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读三家分晋有感

读三家分晋有感

读三家分晋有感

浩瀚的历史,有哪些史料应该被流传下来,哪些应该被淘汰下去,取舍的标准一定是有利于当下的社会治理。北宋年间内忧外患,上承隋唐五代藩镇割据、军阀政治的流弊,因此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国内政治秩序的稳定,只有内部稳定了,才能有效的团结起来,抵御来自亡国灭种的边患威胁。换句话说,修道保法,立足自身政治文明建设,带动综合国力的增长,先内后外,是北宋朝廷的既定国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北宋建国差不多两甲子之际,《资治通鉴》应运而生。

要想实现政治秩序的稳定,千头万绪,究竟孰先孰后?司马光认为首先是定名分,其次是抓人才。

三家分晋被司马光定为《资治通鉴》的首篇,原因是因为他认为政治的首要任务是定名分,名分已定,则政治秩序就稳固下来了,而政治秩序的持续稳定也有赖于对名分为代表的基本原则的坚持。

名分既定,人的尊卑贵贱又该如何确定呢?他又按照德与才两个维度,将人群划分为4个类型,并确定了尊卑贵贱的先后顺序,即:德才兼备的人,有德无才的人,有才无德的人,无才无德的人。他所理解的德是正直、公道、待人平和(正直中和),他所理解的才是聪明、明察、坚强、果毅(聪察强毅)。

这样一来治国理政的纲纪就基本确立了下来,那就是按人才的优劣配置在名分正确的地方。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合理流动的问题,因为人是会变的。这个问题以后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