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南音:海丝路上的丝竹乡韵

南音:海丝路上的丝竹乡韵

马来西亚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

中华大地疆域广袤,西北有漫漫流沙和高峻雪峰,东南则是阔无边际的太平洋和漫长的海岸线。中华先民在探索沟通外部世界的漫长岁月里,不仅开辟了流传千古的丝绸之路,还远涉浩淼无边的太平洋、印度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起始于西汉初年。在隋唐之前,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贸易交流主要依靠以丝绸之路为主的陆路交通。隋代开始,中国与东西方国家的海上交流逐渐发展,并且由此前官方以扩大政治影响为目的的“朝贡贸易”转向民间贸易。唐代中叶以后,随着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以及西北一带少数民族政权和西域诸国的强大使陆上丝绸之路受阻而走向衰败,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明代后期至清末实施“海禁”政策,海上丝绸之路遂走向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带来了港口城镇的兴盛繁荣。泉州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港口重镇。

泉州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海岸线绵延曲折,水域宽阔,具有优越的航运条件。据史载,五代时期,丝绸、陶瓷商品的海外贸易在泉州已有兴盛发展。两宋时期,泉州成为官方通商口岸,政府在此设立市舶司负责接待和保护外来商旅。这一时期,泉州的造船业极为发达,促进了航运的发展。元代,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泉州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各国商船从此处起航,远及东非、地中海沿岸。大量的丝绸、陶瓷商品从这里远销海外,同时,香料、珠宝、药材、布匹等外来商品在此输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海外贸易,泉州一度成为各国商贾云集、文化交流繁荣的世界贸易都会。

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央艺术坊▲

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窗口。对于东南沿海一带的闽南人来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为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国的商品和文化,也将他们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将流淌在海洋民族血液中勇闯敢拼的探索精神发挥到极致。自明朝开始的“下南洋”浪潮中,无数的闽南儿女背井离乡,远赴重洋,在东南亚各地开荒辟野,筚路蓝缕,建立起华人世界,将中华文化传遍海域岛国。在远离故土与亲人的孤寂中,一曲乡音抚慰了多少游子孤独的灵魂。这就是南洋闽南籍华人心中永不磨灭的思乡之曲——南音。

南音,发源于泉州,以泉腔闽南方言演唱,故又称泉州南音。南音源自汉唐宫廷燕乐,是随着中原人南迁入闽的中原古乐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古老乐种。南音的演唱形式为“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即由曲项琵琶、尺八(洞箫)、二弦和三弦四种乐器伴奏,演唱者执拍板相和而唱。其唱腔和演唱形式都保留了中古宫廷燕乐的古老遗风,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南音以闽南语演唱,是千百年来闽南人耳濡目染的“乡音”,是闽南语地区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闽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南音有着江南丝竹的清远含蓄、婉转悠扬,没有恢弘的气势排场,也没有刻意的雕琢修饰,而是以质朴随和的绮声妙唱镌入海内外闽南人的心灵。

对于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南人来说,唱南音、听南音是他们的生活。对于漂泊在东南亚各国的闽南籍华人来说,南音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思乡曲,是对故土亲人的无尽思念和颠沛岁月的柔情倾诉。在最初的艰难岁月里,南音对于漂泊海上的游子就如同母亲的怀抱,温情脉脉。遥想当年,孤舟冷月,只有轮船的汽笛声在空寂的海上回荡,游子的心恰如这寒夜孤月,冷寂迷茫。船舱里,是谁人在轻拨丝弦,柔肠百结?是谁的洞箫在呜咽低泣,如怨如慕?又是哪位弦友在低声清唱那令人肝肠寸断的乡音古韵,柔美深沉,哀婉悱恻?那是对故乡的无限眷念,是对未来的无限惆怅。

百年光阴,如同白驹过隙。在南洋艰苦创业的闽南人,在那片经过几代人披荆斩棘开拓出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如今已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南洋闽南籍华人聚集在东南亚各个地区,他们依然说着闽南语,保持着闽南人的生活习俗和人际交往方式。茶楼里满头银发的阿嬷聚在一起,操着娴熟的闽南话聊着家常。谁曾想到,她们的先祖在百年之前便在这里辟出一方土地,她们已是南洋华人第二代、第三代。为了在子孙心中烙下中华文化印记,南洋华人早在20世纪初期便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集资创办华文学校,发展华文教育;为了维系华人族群的民族认同和同胞情感,他们兴建了宗祠、会馆、书院、宗亲会、同乡会等各种联谊组织,不仅帮助困难的同胞维持生计,还举办公益性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南音便是在这些会馆、馆阁中传唱至今。




马来西亚华侨林素梅介绍南音乐器▲


马来西亚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音乐展览室、收藏南音乐器和曲谱▲

东南亚的南音组织,有从事专业表演活动的南音社团,也有会馆的南音组。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南音社团出现于19世纪。菲律宾马尼拉长和郎君社成立于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同时期的还有菲律宾金兰郎君社。马来西亚最早的南音社团——霹雳太平仁和公所成立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马来西亚巴生雪兰莪州永春公所于1890年成立。20世纪上半叶,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南音社团如雨后春笋,社团馆阁之间的拜馆、探馆、拼馆等传统乐事活动如火如荼。二战期间,因受战争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各地的南音社团日益凋敝,南音活动也陷入低靡。期间,至今仍有影响力的新加坡湘灵音乐社于1941年成立,致力于继承和弘扬南音与梨园戏。

马来西亚瓜雪暨沙白县福建会馆与南音乐团合影▲


马来西亚雪隆同安会馆▲

20世纪60年代之后,南音社团才重新出现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南音乐事活动也逐渐恢复。1964年,马来西亚太平音乐社成立,致力于团聚闽南籍华人共同发扬传统南音乐曲及戏剧活动。1977年,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马成先生倡导举办了“亚细安南音大会奏”,成为东南亚地区南音大汇演的滥觞。此后,东南亚各地区的南音社团不断开展联谊活动,切磋技艺,交流情感,引发了华人社会南音文化交流的热潮。80年代,海外南音界与泉州、厦门等地的南音界也恢复了密切往来。为了促进国内外南音文化交流,1981年,泉州市政府主办了首届“国际南音大会唱”,迄今已经举办了十一届,汇集了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南音社团和弦友。如今,南音大会唱已经成为国际南音界的盛事,极大地促进了南音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增强了南洋华人与故乡同胞的情感联系。

同遍布东南亚各地区的宗祠会馆一样,南音是南洋闽南籍华人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对于闽南籍华人来说,南音的传承恰如血缘的延续,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民族认同之根本。百余年来,南洋华人社会先贤不遗余力地倡导、资助南音的传承与发展,组建社团馆阁,促成乐事交流,为传承南音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艺术形式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现代文明的怀抱,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南音的传承困境也愈加显著。可喜的是,海内外热爱南音的有识之士仍在坚守着这块“千年古韵”的阵地,培养新人,发展新南音,创作新曲目,促成了“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他们的努力下,这曲千年古音定能在闽南儿女中代代传唱。

马来西亚马六甲青云亭1673年创建▲

合影左起:丁美珊、林素梅、郑长铃、郭鸿梅、汪欣合影于马六甲“三宝井”▲

编者按:2017年8月26日至3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郑长铃研究员带领“海上丝绸之路与南音文化海外传承传播研究”课题组汪欣、陈宇峰、丁美珊、郭鸿梅四名研究生等,前往马来西亚进行南音海外传承传播调研。

注:《南音:海上丝绸之路的丝竹乡韵》作者:汪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5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