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内心有焦虑的人,请驻足看看

内心有焦虑的人,请驻足看看

关于自我这个主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辩题,现在我们就来详细拆解一下这道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命题。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是呆在一个自认为极其可靠的环境中,又或者是被悲伤裹挟着的时候,我们常常自我反省到:

“我在外人看来,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但是内心深处的恐惧、焦虑却从来没有真正向外人敞开过,谁能看到我内心的那颗柔软而脆弱的心”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会不会也同样有这样的体验。

如果有,那我们一起探索一下我们的内心吧:

01岁月留下来的伤痕

人生的一切悲伤,起源于关系。

人,除了需要满足自我,还必须扩展和维系关系。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为什么说他人即地狱,因为和人相处,就会产生关系。关系有正面的,必然也有反面的。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必然会留下伤痕。而那些我们曾经受过的伤,会悄悄渗入我们的潜意识。在我们往后余生中,每当有类似的场面涌现,我们本就脆弱的心,会被原本以为掩藏起来的伤痛感淹没。

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开车路过一条延伸向北方的高铁线。橙色的夕阳余晖中,看着一列银灰色的高速列车,由宛然在目慢慢消失于朔方的天际。内心泛起不期而然的孤寂感。北方的一座小城中,曾经住着一个深爱的姑娘。那个姑娘,在学生时代,我的年华曾被他惊艳过。曾经想用九百九十张北去的高铁票换一个有你的未来,只可惜如今我娶了门当户对,你嫁给了理想。

每个坚强的躯体里,都有一个受过伤是灵魂。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人至少是有两个侧面的,一个越坚强的人,内在的悲伤越浓厚,那些表面的坚强,都是用理性刻意压抑内心伪装出来了,一旦理性被消耗,那释放出来的死能量(包括愤怒、悲伤、仇恨)就会越激烈。所以我们听闻的有极端行为的人,往往都是生活中的老实人。

02文化中狭隘的信仰

东方民族的民族性,是偏于保守的。

我们讲究克己复礼,君子慎独,卑以自牧。

我们不习惯将内心的伤痛暴露在别人面前。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

对于集体,我们要无私。在集体利益面前,满足自我是可耻的。哪怕是正当的利益,获取个人利益,总会被人诟病:你明明可以不拿的。

对于父母,我们内心本该是在等父母一句道歉。但我们必须将成长路上父母给予我们的棍棒,理解成:他们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

对于痛苦,忍耐是首选项。痛苦不应该是宣泄出来,好儿郎就应该流血不流泪。大庭广众之下,哭泣是成年人不该有的脆弱。

对于自己,随性而为是放纵的开始,克己省身是进步的必须。“存天理、灭人欲”是大道真理。私欲甚至是不道德的。

03对不虞落败的恐惧

我们总是抱着“如果……就……”的心态。

上学的时候,我们想着:如果毕业了,就自由了。

上班的时候,我们想着:如果升职了,就富有了。

单身的时候,我们想着:如果结婚了,就幸福了。

可是,让内心满足几乎是不可能的。到达一个目的地后,没过多久,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梦想之地,就索然无味了。

于是,我们就又会重堕枯寂之所,为了抵制这种无趣的心境,我们势必蠢蠢欲动。“如果……就……”的心智模式就又占领智商高地了。

追求更好更高的层次,本是一件促进人类不断进步的事,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每次都能达到预想之地。

满怀希望,终不可得。新的痛苦就会产生。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人生路上大多数痛苦都来源于此。因为事实上,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做成每件事,而且多数是以失败告终。

少数精英,明白越挫越勇的道理,了然失败是成功之母,抵达成功的路本就不是一条康庄大道。

大多数人,只看眼前事的成败。如果失败,旋即映入脑海的,就是:我不行,我肯定就会失败。

举步不前是对自我最大的否定。

04做一个自由的自己

我觉得人生最大的成就,或者说是一个目标,就是做一个自由的自己。

何谓自由?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散漫;不是纸醉金迷,纵情声色的富贵;而是不羁不绊、从心所欲的自律。

每天朝九晚五地出入办公间,每月例行公事地完成KPI,每年本本分分地循环生活。这些都是不自由。

但是,最大的不自由,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明明是在度假,内心想的全是工作的事情;明明是在演讲,内心惶恐不安,就怕出错。

永远地生在此地,心不在焉;永远地故作姿态,内心慌乱。

被自己的情绪绑架,被自己的欲望挟持。

人其实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完成“知行合一”是一条道阻且长的慢慢修行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