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家长如何预防和对待孩子的“偷窃”行为

家长如何预防和对待孩子的“偷窃”行为

“偷窃”是幼儿期一种常见的不良行为,家长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预防和指导,后果不堪设想 。

幼儿的感情脆弱 ,缺乏毅力 ,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经常会出现明知故犯的情况 。比如当看到别人的玩具特别好玩儿 ,而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 就很容易犯“偷窃”的错误 。


家长如何预防和对待孩子的“偷窃”行为

如孩子A拿了一件很可爱的智能机器狗,一按电钮,会跑会叫 ,还能转圈翻跟头, 令邻居孩子B羡慕不已 ,并和A商量想玩一玩, A爱不释手 ,B回家闹妈妈也要买一件 ,却遭到妈妈的一顿训斥 。接下来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B去A家玩 ,趁A不注意把玩具狗拿走去玩儿了 。


家长如何预防和对待孩子的“偷窃”行为

这类事情的出现往往会使家长很生气 。B家长知道后,不分青红皂白 ,对B又打又骂 ,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也没使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假如家长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给孩子讲道理 :你把人家的玩具拿走 ,人家找不到会很着急的 ,咱家的玩具这么多 ,你和A是好朋友,可交换着玩呀! 或者用缓兵之计给他讲以后再买 ,让他感到还有希望得到 ,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上述情况了 。


家长如何预防和对待孩子的“偷窃”行为

我们在平日里要做个有心的家长 ,处处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 ,做到因势利导 。如发现孩子私自拿了别人的东西 ,要及时教育,加以纠正。 并且经常看看孩子的口袋里、 书包里、 玩具箱里有没有不是自家的东西, 如果发现有些东西可疑 ,要详细询问东西的来历 ,如果是拿别人的一定要坚持让他送还,并向人家道歉。 只有坚持这种做法 ,防微杜渐 ,才可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家长切记不能把这类事情看做小事,不闻不问 ,或给孩子定调为“偷窃”,用粗暴的方式对待,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容易养成手脚不干净的毛病, 而且胆子会越来越大 ,长此以往会成为真正的偷窃犯 。

俗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到那时家长再想纠正也就晚啦。


家长如何预防和对待孩子的“偷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