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Fully Buffered揭示了传说中的英特尔“奔腾5”处理器的更多细节

Fully Buffered揭示了传说中的英特尔“奔腾5”处理器的更多细节

在周一发布的一支油管视频中,Fully Buffered 讲述了与英特尔被弃的 7 GHz“奔腾 5”处理器有关的故事。若能顺利推进,英特尔原本有望挑战单核 7-10 GHz 主频。然而受功耗与过热问题的困扰,该项目最终被搁置,然后该公司将重心转移到了多核路线。

时隔 18 年,Fully Buffered 收集并汇总了与传说中的“奔腾 5”处理器有关的更多信息。

首先聊聊芯片本身,据说作为“奔腾 4”的继任者,Intel 原本有意推出代号为 Tejas 的新品、同时 Jayhawk 对应于至强(Xeon)衍生版本。

据悉,英特尔于 2000 年 11 月推出了‘Netburst’x86 处理器微架构,并率先运用到了 Willamette 内核的奔腾 4 产品线上。

2006 年 7 月,Intel 又将该架构用于‘奔腾 D’衍生型号,即便那时该公司已做好了全面转向‘酷睿’(Core)微架构的准备。

2003 年,英特尔开始着手开发 Tejas 系列、并计划于次年发布。然而受芯片设计问题的拖累,该公司先是将日期推迟到了 2005 年。

遗憾的是,Tejas 项目最终未能顺利达成,并于 2004 年 5 月 7 日结束了开发。除了功耗与温度爆炸,Tejas 还存在严重的“高频低能”问题。

Intel's abandoned Pentium 5 project bought on eBay(via)

与此同时,Prescott 和 Northwood 的小幅性能改进,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前者能够提升到 5 GHz 以上,但功耗和温度增长“相对温和”。

相比之下,被英特尔寄予厚望的 Tejas 步子迈得更大 —— 预期十年内(2000 - 2011 年)推升到惊人的 10 GHz 主频。

遗憾的是,正如 Fully Buffered 指出的那样,Prescott 完全是一场灾难、至于 Tejas 和 Jayhawk 芯片,原本也旨在 NetBurst 基础上带来一些增强和改进。

最终 Intel 不得不从 90nm 精进到 65nm 工艺,L2 缓存从 1MB 翻倍到了 2MB,然而传闻中的 Cedar Mill 双核 SKU 也折戟沉沙。

规格方面,多家媒体报道称,英特尔有向主板合作伙伴发送过早期 Tejas 样品,拥有 2.8 GHz 主频 @ 150W TDP 。CPU 可安装在 LGA 775 插槽上,芯片尺寸 213 m㎡(是 Prescott 的两倍)。

可惜 Fully Buffered 仅找到了 AnandTech报道过的一个样品,且该模型被证明是 Prescott 的 B0 ES,而不是 Tejas 系列。

好消息是,Fully Buffered 设法通过 CPU Shack 渠道(eBay / John Culver)那里搞到了传说中的 Tejas 和 Jayhawk 处理器(具体入手金额未公开)。

不过该系列接口属于垃圾佬们更熟悉的 LGA 771 插槽(英特尔称之为 j-holes),而不是早期报道中提到的 LGA 775,此外 RoHS 文档指向的日期为 2004 年 4 月中旬(假定生产线报废的前几周)。

Steve Fischer 是从事 Tejas 和 Jayhawk 处理器工作的英特尔工程师之一,他对分享了与该系列芯片开发有关的一些历史细节。

然而除了 Fully Buffered 频道之外,目前尚未有其它消息报道来交叉验证。

据说 Tejas 由位于奥斯汀的工程团队牵头开发,而 Folsom 处理器开发团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Folsom 拥有早期开发 P6 和 P4 衍生品的丰富经验,而 Austin 团队相对较新。

开发者调侃道,被当做“死星”来开发的该处理器项目,可能会让消费者开始接受水冷主机。到 2004 年中的时候,当时最快的奔腾 4 SKU 已具有 3.8 GHz @ 115W TDP 。

基于此,Tejas 或可达成 7 GHz @ 250W TDP 左右(甚至更高)的性能 / 功耗,这显然已无法通过简单的风冷散热来镇压。

至于 Intel 公司内部常见的‘多团队开发’策略,旨在催生更健康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当时他们在架构优势方面展开了许多争论。

某种程度上,Tejas 将 P4 微架构推向了一个更极端的方向,且许多人认为这就是个死胡同 —— 鉴于对处理器流水线的极端压榨、其对功耗的影响也随之而来。

而新近的移动 / 低功耗趋势,已经预示了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在 Merom 团队大秀了一把之后,公司层面决定忍痛砍掉 Tejas,并在镜像微架构上加倍努力。

在向 Steve Fischer 询问后,Fully Buffered 认为 2004 年被砍掉的该项目,应该有流出一些早期硅片。至于 CPU 能否顺利工作,他倒是不太确定。

Fully Buffered 尝试了或新或旧的一些 Intel 主板,可惜未能顺利点亮。

芯片命名方面,Steve Fischer 认为 Tejas 代号来自德克萨斯州的某个公园 / 河流,但 Jayhawk 就不太熟悉了。

此外砍掉上述两个项目对英特尔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当时竞争对手 AMD正积极酝酿速龙(Atholon 64)处理器,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市场领先优势。

当然 Intel 也很快反应了过来,通过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奔腾 M 微架构、并使用了一些与迅驰笔记本电脑中相同的 P6 构建块而挽回颜面。

其不仅超越了多个基于 NetBurst 的设计,甚至影响了未来的酷睿 / Core 2 产品线。但随着时间转到 2022 年,两家芯片巨头又开始了向 5.5 GHz 以上频率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