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家庭和父母该做好什么,避免孩子沉迷手机?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家庭和父母该做好什么,避免孩子沉迷手机?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家庭和父母该做好什么,避免孩子沉迷手机?

大家好,我是高翔,是孩子们的《论语》老师。有一些家长问到,如何避免孩子未来沉迷手机?这涉及到《论语》中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我们唠唠。


《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第1句: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句话,孩子不太好理解。但是一旦逐渐理解了,孩子的心性会前进一大步。


仁在《论语》中是全德,我们过去给孩子们讲的“忠、恕、勇、智、直、慎、中庸”等等德,都在“仁”的范畴里。这些德,才是一个孩子未来幸福和发展的根本。


颜回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先说了,克己复礼为仁。啥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战胜自己的私心私欲。复礼,就是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遵循礼,符合礼,按照礼的要求去做。


这句话,父母们看了,一定很开心。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克制自己,约束自己,战胜自己的私心私欲,行为都符合礼,不偏颇,一门心思在学习上。我们还操心个啥?心里该美出花来了!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家庭和父母该做好什么,避免孩子沉迷手机?

何止是美出花来?孔子直接说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如果你做到克己复礼了,那天下都归于你仁心之中了。


啥意思?如果我们做到克己复礼了,那见父母就是孝,见妻子就是敬,见客户就是诚,见演讲就是勇,见河水就是慎,见高考落榜就是静。


天下之大,无论人、事,不都在我仁心之中了吗?孩子有了这样的仁德,还需要操心啥?想想都美啊!


但是难点来了!“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这件事,全在自己,跟别人没关系啊。你如果不愿意克己复礼,没人能逼得了你。你如果愿意克己复礼,没人能拦得住你。外部世界不管如何诱惑躁动,与我无关,我就是继续克己,复礼。


这就是难点了,如何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克己复礼?怎么克己复礼?


孔子给了答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动。


说白了,就是在一个人的眼、耳、口、手上下功夫。从源头上培养克己的功夫。因为,一个人无法克制自己,约束自己,源头和入口,在眼、耳、口、手。那就在眼、耳、口、手处,把坏东西统统挡在外面。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家庭和父母该做好什么,避免孩子沉迷手机?

非礼勿视。大多数孩子之所以克己能力比较差,主要就在眼睛看的内容这里出问题了。很多家庭看电视太多,孩子心性的污染,主要都在电视、媒体、网络上,那上面有太多非礼的内容。


所以,我们家是没有电视看的,不让那些非礼的内容,扰乱家人的心性。晚上不看书,就啥也没得看了。要么看书,要么睡觉。大家都睡不着,那就只能看书。


非礼勿听。在孩子的耳朵上下功夫。除了安静看书之外,父母当然要跟孩子沟通。小时候,孩子在父母那里接受的词汇量越多,越容易聪明有智慧。当然,这些词汇量绝不是父母的争吵,而是做人的义理。让孩子耳朵里进入的,都是孔子、孟子、曾子、子思的思想,把坏思想,统统挡在孩子耳朵之外。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孩子的言语和行为,其实主要源于眼睛和耳朵。眼睛看的不出问题,耳朵听的不出问题。看的听的,都是正心正念的东西,自然,言语中说的符合礼,行动中做的也符合礼。


所以,培养孩子克己的功夫,主要是非礼勿视和非礼勿听。也就是减、减、减、减、减。看电视不就是私欲嘛!减掉它!听嘈杂的音乐影响孩子心性,减掉它!代之以雅乐、正乐。减掉一点自己的私欲,就多一点克己复礼,多一点仁德。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家庭和父母该做好什么,避免孩子沉迷手机?

所以啊,想要孩子克己的功夫更强。其实是我们父母,要一点一点减掉自己的私欲。


我们不看电视,孩子则不看电视。我们不听是非,孩子则不听是非。我们不言妄语,孩子则不言妄语。我们不动如山,孩子则不动如山。


就怕我们自己总是乱看,乱听,乱言,乱动。却总想让孩子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凭啥呢?


文化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何培养一个孩子底层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论语》!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精华传承下来,打好孩子这一生做人心性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