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谁的青春不迷惘?不妨到盘谷一游,读一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谁的青春不迷惘?不妨到盘谷一游,读一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几十年后的今天,回想第一次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的感受,仍然记忆犹新:“天下竟有这样的好文章,天下竟有这样的好地方,一定得去看一看。”想不到几十年过去了,文章倒是隔三差五地偶尔再翻翻又看看,每次展卷也会有一些不太一样的感触,去盘谷实地看一看的想法却到今天才得以实现,终于成行。还真有点朝圣、访古、寻幽、探险兼而有之的感觉。心中不免高兴地叫一声“盘谷,我来了!”

大方向是知道的,韩公此序开篇就说“太行之阳有盘谷。”一个山谷不太好找,幸亏谷口有个北魏始建的盘谷寺,导航济源盘谷寺就可以了。出济源城再往北走15公里即到。

谁的青春不迷惘?不妨到盘谷一游,读一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着实值得庆幸,我们现在看到的盘谷,竟然难得地还没有被资本侵染,没有商业气,不见围来挡去,不用买票购物,难得地保持着自然天成、粗粝朴拙、开敞旷放、高古幽远的原生态,如璞玉浑金般可贵。依然“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闲来游者也不多,撒入林间又不见。尽可以无拘无束地随意徜徉,任意转悠,肆意畅想。当然,眼见此情此景随口冒出一两金句也好,老记不住“趑趄”两字到底咋念也罢,背下来背不下来韩愈此序都没有关系,喜欢就好,高兴就好,轻松穿越,自由来往。

盘谷,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独特存在。好象类似于桃花源,似乎盘谷又更真切、更亲切、更有质感、更可触摸。唐时李愿归隐盘谷,韩愈作序送他。现在离寺不远的大社村有墓,碑上写着“唐贤李愿之墓”。关于李愿,说法不一,有说为西平王李晟之子、左仆射李愬之弟;有说为同姓名另一人;有书上说为隐士,号盘谷子,生平事迹不详;有明成化年间编地方志载“李愿,济源人,贫居不仕。好读书,嗜山水,隐居盘谷。”有的干脆说可能是韩公随手编一个人名,为的是借由人口说说自己心思而已。反正,一不小心,李愿成名,此序成为千古名篇。

千百年来,真不知有多少人迷恋韩公其人其序。同为唐宋八大家的北宋大学士苏东坡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又道“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唉,这是怎样低调的奢华,又是怎样决绝的依恋呀。

因为此序,盘谷家喻户晓。但是,盘谷究竟在哪里,文章没有明确指出。天津蓟县有座田盘山,简称盘山,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都曾游历于此。由于田盘山地位显赫,并且属于太行山脉,符合韩愈描述的“太行之阳有盘谷”等地形地貌,人们便认为田盘山就是李愿归隐处的盘谷。清乾隆皇帝尤其钟爱韩序钟爱盘谷,曾经巡幸田盘山盘谷三十余次,留下歌咏田盘山盘谷的诗作一千七百余首,并发出了“早知有盘谷,何必下江南”的感叹。田盘山亦有盘谷寺,清初始建。乾隆仅为田盘山创作的《盘谷寺》同名诗就有很多首,言及“珍重韩愈李愿,曾否烟磴跻攀”等等,足见其对李愿隐居处就在蓟县田盘山的说法深信不疑。

但是到了乾隆三十四年,这位超级韩迷却听说李愿隐居的盘谷并不在蓟县田盘山,而在济源。又惊又疑间,他命令河南巡抚阿思哈亲自到济源实地踏察,并将盘谷地区地形地貌、寺庙建筑、李愿坟墓、韩愈碑文等相关情况全部绘图呈贡。乾隆帝恍然大悟:“盘谷实在济源而不在田盘。予向之假借用之者,误也。”为了纠正错误,倡导求真求实风气,乾隆亲自撰写《济源盘谷考证》等诗文,勒石以昭示后人。

现在我们进盘谷,首先会在盘谷寺看到御碑亭。御碑碑首刻有“歌盘合契”四个大字,意思是将歌颂盘谷的诗文合镌在这块碑上。碑文共三部分。一为韩序,二为乾隆步韩愈韵的七言诗,三为乾隆所撰关于刻碑缘由的后记,均为乾隆亲自书写,书法如行云流水,凝重而又洒脱。后记中盛赞盘谷为“名山胜迹”。

沿寺后石径蜿蜒上山,来到300多米高的茶壶龛,可以看到千尺崖壁上一处巨型石刻,长6.3米,高3.3米,即为乾隆手书的《济源盘谷考证》。全文390多字,字大如斗,笔力沉稳雄健,尽显王者风范。按照乾隆旨意,此考证同时同样镌刻于蓟县田盘山崖壁之上。一锤定音,一式两份,谁也别争,谁也别抢。想到古往今来有多少争名人争名胜之无头案,无人能问,无人能断,我们更不得不佩服乾隆爷果然出手不凡,就是这么缜密稳妥、持正周详、干脆利落!

谁的青春不迷惘?不妨到盘谷一游,读一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为方便观赏研究,人们后来又将此考证原样移刻到孟州韩愈陵园的飨堂侧壁之上。

山高谷深,荡气回肠;仰头观赏,留恋不舍。回过身来坐在石上歇息,放眼沃野平畴、山岚层云,感受凉风消暑、鸟语泉鸣,不免生出些感慨。

谁的青春不迷惘?不妨到盘谷一游,读一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想当初,原本应是千百年前一个苦闷青年“不平则鸣”借题发挥发发牢骚写成的一篇序文,为什么引得东坡乾隆这样文化史上天花板级的人物如此激赏珍爱,以至爱屋及乌,痴迷考究围绕其人其序的一切?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津津乐道、传诵不已?为什么千百年后的我们,仍然可以读来齿颊生香、甘之如饴,为之心旌摇动、心绪难平?

韩公作此序时当在唐之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当时,盛唐光景消失殆尽,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德宗重用宦官,军权旁落,内政紊乱。安史之乱后藩镇擅制,屡平不息,中央集权日趋有名无实。面对可悲现实,公一心渴望为民请命、尽忠报国。自十九岁进京准备参加进士考试,前后努力六年,三次落榜,第四次才考中。唐制,士子于进士、明经试及第后,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者始任以官职。类似今天考上大学、本科毕业之后,还得参加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试通过后才能入编入职。韩愈三次进京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的考试都未中选,三次给当朝宰相上书都石沉大海,三次登门拜访都被“阍人所辞”。曾到节度使幕府出任下层官职,又因多次进谏不被采纳等原因而离去。贞元十六年冬天到京师应吏部铨选,一直等到第二年三月才出结果,公“竟无所成”。这一年正是贞元十七年,公已三十四岁,该是怎样的苦闷、焦虑、无助呀!似乎所有的门和窗都关上了,看不到一丝光亮。正是在苦等结果的时候,隐居盘谷的李愿游京师,欲归盘谷,韩愈写序赠之。接二连三的挫折打击,不能不使韩愈这位满腔抱负的斜杠青年内心产生种种愤慨和不平。一贯主张“不平则鸣”的作者,就通过李愿归盘谷此事此序,进行了一次总体性的大宣泄。

在序中,韩愈以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无忧无虑来安慰李愿,又揭露当时当权者的荒淫和攀附者的卑鄙,来反衬隐居者的清高,同时籍由人之口发自家的议论,浇胸中之块垒,畅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闷心情。

读此序,给人感觉,一是解恨又解气。作者对玩弄权势的显贵官僚,表面上重彩容饰,极力烘托,弦外音则暗示了这些得志者难得善终的必然下场,通过表面上的羡慕以至歌颂,达到讽刺诅咒的真正目的。对趋炎附势的庸碌小人,其描画精彩,尤其是“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两句,实在是把那些阿谀奉承、奴颜卑膝的人刻画到了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的程度,并以“其为人贤不肖何如也”这种只问不答的方式,表达了对此类人物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韩愈一生多坎坷,但他进取之心始终如一,也正因为他曾经奔走于权贵之间,小心于公卿之侧,饱尝过那些“遇知了天子”的“大丈夫”的白眼,所以才能把那种提心吊胆、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描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在眼前。其有“落俗”处,也有脱俗处。脱俗处在于他受过窝囊气之后敢于“不平则鸣”。后人更是在其中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浮沉尘世曾经身不由己不争气的影子,也越发感到酸爽解气。

二是解馋又解渴。作者对那些不肯追逐世俗的人寄予深切同情,描摹其隐居生活,“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处处透露清新脱俗之气,使人顿有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之感,自由、舒畅、清静、高远,这不正是每个正常人都梦寐以求的吗?李愿选择隐逸这样一条道路,固然不无消极逃避的一面,但也具有不肯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唯其傲视流俗,正气昂然,他仍称这样的人为“不遇”的大丈夫。

三是解郁又解压。作者在现实中遭遇种种不平,种种不公,本来无比压抑,压力山大要把人压垮,愤闷烦恼难以排解,心情抑郁,牢骚满腹,有一肚子委屈无处倾诉,要把人憋疯。现在通过此序,通过李愿之口,终于说出来了,喊出来了,倾诉出来了……作者韩公舒服了,最起码是好一些了吧。后学者读来,感到作者也说出了读者自己的心里话,平时郁结胸中之怒气、怨气、戾气、窝囊气和无名之火得以释放,通身舒泰。

四是解腻又解闷。形式上不俗腻不油腻,去除赠序这类文章的陈旧俗套,力避刻板一律,别出新裁,灵活多样。题曰《送李愿归盘谷序》,但对李愿是何许人也,因何事来,因何事归,于何时何地送别等等,全都一句不提,只于篇首几句简净语言,交代了一下盘谷是一个什么样去处,于篇末歌辞中表示了送别之意,文中主要篇幅却全是记叙李愿所讲的话。构思奇巧精巧,总体上好象是以李愿的话语送别李愿。文章竟可以这样作?文章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作?语言上不沉闷老调,而是鲜活跳脱,清新脱俗,极其简净,而又多有偶丽。此文非骈文,作者也一直力倡反骈复古,但不是简单抛弃。无怪清人说:“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盖惟善用古者能变古,以其无所不包,故能无所不扫也。”字字如玑珠,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禁不住吟咏再三。

吟咏韩序,徜徉盘谷,我们不免暗自感伤:古往今来,谁人不曾青且涩?谁的青春不迷惘?谁又能或免拔节的痛楚和成长的烦恼?韩公这样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居然也不能免俗。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历来被尊为“百代文宗”,堪称中华文化伟人、世界文化伟人。翻开成语词典,其发明创造的成语竟然就有300多个。就是这样的天选之才,就是这样神一般的存在,自幼发奋苦读,矢志报国兴邦,却一样要承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遭受现实社会的无情毒打,而且直接被打蒙了打残了打跪了打倒了,差点就缴械投降躺平摆烂了。所幸,在韩愈的头脑中,儒家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总体思想倾向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入世治世的。但是在被社会毒打最惨最痛的时候,你不能不让他呻吟几声,不能不让他舔一舔伤口,不能不让他悲鸣几声,不能不让他怒骂几句,不能不让他“不平则鸣”发发牢骚说声“老子不干了”。也独独在这篇文章中,韩愈在对当权者与势利小人进行辛辣嘲讽之外,表露了自己企图逃避政治、远离社会现实的孤寂无奈心情与退隐山林、遁世高蹈的内心愿望。也正由于这种不同以往、独具一格的“出世之鸣”,才使得这篇文章在韩文中一花独秀、大放异彩。千百年来,为什么此序能够引得无数人共情共鸣?因为他们都曾经不如意、不得志,都曾经被社会毒打,都曾经被打疼、被打蒙、被打跪、被打趴下。最后,他们还都得像韩愈那样,自己舔舔伤口再慢慢挣扎着爬起来,继续前行。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你自己才能把自己彻底打倒,其他人谁也不能真正打倒你。

有时会想,凡是在中华文化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人,特别是上过几天学读过几本书的人,很像五线谱上的一个个音符,好像始终受这五根线的支撑和支配。这中间一根线是儒家,紧挨着上下两根线是释家和道家,最上下两根线是墨家法家等等其他各家及人类其他思想流派。多少年来多少人,如蝌蚪如音符,就在其中上上下下、浮浮沉沉,一生纠结于仕进与退隐、入世与出世、拿起与放下、进与退、上与下、争与让、舍与得的艰难抉择,忍受种种内心矛盾冲突。谁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谁不想归隐林泉逍遥游?不过如东坡所说“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如果家居不仕,则妻子儿女无法生活;如果出仕从政,自然界的猿鹤又在对我表示遗憾。更兼“受知如负债,粗报乃焚券”的报国安民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只能“半推江湖心,适我鱼鸟愿”,只能作意念和精神上的归隐了。韩愈此序结尾说“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也只能仅仅是在意念和精神层面的终生徜徉和归隐了。于是,有人说要外儒内道、外园内方;有人说要顺境时归于儒,逆境时归于道;有人说顺境时要把人当人,逆境时要把自己当人;说到底是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最终还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靠内在固有的理想信念凝聚前行的力量,找到化解内心矛盾冲突的解决之道,找到精神出路,实现人生突围。难怪有那么多人对韩愈此序爱不释手,又对盘谷那么向往、那么依恋、那么不舍。盘谷,像是让人魂牵梦绕或回得去或回不去的精神家园,像是不堪尘世纷争困扰时“大不了老子回山上,不跟你们玩了”的最后底气和骨气、傲气、孩子气,像是假想的“进可攻退可守”的精神根据地,又像是让人暂时舒缓放松紧绷身心的度假别业,还像是“膏吾车兮秣吾马”给人中途加油的精神驿站。

谁的青春不迷惘?不妨到盘谷一游,读一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吟咏其序,徜徉其谷,我们不免暗自感叹:社会和父母家庭真的需要更多地理解青年一代,需要尽最大可能地为他们尽快融入社会、施展才华抱负创造条件。要给予青年一代更多的理解、尊重、鼓励、包容,鼓励其大胆闯大胆试,允许其犯错误改正错误,给他们容错试错机会。允许他们生涩并逐渐成熟,允许他们偶有冲动、莽撞,偶有脆弱、软弱,偶有失落、低落,允许他们偶尔发发牢骚、撒撒怨气,并逐渐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要尽可能地完善游戏规则,给大家一个积极鼓励争先、正向激励创优的公平竞争环境。

青年,是一个社会和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充满朝气锐气,充满改变世界、改造社会直至重塑社会的豪情壮志,最富创造创新,最少保守守旧。同时,青年又是一个社会的温度计,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走出家庭的哺育护佑,走出书斋学校这个象牙之塔,一脚踏入茫茫人海社会,其实是一个精神上断奶的痛苦过程。身心都幼嫩,对抚慰和鞭笞都敏感。原来靠家庭养育,现在要靠双手自己养活自己,并且成立家庭,承担起养活家庭的责任;未成年人象小马驹,自由撒欢,受社会保护,成年后要套上笼头鞍具,拉犁负重,承担回报社会的责任。青年一代需要成其家立其业,需要安身立命,面临成长成人成才成婚成家成业的多重任务,不免急于得到理解,急于得到尊重,急于得到肯定,急于得到认可,急于得到承认,急于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急于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位置。一旦看到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的反差,遇挫折受打击,往往就会感到困惑无解、苦闷无助、手足无措,难免怀疑自我,怀疑人生,怀疑社会,怀疑生不逢时,怀疑这个世界在故意与自己作对,怀疑这个社会在故意与我过不去。

大家往往会对老子这句话有点过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应该是,天地无所谓仁或不仁,天地无所偏爱,天地只是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情感,万物在天地间仅仅依循自然法则运行着,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对某物有所爱顾,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情感的投射作用而已。社会也是客观存在,依循客观规律运行,对某人无所爱顾,对某人无所嫌弃。韩愈考进士求官屡试不第,进入社会、步入仕途这道关卡都过得无比艰难。与之不同,苏东坡考进士一上来就一鸣惊人,轻松进入仕途,应试文章都可以成为后代范文。相比之下,何其幸运。但是苏东坡后来的人生道路却是波澜惊心,大起大落,一贬再贬贬到底,受尽磨难。又何其不幸。命运可曾放过谁?老天可曾饶过谁?谁都想做富二代官二代,但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要么你这一代奋斗,要么上一代或者下一代替你奋斗。一直有“富不过三代”这种说法,我们很想这句话仅仅只是他人的羡慕嫉妒恨,可惜多半时候它会成为大家未必愿意看到的现实。如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一样,往往会被一再验证。要想向上走,怎么可以不努力不艰难;要想向下滑,一泻千里,一定惬意酸爽。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律是客观的、公正的,社会是客观的、公正的。

谁的青春不迷惘?不妨到盘谷一游,读一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基于此,青年一代似乎也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社会,更加客观地理解社会和父母家庭,需要尽快勇敢地扛起社会大任。天下父母谁不是竭尽所能地把自己最好的给予自己的孩子?但不能指望样样齐备、有人包办。毕竟,年青一代正在成为、已经成为、必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坚,个人、家庭、社会的未来一切都要靠我们双手打拼。没有哪一个社会是完美的社会,没有哪一个时代是完美的时代。粗略远观,光鲜亮丽;就近细看,点点缺憾。没办法,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标准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总体上,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尽管每进一步都那么艰难,都需要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作代价。即便如此,其进步幅度有些时候肉眼可见,更多时候肉眼不可见,往往让热血青年等不及。

为什么这么难?往大了说,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需要相互调适才能相互促进,社会才能进步。往简单了说,某种程度上是否也可以说,人类社会一直在不停地致力于把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此时此地感到需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彼时彼地感到需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偏重于公平,老弱无助者可以得到很好抚慰,但可能缺乏竞争,没有活力,社会无法进步;偏重于效率,可以促进竞争,激发活力,但是老弱无助者可能得不到应有照拂,可能诱发无序恶意竞争,可能引发所谓内卷。两者始终不能偏废,如同走钢丝,很难平衡,又必须平衡。正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大破,固然痛快淋漓;大立,却要绣花工夫。

前路漫漫,关山重重,无声考验着青年一代。历史从来不需要怨天尤人、患得患失的人,社会需要的是铁肩担道义、扛着社会车轮更进一步的人,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所以,不要旁观,不要抱怨,社会进步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不要畏难,不要气馁,相信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入。不要着急,不要浮躁,我们需要的是假以时日,潜心努力,持久发力,韧性战斗。在感觉最艰难的时候,在感觉最顶不住的时候,只要再咬咬牙再坚持坚持,往往就会迎来突破。长夜茫茫,似乎看不到尽头;其中有一段夜最黑最浓最难熬最让人崩溃,似乎看不到一丝光亮和希望。而恰恰就在这一段最黑最浓的夜的后边,真的就是静悄悄的黎明。

在写就《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后的当年十月,韩愈再次到京师“从调选”,次年正月出结果,被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否极泰来,其人生进入新境界。当然,并非从此一帆风顺,有一路上升,更有一贬再贬,仍然有失意消沉,但总体上是抱定了报效国家、造福百姓的信念的,始终百折不回、不断进取。最终,取得巨大成就,“为百世师”,“为天下法”......

忽然,一声汽笛长鸣把我们从胡思乱想中惊醒。原来是一列火车正出洞上桥。我们也该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