工复产。

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经验

经验一:抓住产业发展趋势,前沿性布局

一是中央对前沿技术保持敏锐嗅觉,及时研判发展可行性。十年来,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和理念先后成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要方向。党中央通过追踪科学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和新趋势,能从国家层面对前沿趋势及时做出科学研判,把握发展先机,展现出其在新时期利用新技术屹立时代潮头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相关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是利好政策层层加码,力求新兴产业发展畅通无阻。十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前沿领域相关政策法规,以支持相关产业发展,覆盖企业财税、企业投融资、研究开发、技术进出口、人才奖补、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的颁布或修订,则在更高站位上为新时期前沿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三是企业抢抓时代红利,争先布局新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创新为驱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登上舞台。作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企业数量从2012年初的22788家增长至2021年末的42232家,增幅达85.3%。软件驱动下的“互联网+”、手机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领域在为各行各业和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成为新的增长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经验二:建立良性发展环境

十年来,国家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高度重视,相关产业政策密集出台,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地促进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产业支持政策持续优化,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核心技术攻关与创新,国家不断完善优化相关措施和管理机制,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更加适应新时代特点。自2013年起,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信息消费面临的各种问题,扩大产业内需,促进产业转型。为引导社会各类资源向产业集聚,国家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重点领域,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随后,工信部发布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基于开发测试平台发展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加速向云计算转型。在此基础上,国家把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十四五”期间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并通过《“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详细部署了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路线,助力产业高速发展。

其次,软件企业财税政策帮助企业不断减负,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2012年,国家开始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2016年,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明确,规定了软件企业税收优惠资格认定等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后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相关企业应满足的条件。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简化软件企业税收流程,精简涉税资料。2019年,国家对软件企业继续实施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2020年,国务院指出要进一步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充足支持。

经验三:重视产业生态建设

十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政产学研用”产业协同生态建设更加完善,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发展逐渐成熟,产业链核心要素持续强健。

在“政”方面,政府通过政策法规来调控和引导各产业要素之间创新协同发展,为软件与信息服务的应用转化和价值实现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凸显。

在“产”方面,作为市场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十年来,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类企业数量和发展质量均实现了“质”的跨越,国内企业在部分领域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供给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由国内企业主导的新理念、新模式一一通过验证并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等要素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产学研”良性循环持续增强。

在“学”方面,高等院校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人才供给和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十年来,开设软件工程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类专业的院校数量显著提升,每年可为企业和科研机构输送大量人才。

在“研”方面,以独立科研机构、高校研究所、企业技术研发部门等组成的科研生态构成了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核心力量,在学术和技术应用层面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在全球软件开发模式开源化的趋势下,国内软件开源社区正逐渐壮大,内生、原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用”方面,“软件定义”赋能实体经济新变革,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软件定义”扩展了产品的功能,变革了产品的价值创造模式,催生出新型制造模式,成为各行各业生产方式升级、生产关系转变的重要引擎。

经验四:以重点示范带动行业发展

十年来,为快速提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推进行业自主式发展,国家提出并启动多项重点工程,以试点示范的方式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从产业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推进基础软件和办公软件的自主化研发和应用,目前已经在关键单位实现了批量化安装适配,并正向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普及,预计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一举措既满足了市场端的核心使用需求,又从根源上提升了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了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此外,2020年提出的“上云用数赋智”,也以示范赋能的方式,通过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企业标杆和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产业链协同试点、建设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示范等举措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从区域层面来看,十年来,国家先后建设了一批中国软件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城市,并以此为核心,建成软件与信息服务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由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不断加强软件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并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布局。

经验五:注重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此,科技创新上升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对于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十年来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主要包括:

一是提高软件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是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东数西算”工程等一系列宏观举措来促进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及相关战略性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相关产品从“基本可用”逐渐发展为“好用易用”;另一方面则是借力数字化转型,基于中国巨量的企业转型需求,来提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因地制宜”式的跨行业、分领域的自主式创新。

二是不断强化软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前沿数字技术、高水平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软件企业研发机构流动,让软件企业成为前沿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三是持续优化软件行业创新环境。持续营造独立、自主、自由的软件创新氛围,鼓励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与市场之间的创新生态闭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过去十年,中国软件产业以创新、进取的精神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未来,中国软件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中国的软件人必将更加奋发蹈厉,在数字经济时代,让中国的软件产业走在全球软件的前列!

(本文作者: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