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中国在建国前后的城市发展逻辑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文脉的断裂。

北京是如此,海淀地区也是如此。建国前海淀地区的主要内容是“海淀镇+三山五园”。建国后的“海淀区”先发展农业,后发展高新技术,形成现代化城市片区。

先说说海淀镇。

北京西郊泉水丰富,是历史上重要的地表水源地。

海淀地区有很多溪流湖泊,景色秀美。明代文学家王嘉谟在《丹棱沜记》中写道:“盖神皋之佳丽,郊居之选胜也”。说明海淀是京城郊外风景最优美的地方,适宜建设园林和别墅。

历史上,海淀是北京通往居庸关古道的必经之地,是从金中都北上的第一站。海淀是台地,周边巴沟一带是低地。这一带有农田和水系,饮食供应方便,并且距城二十里,是商旅休息的理想地点,因此被称为“海店”。

海淀镇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1260年,那时元大都还没开始营建。在元代王恽所著《中堂事记》一书中记载:“中统二年赴开平,三月五日发燕京,宿通玄北郭、六日早憩海店,距京城二十里。”

晚唐和辽金时期,燕京地区常用“淀”称呼湖泊。到了元朝,元大都地区将宽广的水面称为“海”。

在元大都修建之后,通往清河镇的道路变得更加重要。“海店”逐渐失去了交通地位,而以水源而称的“海淀”一名流传了下来。

在清代,海淀也被写作“海甸”(“甸”字通“淀”)。1907年的北京地图上还写着“海甸”,见下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下图为海淀与金中都、元大都的位置及交通关系示意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元代文人把海淀一带称为“丹棱沜”(“沜”在古时同“畔”),意思是生长着菱角的湖泊或池塘。

这个称呼是为了赞美海淀地区的水乡景色。在丹棱沜以东,有两个小湖,即“南海淀”和“北海淀”。小湖旁边有村庄。

明代中叶之后,著名的清华园(不是现在的清华园)和勺园在海淀一带兴建。

这俩园挨着。清华园由皇戚李伟修建,勺园由书法家米万钟修建。命名勺园,系取“海淀一勺”之意。

下图为明代海淀地区各园和河湖分布示意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1615年米万钟邀请其好友、明代著名画家吴彬为勺园绘制《勺园祓禊(fú xì)图》(又名《米氏勺园图》)。下图为该图局部: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清华园和勺园在改朝换代后逐渐荒废。清朝中期,康熙在清华园的遗址上兴建了畅春园。此后一百多年,这个地区慢慢建成了东西长达20余里的皇家园林群,通称“三山五园”。

从康熙开始,好几个皇帝都喜欢在“三山五园”临朝听政。这一带成为除紫禁城之外的国家管理中心。

在“三山五园”几个主要的皇家御园之间,还分布了一些附属的小园林,是供王公大臣居住的赐园。除此以外,为了保卫皇帝,八旗官兵在“三山五园”周边驻扎,形成一系列军营,比如圆明园护军营、香山健锐营、蓝靛厂外火器营等。

来这个地区的人多了,需要的配套服务功能也就多了。海淀镇上兴建了官署衙门、官员居所,以及为皇苑提供后勤服务的设施。海淀镇成为从属于皇家园林的服务中心。

康熙年间,从西直门出发,有一条石板御道直通畅春园门口。这条御道穿过海淀镇,两旁店铺林立。为了迎接天子,沿路还有清梵寺、双关帝庙、万寿宝阁、天子万年影壁等建筑物和构筑物。

下图为“天子万年影壁”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下图为畅春园和海淀镇的位置关系图。在图中能看到双关帝庙、礼王园、万泉庄、苏州街等地点的位置。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海淀镇即是通往三山五园的门户,又是为皇家园林服务的集镇。其西边的巴沟一带,景色优美,又临近西山,成为高端居住区所在地。礼王园(即现在的乐家花园)就建在这里。下图为礼王园全图:(暂时没找到更好的图片,只能凑合看了)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临近北海淀的老虎洞一条街,在清朝时期是繁华的商业街,商号多达百余家。民国时这里有义兴当铺、吴德利茶庄、祥凝斋、保丰斋糕点铺、长生堂药铺等店铺以及各类饭馆。

下图为老虎洞商业街的街景钢笔画示意图:(作者:郭云鹏)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海淀镇南部的苏州街,最初是乾隆为其母观赏游玩所修。完整的苏州街从畅春园开始,达到长河北岸的万寿寺门口。

1860年和1900年,三山五园先后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毁坏。海淀镇也被侵略者烧杀抢掠,逐渐衰落。

在1927年的北京地图上,能看到从西直门通往三山五园的道路。见下图中红色的线。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在这个地图上,也能清晰地看到海淀镇及其周边的稻田、军营、园林。见下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下面再说说海淀区。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郊区。1949年1月,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及北平市管理机构驻扎在西郊青龙桥镇。

1949年9月27日,中国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当时海淀区被叫做“第十六区”(后来又被叫做第十三区)。见下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1952年6月20日,北京将“第十三区”改名为“海淀区”。 见下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当时海淀区大部分都是农村,只有靠近中心城区的地方有少量城市居民。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北二环以外也没多少城市开发。见下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海淀区以农业为主,发展蔬菜、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等产业,成为首都的特色农副产品基地。海淀区当时的蔬菜上市量占全市的25%左右。京西稻、玉泉鸭、四季青温室黄瓜、大久保桃子、北安河甜杏等产品享誉京城。

一系列国外政要和国际友人都来海淀参观过农业。比如1958年,西哈努克亲王曾到海淀区北坞村玉泉农业生产合作社参观。

海淀区在建国后入驻了大量的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市级机关。九十年代的时候,海淀山前地区有近二百个个国家机关。在公主坟、万寿路、玉泉路一带,形成了一个5平方公里左右的机关大院区。

八十年代,海淀区开始了新的发展。1984年,海淀区区委书记提出建设“两区一基地”。具体内容如下:

两区:智力密集的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适合首都特点的文化教育发达、环境优美、商业繁荣、服务优良、舒适方便的文化旅游区。


一基地: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稳定的副食品基地。

这个格局基本延续到现在。

海淀区从八十年代开始打造“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慢慢形成了现在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1年以后,海淀镇被完全拆除,其中心区被建设成为中关村西区。下图为海淀镇和中关村西区的范围关系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历史上海淀镇位于畅春园东南方向。下图为畅春园范围和现在地图的位置关系示意图。畅春园位于四环以北。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海淀镇位于现在的四环以南。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海淀街道”的北部差不多是原来海淀镇的位置。见下图: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过去的城镇肌理已经荡然无存。过去的海淀镇西大街变成了海淀图书城步行街;过去的老虎洞大街变成了四环路;过去的海淀镇南大街变成了中关村广场步行街。

下图为中关村广场步行街照片,这个斜街保留了一点过去的街道走向,东南角保留了双关帝庙。其他内容什么都没剩下。下图右下角为重建后的“双关帝庙”,现在叫“慧聪书院”。

从“海淀镇”到“海淀区”

以上就是从“海淀镇”到“海淀区”的历史发展过程。

北京在建国后全新的思路下,旧的内容大部分被拆除,现在只剩下一些历史碎片散落在城市之中。完整的历史风貌只能到书中去找了。

相比北京历史上几百年厚重的积淀,建国后的现代化发展显得有点苍白。不过这也正常,这个全新的国家到现在也才七十多年,历史从建国后重新积淀。

只不过从城市的角度来说,本来没必要拆除得那么彻底。保留城市历史上的肌理、文脉、空间,和打造全新的生活其实并不矛盾。

本文作者:城市丛谈(KKND2080)。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