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人到中年,走走停停,已走过半生。


漫漫人生路,曾鲜花怒马看过烈焰繁花,也曾在泥沙俱下中尝过人生百味。


阅历多了,才懂得人生从来都是起落无常,坎坷荆棘才是常态。


很多时候,让我们陷入困局的并非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


“烦恼由心起,凡境由心造。”


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明白这三个道理,就能坦荡淡然过好这一生。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人生海海,经历了风雨才能明白,这世间总有翻不过的高山,走不完的路。


有时候想要站得高,反而会跌的重;


想要走的快,反而会走不远。


只有在前进和停止中,把握了分寸,量力而行,才能走的长远。


曾经听过一个很有哲理的小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拜师学武功,师傅告诫他勤学苦练,三年方可练成。


年轻人想早点功成名就,便问师傅:


“如果我昼夜不停练习,可能早点练成?”


师傅却说:“昼夜勤修,十年可成。”


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又问:


“若是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不停下来,用来勤练呢?”


师傅如有所思:“三十年,或许可成。”


这世间最扰人心智的,莫过于人性中的“贪不知止”。


殊不知,超出自我能力的欲望和蛮干,只能自我折损。


人生在世,行如逆旅。


真正的智者,要懂得行,更要懂得止。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从放牛娃一路逆袭成为官商,他所建的商业帝国遍布全国。


胡雪岩一举成为清朝首富后,依然没有停下追逐金钱的脚步,反而对金钱的贪婪越来越大。


后来他高价回收了江南的所有生丝,企图垄断获利,却因为各种因素,把自己推上了破产的边缘。


胡雪岩花费三十年所建立起的商业帝国,最终轰然倒塌了。


晚年,胡雪岩被官府革职抄家,最后一贫如洗,在凄惨中死去。


回顾胡雪岩的一生,繁华一世,却落寞收场,恰恰印证了那句话:


“世间之事,若不知止,物极则必反。”


反观同时期的韩国富商林尚沃,他依靠人参、貂皮生意赚了很多钱。


当他成为了朝鲜的首富之后,并没有在追逐财富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是在巅峰时刻,完美谢幕,最后悟得“商道”而成圣人。


人到中年,稍有成就,便会误以为人生是百无禁忌。


殊不知,这世间名利无疆,一味追逐定会迷茫不知所向。


能够做到“行于可行,止于当止”,才是真正的处世哲学。


知止,是一种人生自守。


止有时并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获得新的方向。


这和《周易》中的一句话不谋而合: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懂得适时停止的人,才能拥有能进亦能退的豁达,收获轻装上阵的人生。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易经》有语: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方能无往而不利。”


年少气盛时,总以为锋芒毕露就能立马横刀。


人到中年才懂得,光华敛藏才能一鸣惊人。


刘备在追逐大业的过程中霉运不断,兵败落难后,他选择投靠曹操以待时机。


为了不让曹操识破他的野心,他每日在后园种菜,而且亲自浇灌,希望以此遮人耳目。


曹操曾经用“煮酒论英雄”去试探刘备的志向,他借着惊雷掩饰过去,才避免了一场生死劫难。


手下的人都以为刘备真的失去了雄心抱负,连曹操放松了警惕,所以放心地让刘备率兵出征。


蛰伏蓄力刘备眼见时机成熟,便紧紧抓住了这次机会。


刘备也顺利东山再起,脱离了曹操的掌控,成为三分天下的枭雄。


刘备的藏器,让我们看到了成大事者的格局。


藏器,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谋略。


“圣人之道,在于藏与匿。”


所谓的藏,是为了掌握好分寸和时机,更好地扶摇直上。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曾经看过一个“尖毛草定律”。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被称为称为“草地之王”,然而半年里,它几乎不生长,只有一寸高。


那些毫不起眼的时间里,它其实从未停止生长,而是不停地再地下扎根,根系竟然能达到二十八米。


它默默地扎根土壤,只为了积蓄能力,等待一场雨水。


雨季来临,尖毛草就会在短短几天疯狂生长,一下子窜出两米多高。


那些藏起来的庞大根系,何尝不像我们黑暗日子里的沉潜蓄势。


就像菜根谭有言:伏久者,飞必高。


真正睿智的人,都懂得“藏”的精妙。


即使一时不如意,也能沉得住气去审时度势,这样关键时刻才能顺势立业。


人生海海,那些被辜负的暗黑时光,终能在蛰伏之后,赢得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中庸》中有言: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真正的君子,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也能够谨言慎行。


人性本就是一半兽性,一半人性。


行至中年,历经悲欢离合,早是苦多乐少。


越是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越能够凸显一个人的素质修养。


《后汉.杨震传》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昌邑官员王密为了感谢杨震提携之恩,曾带着十斤黄金的厚礼,深夜拜访杨震。


杨震严词拒绝后,王密劝解:“暮夜无人知。”


杨震说出了如下的铮铮铁言: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


这便是历史上被传为慎独美谈的“杨震四知”。


若在人前伪装,私下又原形毕露,如此总有一天会人设崩塌。


慎独之人,人前人后都会表里如一。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就深谙“慎独”之道,他不仅才学兼备,更有“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赞誉。


曾国藩每日有“日课四条”,第一条就是“慎独”,并把它作为第一自强之道和寻乐之方。


他将自己一天的言行举止记在日记上,反省自己为人处世的不足,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修行。


《曾文正公家书》中这样记载:


曾国藩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人得到一笔横财,他很是羡慕。


早晨醒来,曾国藩痛加指责自己的好利之心,反思自己的言行得失。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才能做到“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一生修身律己,活得踏实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慎独则心安”。


慎独,是一场考验自己的修行。


于外人而言,它是一份无畏于天地坦荡;


对于自己来说,它亦是一份无愧于内心的心安。


这是一个被繁华和掌声过度包围的世界,能够和自己的内心独处,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


最清醒的活法:学会自渡,才是这世间最通透的活法


人这一世,就是一场一边拥有一边失去的旅途。


所谓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


只有学会从欲望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才能得不狂喜,失不太悲。


拥有内心自洽的欢喜世界,才是中年人豁然开朗的成熟人生。


愿你经历离合悲喜,心中仍有星辰大海的光芒。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苏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