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一起正常生长——分享《金城之恋》的教育经验给家长|二|

一起正常生长——分享《金城之恋》的教育经验给家长|二|

|人类没有哪个家庭为了毁掉孩子而延续|

正常生长

书写人:东方逸遐

————————✎————————

编者观点

校园不仅是知识的集散场、理想的航空港,还是青春的欢乐谷,更是爱的处女地。

——中篇小说《金城之恋》写作笔记

按常理来说,这群少年精英应该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楷模。但他们除了考试成绩好,其他方面和同龄人毫无二致,尤其让家长、老师揪心的厌学、贪玩、好色三大恶习一样不少。

——四十集电视连续剧故事《模范中学堂纪事》人物介绍

看日记,我把儿子的这十几年又过了一遍,有些自责,当然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感觉对儿子太苛刻了。儿子认为我一直是乐观主义精神很突出的妈妈,是他最值得信赖、依靠的朋友。一路走来,对儿子一如对生活,没有埋怨,没有失望——妈妈和儿子一起迎接困难,我们一起正常生长。

——《正常生长》摘录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最新研究证明,基因并非是心理特征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原因。诸如身高、相貌及眼睛颜色等生理特征的确会在基因的作用下由父母遗传给子女,而现在的研究似乎在极大程度上表明,诸如精神疾病、高智商以及内向羞涩这些特征则与子女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序列联系不大,或者可以说基本毫无关联。”

“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极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受到的养育方式。这一结果令人十分振奋。对父母来说,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养育子女,那么结果也会让我们满意。”

——《天生非此》

《天生非此》指出,相较其他物种,人类依靠父母生存的时间最长。人类自出生起就一直努力迎合自己的养育者,期盼赢得他们的关爱并获得其他物质方面的满足。子女幼年时期受到父母的完全掌控。父母喜好的做法完全合乎情理。就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迎合父母好的和不好的行为模式并成我们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维模式的一部分。

正如老百姓判断一个孩子是谁家的总是以这家的大人来判断一样:“一看就知道这孩子是谁家养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性格的代际传承是通过养育方式完成的。

————————✎————————

————————✎————————

问题分享

11、《金城之恋》叙述:

毕业班的每次测试,都像是为高考彩排着一场场公开的阴谋。成绩和名次除了是给几个顶尖高材生的一次次加冕之外,主要还是给大多数孩子注射的一剂剂强行针。当然,更像在他们的脖颈上挂了一个个沉重的磨盘。

问题:对高中生的各种测试、排名在学生和家长就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学生会了没必要如此“折磨”学生;一种认为只要学生能接受,就应该不断巩固。你认为呢?

回答:考试,是检测学习的现状。考多了,就把现状“烤糊了”。这犹如美女喜欢回头率,但回头率真要太多太久,难免有集体无意识的亵渎之嫌。

《正常生长》观点:测试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一个熟练地过程,也是孩子们之间的一场竞争游戏。尤其排名和名次是孩子们进入社会后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预演。

12、《金城之恋》叙述:

一班的慧老师,那可是骨干教师中的骨干!人家把物理课讲得跟她四川老家的麻辣火锅一样样的,学生们既喜欢又害怕。喜欢的方面太多了,而害怕的内容只有一个——极其严厉。就连我四班的物理课代表平小珍把第一宇宙速度计算公式多背了一个字,她都“有教无类”,死揪住不放:

“那29个字的汉语表述,多一个哪得行呦——当然喽,也不得少一个,更不能错一个!噢——尤其是你,一个女娃儿萨,家境贫寒,长相又一般般,要想有出息做大事,只能比别人更认真、更刻苦……‘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萨——”

教育,从无快乐可言。学习,除了开始或许有一丁半点儿新奇感外,往后也只剩下敬畏和苦难。这就像慧老师的鼎鼎大名,一提起来就令人咂舌。

问题:孩子是因爱老师而爱学习,还是由于爱学习而爱老师?

回答:一般二者皆不爱。好逸恶劳,乃人之本性。老师是勤奋的象征,学习是努力的化身。只有长期的勤奋,不断的努力,最终养成为一种习惯,这时,爱就产生了,而且永难离开。

《正常生长》观点:有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其课程的,反之也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是爱与不爱的问题,是必须完成的责任,习惯的养成。实践证明这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用。

13、《金城之恋》叙述:

“一个人的知识,大多是自然习得的。现在,把孩子们圈了起来,还嫌不够,还要圈成封闭式,圈成小班额,圈成半军事化……圈在一起还又要分重点班,要分层次教学。那熄灯起床的哨声、上操下课的铃声、众口齐诵的朗读声……噢,还有充斥在每一个犄角旮旯里的广播声,全将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聪灵个性和奇特的想象力一并剿尽。简直一个现代版的普络克路忒斯之床!”

“什么‘床’?”

“普络克路忒斯之床……哦,一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说的是有个臭名昭著的强盗,叫普络克路忒斯。他永远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把路人抓来,放在一张铁床上。身材矮小的,被他拉得和床一样长;个头高大的,则被削去一截。”

问题:什么样的环境适合孩子学习?

回答:世界上最丰富、最善变、最有发展的莫过于年轻和知识,学习的环境也该随之如此,莘莘学子更应如此。科学无国界,何物可圈!

《正常生长》观点:年轻和知识都是很让人羡慕的,科学肯定是有国界的。

14、《金城之恋》叙述:

“考试成绩是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不错。但是,教学效果不可能反映在一两次考试里。即使同一棵树,开花结果也有先后的。

可我们一次考试,就把孩子划为三、六、九等,把班级排个前三后四的。这——大家不都沦为了分数的奴隶?

我们应该通过教法上的不断改进,尽力缩小成绩上的这种差异。对于学生,老师不能居高临下。否则,孩子们就觉得知识高不可攀……咱们得蹲下来,低于学生,用他们的认知视角作我们施教的起点,甚至有时还得装出懂而不懂得样子,激发孩子与你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为什么就不能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找水?

即使胸有成竹,也得大智若愚。只有营造一个近似两小无猜、童言无忌的自由环境,方可教学相长,才能诱发孩子们找水的热情,而学习的正确方法、思辨能力,甚至兴趣和习惯,都孕育在这找水的途中。对于老师,更要避免把教学搞成刻意的、不被人理解的伪科学。

屡遭讽刺的是:学校里的尖子,进入社会后往往拼不过课堂上的中等生。反思这‘前三名’的怪象,我们或许有所警醒:考分无法告诉大家,未来谁是工程师,谁做外科医生,那一个会创造奇迹,那一个将普普通通……不能给学生灌输‘人人都能成功’迷魂汤。否则,我们全会沦为瞎子算命巫婆跳神的江湖骗子……要正告孩子们:失败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因为欲望不止……我就这点儿体会,不一定对,请多指正。”

问题:尤其高中生的学习,不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嘛。

回答:励志,不是志偶像,不是志金钱,更不是快乐学习、成功教育。像上帝一样思考,如凡人一样活着。此为励志乎,理想乎,成功乎?

《正常生长》观点:学习的目的太多了,儿子说得好:我没有别的本事,就学习吧,也许因为学得好就会改变我的一生。既不会像上帝一样思考,也不愿如凡人一样活着,活就活成自己喜欢,别人不讨厌的样子就好。

15、《继承之恋》叙述:

眼前的张丽自顾自说,滔滔不绝:

儿童时期,是脑子发育的黄金阶段,而思维是靠语言运转的。语言又包括用于思考的内在语言和用于表达的外在语言。一个人如果话多语杂,那么,思考必然减少,这也是零和游戏嘛。所以有句俗语——话多伤神。讲话属于交流,是输出,而思考则是将感觉器官输入大脑的各种信息通过内在语言进行不断的分析、筛选和储存。一个人在孩童阶段如果习惯默默地观察静静地思考,那他的小脑袋瓜儿肯定是吸收多于付出。久而久之,则‘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那些老爱叽叽喳喳的孩子,头脑里的水土早早流失了,将来能聪明到哪去!三岁看到老。此话貌似玩笑,实际上很有科学性的……”

问题: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对孩子究竟有多大作用?

回答:话多伤神,三岁看到老,宁静致远……古人之语,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话,不能说错一句话。沉思,是智者的摇篮,更是可能成为智者的打坐。

《正常生长》观点:良好的习惯太重要了,一生受益。在高中生阶段关键让家长少操多少心,起码不会有所谓的“青春期反叛”和“母子成敌”的问题。

问题:16

16、《金城之恋》叙述:

家长把孩子送到众人盲目仰慕而又十分陌生的学校,又让孩子完全服从我们这号陌生人的管控和评价。几年之后,再被“陌生”地打发到更陌生的世界。最终,大家绕回到似曾相识的陌生原点。

这,难道就是现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宿命?

问题:家长总希望甚至打破头也要把孩子送进好的高中,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样就能保证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大学,这不仅是现实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的问题,你怎么看家长这种“进了好高中就万事大吉了”的想法?

回答: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尤其送到“好”学校,不是万事大吉,更非光宗耀祖。那是送孩子去攀登珠峰,沿途的有些僵尸,至今都无法运回家。

《正常生长》观点:诠释得太好。每位做妈妈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那些运不回家的“僵尸”,但是从我们身边屡现不止的例子中,现实要残酷的多。

17、《金城之恋》叙述:

王琦这个闷罐子,又惹了件要命的事儿。她怂恿杨钟月报名参加“明日电影之星模特大赛”,是广东电视台举办的。没料到,才发过去几张传真照片,立马就通过了初审。不过,要参加复赛,必须去广州,还得交五千块钱。两个姑娘傻眼了,跑去问瞿老师咋办,回答竟然是一沓厚墩墩的人民币!现在,她俩又来向我求援,请我给杨钟月的家长撒个谎,就说学校推荐她去外地参加作文比赛什么的,很快就会来。这年头,全乱套了,学生反倒教唆老师大撒其谎,瞒天过海!

“这哪行啊,王琦!杨钟月耽误了学业不说,她爸爸下岗一年多了,全家就眼巴巴地盼她考取个名牌大学,将来有个好出路……”

……

最终,我之所以默认两个丫头的恳请,并不是妥协于她们的胆大妄为,而是怕那种“为工作而学习”的卡内基功利主义扭曲她们求知问道的人生理想。

......

不料,有些世俗观念竟然比真理还真理,简直就是真理它爹!这不,当老教师们得知杨钟月的事情后,那何止是招惹了一场轩然大波,连书记、校长都杀将过来兴师问罪。后边,六七个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苍颜华发,怒不可遏。

问题:孩子的自主选择,是心血来潮,是随意任性,还是无奈之举?

诠释:孩子自身的特长,应该珍惜与发挥,使之于最大化。上中学以后训练出的“特长”,与畸形儿无异。孩子的主动选择,尤其是高中生,那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提醒,暗示自己某一方面的顿悟。这,即使是朦胧的,荒唐的,也应当小心呵护,大胆试探,那怕浅尝辄止。

《正常生长》观点:孩子有自己的主动喜欢选择权,但有时需要提醒:这是家长的责任,那就是不要让孩子陷入盲从和选择后的无奈。

18、《金城之恋》叙述:

元旦刚过,刘长河就报了个大冷门。他参加了央视举办的迎新春英语口语大赛,获第三名。北京二外把他内定了。魏长河的长河落日圆,竟把马春兰的名气飙升得猛如牛市。许多人都认为,是她给魏长河私下开了小灶。不然,一个郊区菜农的孩子,哪能把外语哇啦哇啦得跟吆喝他家的鸡鸭狗兔一样顺溜?

几个家长还央求我给引荐引荐,好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她那儿突击突击,那怕多掏些补课费也在所不惜。

相传,马春兰家里的小板凳都快二十个了。现在,她忙得龙卷风似的,上完课绝对飘的没影儿。

问题:现在的高中生是好学生也补,一般学生更要补,几乎没有不补课的。家长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只管掏钱——只要孩子补课就支持,你的建议?

回答:有时,补课并非正课有缺,而是延伸或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如果连正课的内容尚未完全掌握,却一味地依靠补课,则犹如给跛脚者加装第三条腿,不仅跑不成,怕是走也赶不上别人。最终,只落得个自掏高价“陪太子读书”。

《正常生长》观点:补课这件事因孩子而异,家长不可跟风,能学好课堂内容就很好了。

19、《金城之恋》叙述:

课程进入到总复习,谁要说不紧张,那是打肿脸充胖子。每张办公桌上,各地的习题和试卷堆积如山,像是海湾战争打到了黄河铁桥的那头。

每隔两三天,就随堂考一次,各科轮番上阵。

学生们已经没脾气了,拿到题就做,接到卷子就答。老师们更不知死活,收了卷子就批,批完就讲,讲完再发新题。

有时,批到某个题,见答得太差,气不过,抄起卷子就去守在教室门口。下课铃一响,不等人家上课老师拾掇教案下讲台,就一下扑进去。什么这个题讲过多次啊,什么那个解法练过几回喽,什么同样的错误咋能第二次又犯呢!反正一顿连珠炮。

训完了,也白搭,嘴脸一变,又苦口婆心地再强调一遍。

直到上课铃响时,有学生不得不举手,说屎尿憋不住了。这才一边让人家快去快回,一边紧着给早已候在门口等着上下一节课的老师使劲儿赔笑脸。

最后,出了教室,恍然又觉得还需要补充些什么,返身欲回。得,人家就怕这冤家又杀个回马枪,早关门上课了!

这就是高三,高三就是这样。人人如此,届届如此。

问题:题海、刷卷、满堂灌似乎是高中毕业班老师的“法宝”,你认为这种“模式”对学生提高成绩有效吗?

诠释:谎言说一百遍,或许“三人成虎”,有人信以为真。题刷一百遍,手熟而已。若应对考啥教啥的考教模式,兴许灵验。若投身社会,绝对抓瞎。因为人生不是一张平面的试卷,也没有谁教你考啥。学校的“前三名”现象和课外补习的久盛不衰,大概都肇源于此吧。

《正常生长》观点:只要适合现阶段高考的模式就对着呢,不然也进入不了社会。投身社会了,再说社会上的事。想起我楼下的女孩,她刷的卷子摞起来和书桌一样高,在考试是一道题没有遇见。女孩最后考到一所双一流的大学,聊起来这个话题,她说:虽然没有遇到一样的题,对我很受用,我见过一千道不同类型的题,你没见过,这就是我的优势吧......目前大二,开始备战考研。

20、《金城之恋》叙述:

上周,年级组讨论帮助学生最后冲刺的办法,他力排众议,说对于大多数孩子,再纠缠那些看似高分值的难题,已是强弩之末一厢情愿了,不如搞搞常识性的基础题。眼下,若将一些模糊和容易出小错误的地方汇集起来,帮他们排疑解误,拾遗补缺,提高解题速度,应该更有实效。因为高考的难度比为1:2:7,那十分之一的难题仅仅是给尖子学生出的,十分之二是考查中等以上学生的,而十分之七为基础内容,才是给大多数学生解答的。假如一名学生真敢放弃试卷后面的两三道难题,而集中精力去确保前面的基础题一分不丢,那不也超百了吗。

考试,不仅在考察掌握知识的水平,同时,也是测验一种智慧的择优能力。

问题:高考复习有技巧吗?

回答:人的一生似乎都在做“选择题”,为什么考试非死盯着那些必答题!科学没有唯一。越科学的考试,越是择优能力的一场游戏。

《正常生长》观点:考试是没有唯一,只是高考是唯一。有本事的话确实不需要高考,行行出状元嘛。我们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择优能力”,关键是如何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是人生的一道“必答题”。也许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以勤补拙

21、《金城之恋》叙述:

刘长河是我班的外语课代表,什么都好,就是从高二开始,鬼迷心窍,走火入魔,暗恋起这位师娘来。

问题: 学生暗恋年轻女教师或者女生暗恋年轻男教师,是偶像崇拜还是青春萌动?

回答:知识,是情海之舟。学习,从不单纯。幼童学步,多有取悦父母的天真。近距离接触异性的年轻教师,是高中学子在感情的处女地上第一次羞涩的开犁,也是他们未来的初恋老师。但是,对男女老师来说,无论多么年轻,都需要守住“道德约束”这条红线,毕竟学生是青春萌动,偶像的成分更多。

《正常生长》观点:就是现阶段喜欢这个人而已,哪有那么复杂。这也是当妈的最担心的,这时候妈妈面对的是“世俗评判”这道坎。

[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