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运河明珠丨忆杨柳青消夏民俗(三):旧时伏天流行的五种素面,你知道吗

运河明珠丨忆杨柳青消夏民俗(三):旧时伏天流行的五种素面,你知道吗

古镇杨柳青因为是一个半工商、半农业的乡镇,对法定节假日的认同感没有那么强,尤其农民务农靠天吃饭根本也没有法定节假日。因此,乡间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传统习俗,后来成为津郊民俗旅游的热门内容,古镇杨柳青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我从小浸染在乡间,是土生土长的杨柳青人,对乡间保存的古老习俗非常熟悉。这一篇专谈清末民初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间,杨柳青人消夏习俗中的美食文化。

伏天介于小暑和处暑节气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期。俗语说:“夏至三庚即数伏”。农民靠天吃饭,对节气非常在意,夏至三庚数头伏是农历中,计算三伏天的方法之一,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第三个庚日便是头伏第一天。芒种后,天气大热,俗话说“芒种三天见麦茬”,意思是芒种后的第三天就可以看见收割麦子后的麦茬。

“三伏天”里“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人不好过却是庄稼所需要的生长环境。此时正是北方地区玉米、高粱、大豆茁壮生长的时候,保持足够的光照和适宜的雨水,对庄稼的生长有积极的作用。

夏至是芒种后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新麦上市,津郊农民有接已婚闺女回娘家闲住的习俗。旧社会对妇女的要求比较多,哪怕气温已经三十多度,青年妇女出门必须衣裤整齐,只有在家休息时才能在卧室内敞开衣服或是只着肚兜凉快一阵。据说,旧时只有40岁以上的妇女,在家才能穿坎肩,露出胳膊。年过花甲的老妇人更随意一些,在家可戴着肚兜休息。但无论是老、中、青,只要是女性,这类穿着只能是在家无人时方可,若有同龄男性、长辈或尊贵亲友在场,甭管天气多么炎热,那必须要衣裤整齐才能见人的。故而,夏至后将女儿接回娘家闲住,也是娘家父母心疼闺女。炎炎夏日,闺女在自家总比在婆家要轻松随意一些。

天津人在这最炎热的时节讲究吃捞面。入伏后,杨柳青人在饮食上讲究“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这几样饮食都与面有关。

因为杨柳青或者说京津冀一带的夏粮多为小麦,北方人也多喜欢吃面。此外,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不死也要脱层皮”的说法。因为天津在六七月进入雨季,三伏天正在此两月。气温高、湿度大,人们难以适应。古代没有空调,人们只能设法减少人为热源。此外,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普遍不足,穷苦人家更是连顿饱饭都保证不了,更别提膳食营养了。更甚的是,旧社会缺医少药,穷苦百姓大多也看不起病,夏季又是肠道疾病高发期,人们从防病的角度考虑,饮食一般少吃荤腥,以清淡为主。人们又因暑热出汗过多,劳动量大,很多人在夏季往往会消瘦很多,因此又称伏天为“苦夏”。

通常人们会趁清晨凉爽的时候,抓紧赶做早午饭,时间富裕的话,连带晚上的主食和粥汤也预备出来。伏天里的杨柳青人大多以面类作为主食。其中最受百姓欢迎的是五种素捞面。

一是麻酱面,将麻酱放入一个小碗里,加入适量的盐,一边用筷子搅拌一边慢慢往里加水,将原本稠浓的麻酱澥稀后就好了。有的人家喜欢在澥好的麻酱里点上一点醋,味道又有所不同了。麻酱面的精髓在于花椒油。热锅凉油下花椒,炸出的花椒油香气四溢。煮好面条后,先用凉水冲上几遍,让热面条凉透了,再将澥好的麻酱浇在面条上,舀出几勺花椒油浇在面上,再配各类蔬菜做菜码拌面。那味道绝了!

二是盐水卤面,这也颇受杨柳青人的喜爱,市里人吃的比较少。此卤将果子切成碎块,加适量盐、花椒油、芫荽沫调味,将煮好的面与盐水卤放置一起,用煮面汤将之冲开拌面。

三是茄子丝拌面。这种面荤素皆宜。茄子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的作用,有利尿之效。“苦夏”时食用,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茄子切丝后配青红椒,锅内油热后,以蒜末炝锅,将茄子切丝与青红椒大火翻炒,加食盐、白糖、酱油、味精、香油调味即可。

四是豆腐卤拌面。葱姜炝锅后,放入黄豆酱炸香,再将切好块的豆腐放入锅内翻炒即可。富裕的人家会配上水发香菇提味。

五是西红柿鸡蛋面。此外,炒土豆辣椒丝、西红柿鸡蛋、蒸茄泥等素菜也是杨柳青人夏季餐桌的常客。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人吃面方便简单,市场里到处是售卖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的摊贩。旧时压根没有这样的服务,穷苦百姓买不起白面,人们多用高粱面混上榆树皮面制成饸饹面代替白面,用饹饹床子挤出面条煮制。

口述:王桂生

撰文:张一然

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津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