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从西南联大物理系“三剑客”之一,到中国半导体先驱 | 追忆黄昆院士

从西南联大物理系“三剑客”之一,到中国半导体先驱 | 追忆黄昆院士

1977年,邓小平同志亲自点名,让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在国际物理界沉寂了近30年后,他又重新在科学界活跃了起来,开始了自己研究生涯中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当面对“谁对您的一生影响最大?”的问题时。他语出惊人“我自己对自己影响最大。”“像我这样考虑问题,没有太大的天赋也能做出很好的工作。”

如此坦率的一位科学家,他是谁?

他,就是我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物理专家——黄昆。

01西南联大求学,物理系的“三剑客”

黄昆祖籍浙江嘉兴,1919年出生于北京。母亲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高材生,为人严肃认真,对黄昆少年时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1941年,黄昆毕业于燕京大学,第二年考取了西南联大理论物理系的研究生,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在西南联大,黄昆、杨振宁和张守廉三人同班同寝,被称为物理系的“三剑客”。

1941年,黄昆在燕京大学毕业留影 来源:新华社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不是在美国做研究,而是当时和黄昆同住一舍的时光。”时隔数十年后,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对黄昆的认真仍然念念不忘。

那时的黄昆和杨振宁都年方二十出头,学习思考风格迥异,总是喜欢纵论天下,相互顶牛。黄昆往往都将话题引向极端,引发无休止的争论。

有一次,为弄明白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含义,他们从白天一直讨论到晚上,最后是上床后又爬起来,点亮蜡烛,翻看权威资料来解决争论。

这些争吵、讨论的经历,影响了两人的一生。“正是这些争论,使我找到了科研的感觉。”杨振宁说。

黄昆却谦虚地说“杨振宁的思想活跃,观点深刻,和他接触是很大的享受,总的来说是一边倒,我从他身上吸收到很多东西。”

02海外留学,固体物理界的“新星”

1945年,黄昆赴英国深造,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后来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莫特教授,攻读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7年,黄昆在固体物理研究领域初露锋芒。他提出了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 X 光漫射的理论,这一现象后来以黄昆的姓氏被国际上命名为“黄-漫散射”。

黄昆开拓性的理论研究引起了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克斯·玻恩的注意。他邀请黄昆到爱丁堡大学做交流学者,并把一本数十年前完成的晶格动力学书稿框架交给了黄昆,希望黄昆结合当时物理学的最新成果重写一次。

1954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晶格动力学理论》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 来源: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1954年,黄昆与玻恩合著的《晶格动力学理论》出版,该书以严谨的论述对固体物理学中最基本的领域进行了系统总结,用一系列创造性工作完善和发展了这个领域,成为该学科领域的第一部权威专著和标准参考文献。直到现在,此书依然是国际公认的权威著作。

玻恩为该书写的序言中提到,“本书之最终形式和撰写应基本上归功于黄昆博士。”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书稿内容现在已经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论,我能懂得年轻的黄昆以我们两人的名义所写的东西,就很高兴了。”

03“中国有我们和没有我们,makes a difference”

1951年,完成《晶格动力学》书稿的黄昆,收到了恩师饶毓泰的来信,邀请他到北大物理系担任教授。本就归国心切的黄昆婉拒了玻恩教授一再挽留,决定马上回国。从此,开始了长达26年的教学生涯。

黄昆一直认为中国要想发展科学,融入世界轨道并走上前沿,必须要有导师莫特这样“万人敌”式的人物。他曾在给杨振宁的书信中写道:“我每看见 Mott一个人所有的 influence,就有感想。真是所谓‘万人敌’的人,他由早到晚没有一刻不是充分利用。”“我们衷心还是觉得,中国有我们和没有我们,makes a difference。”

回国后的黄昆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半导体事业中,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1956年,他参与了国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的制定。

1958年,他与谢希德合作完成专著《半导体物理学》,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四年后,二人联合提出加强我国固体能谱基础研究的建议。

1963至1966年,在国家科委领导下,黄昆提出加强基础研究的意见,并率先在北京大学组织固体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固体能谱研究,建立了研究室和实验室,并出任北京大学固体能谱研究室主任。

……

1974年,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从左至右)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来源:新华社

04邓小平二次提议,成为半导体所所长

1975年,邓小平同志提议让黄昆担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

两年后的全国科教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问起黄昆的近况,当他得知黄昆当时还在北大电子仪器厂工作时,又一次主张应委派黄昆担任半导体所所长。

就这样,已经年近花甲的黄昆来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上任。

在黄昆担任所长期间,除了调整半导体科研方向、重新组织科研队伍之外,还加强和建立了半导体所的半导体物理研究队伍。同时,他也迎来了自己科研事业的“第二春”。

1980年之后,黄昆开始关注前沿研究理论。凭借深厚的功底和学术上的敏感性,他简化了量子阶空穴能带计算问题,成功导出了量子阱中激子旋量态。

1985年,人们发现超晶格拉曼散射理论并不能解释光学振动模的拉曼光谱选择定则。黄昆与同事朱邦芬合作,在“老的”黄方程和“新的”超晶格电子态理论基础上,发表了关于超晶格拉曼散射的微观模型理论。

该模型不仅正确地解释了选择定则问题,还揭示了界面模的物理本质,该模型被人们广泛认为是解释超晶格拉曼散射领域最好的理论,并被誉为“黄—朱模型”。

在他的主持下,半导体所的半导体超晶格研究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中拉曼光谱学的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低维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处在世界最前沿。

05“我没有‘照猫画虎’的习惯”

长期和黄昆合作研究的朱邦芬院士回忆,黄昆每研究一个问题,每评阅一篇论文,喜欢“从第一原理出发”,即先不看已有文献,独立地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

这种独立自主学习研究的习惯是在他中学时养成的。黄昆自己回忆上中学时,在伯父的要求下做数学题,因忙于做题,便很少去看书上的例题,“这一偶然情况有着深远影响,使我没有训练出‘照猫画虎’的习惯。”

黄昆认为,对科研工作者来讲:“一是要学习知识,二是要创造知识。归根结底在于创造知识。”谈到创新,他说:“我文献看得比较少,因为那样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变成书本的奴隶。自己创造的东西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对我来说,后者要困难得多。学别人的东西很难,而自己一旦抓住线索,知道怎么做,工作就会进展很顺利。”

“我喜欢与众不同,不喜欢随大流。如果跟着大家做,就没有什么意思。”正是这种治学风格,使黄昆在学术上屡屡攻城掠地,一系列以他姓氏命名的“黄”理论就是例证。

黄昆院士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2001年,黄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开始,当得知院里要推荐自己时,黄昆就表示,早年曾经做出过一些工作,但自己岁数大了,不应该再把这样的最高荣誉授给他,应该考虑其他更合适的人。为此,他还亲笔给所长郑厚植写了书面意见,表达了他的想法。

所里向黄昆做了解释,推荐他申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是个人行为,是组织决定,是中国科学院的决定。最后,众望所归,黄昆顺利获奖。

2005年7月6日,黄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渡重洋,迎朝晖,心系祖国,傲视功名富贵如草芥;攀高峰,历磨难,志兴华夏,欣闻徒子徒孙尽栋梁。”这正是黄昆始终矢志不渝,为中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做出无私奉献的写照。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对祖国和事业始终抱有赤子之情的黄昆院士,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崇敬的国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