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娱乐 家庭教育|《教子有方》幼儿版:第十三讲 嗯,我能做到!——培养自信的孩子

家庭教育|《教子有方》幼儿版:第十三讲 嗯,我能做到!——培养自信的孩子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大方、自信,能够充满勇气地与第一次见面的小朋友成为伙伴,对新鲜的事物跃跃欲试。所以每每看到孩子在群体中表现出的懦弱、退让,面对新鲜事物退缩时,家长就会心生焦急甚至怒火,觉得自己的孩子“好没用”“任人欺负”,不知不觉地说出一些具有打击性的话语。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孩子之间的这种差异?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我们没有办法通过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来。

案例阅读

悠悠5岁了,她的妈妈和爸爸总是觉得她太害羞了。

每次出去玩,她明明想和小朋友玩,但是从不敢上前打招呼。如果有别的小朋友过来找她玩,有时候会发生抢玩具之类的冲突,这时她从来不敢“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是任由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拿去。爸爸妈妈带她去游乐场,别的小朋友看到蹦床、淘气堡,总是迫不及待地去玩,但是悠悠总是要被鼓励好久,才肯去玩。

当被问到“悠悠小时候有过什么不好的经历吗?比如外出玩耍时有没有受伤之类的”时,悠悠妈妈回答道:“没有呀,我们对她照顾很周全的。其实她胆子不小的,很高的滑梯、游泳之类的活动,只要我们在身边陪着她、鼓励她,她都敢尝试,玩得也蛮开心。在幼儿园,老师说她很聪明的,画画、回答问题都蛮好,但就是胆小、不自信,对什么事都说‘我不会’,明明可以做到的事情,也不敢尝试。”

问题分析

在悠悠妈妈的描述中,悠悠是个害羞、胆小的女孩子,尤其在与同伴的相处中,显得退缩、不主动,即便对小朋友都喜爱的淘气堡,也会犹豫不决。其实,小朋友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从认生、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他们最早的“好朋友”,其实是爸爸妈妈。小朋友领会“一起玩”意义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起玩”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也有所不同,有的早早就去找朋友玩,有的很被动地等着别人来找,只要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时感到放松愉快,沟通交流没有问题,家长就不需要担心。

同样,小朋友们争抢玩具也十分正常,因为他们还没有去掉“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可能不太理解“玩具是别人的”。所以,如果悠悠没有表现出害怕,妈妈可以不必急于评判和干预。如果悠悠表现出害怕并提出终止游戏,妈妈可以先安慰她,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错,同时给小朋友们示范,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提出同别人一起玩玩具。如果悠悠依然比较抗拒,那就将她带离那个场景,然后给孩子慢慢适应的时间。

在幼儿园,悠悠明明可以回答的问题,但是却选择不举手,这里面可能体现了某种学习风格,有的小朋友愿意通过亲身尝试来学习,有的小朋友则更愿意通过旁观来学习,不举手不代表悠悠没有在学习。

对于性格害羞敏感胆小的孩子,支持性的育儿方式会有很大助益。不要急于“锻炼胆量”而将孩子暴露于令他们焦虑的环境中,比如特意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她“抢回”自己被拿走的玩具。“自信”来源于“安全”,应在确认悠悠感到安全、不紧张的情况下,再鼓励她进行尝试。此外,建议妈妈可以观察一下,悠悠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受伤、被拒绝都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容易害怕的事情,当孩子上幼儿园后,当众犯错、失败、出糗也会成为他们害怕的事情。如果有明确的害怕的事物,可以慢慢通过“脱敏”的方式来习惯它。让孩子体会到失败、受伤、出糗的后果没什么大不了,记住,是让孩子体会到,而不是从爸爸妈妈嘴巴里说出来。

最后,希望家长可以放手让悠悠自己去做一些尝试和决定,即使明知她会遭遇挫折。但也正是这些挫折会告诉她,“原来失败没什么大不了”。

缓缓发芽的小苗一样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因为它从不跟别的树作比较。

父母锦囊

成长原理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科斯尼克(Kosnik)说:“在我们的一生中,自我的两个方面(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都在不断地对话。我们的自我概念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觉得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觉得自己能做什么以及我们觉得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老去,在不断前行的人生途中,逐渐有了外貌、性情、能力、价值观各异的你我。有人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的梦想,从而对自己心生不满;有人则坦然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始终笑对人生。这一切的发端,都可以追溯到人们开始对自己有概念之时——幼儿期。

一、自信心究竟是什么

自信心就是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敢于、乐于去尝试很多事情。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我们对自身特质和能力的总体描绘,即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概念包含两个方面:自我形象与自尊。前者是人们内在的关于自我的图像,后者是对自我价值的看法。

婴儿至学步期的自我概念尚在萌芽,他们通过挥舞手脚,初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他们通过与爸爸妈妈的互动,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他们通过“我如何被周围人对待”来初步判断“我是受欢迎的”还是“我是被嫌弃的”,我们称之为“心理诞生”。3岁时,幼儿对世界的经验开始快速丰富起来,他们探索周围获得反馈,他们开始对“我是什么样子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个时候的幼儿,自我概念通常很积极,如果大人或环境没有太过“修剪”,他们往往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因为他们会高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能力。当然,这个时候的幼儿对于自己的描述也是不精确的,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与客观的样子有时相去甚远,甚至有时会模糊自己的性别。他们还只能用单一特点来介绍自己,比如“我喜欢吃汉堡”。

五六岁的幼儿,其自我概念开始了第一次飞跃式的发展,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描述更加谨慎和精确,比如“我喜欢吃汉堡,但是吃汉堡不健康,所以我要少吃一点,但是我有时候特别想吃,管不住自己”。而且与3岁的弟弟妹妹不同,他们已经开始从多个方面描述自己了——“我喜欢踢球,我不喜欢跳舞,我有点喜欢画画。”这些描述不再是“全或无”的,它们会逐渐联结,建立关系,形成丰富的、立体的形象,我们称其为“表征地图”。同时,五六岁的幼儿开始体会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开始了比较与被比较,他们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描述开始出现了分化,变得不那么盲目乐观,开始知道自己有“不好”的地方。有研究发现,5岁儿童已经开始出现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抑或消极的自我概念往往能够预测其8岁时的自我知觉和社交,越喜欢自己,长大后与别人交往起来越自信。

二、究竟什么会影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影响儿童成长的因素,往往被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指的是父母的遗传基因、产前环境;后天因素就是作用于儿童的各种环境,既包含物质环境,也包含环境中的人。

自我概念首先会被文化影响,你如果去过很多国家和了解过很多民族,会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对于“自信”这件事情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和态度。在我们的印象中,亚洲传统的文化中往往希望孩子遵守权威、行为守规矩、谦逊;而欧美文化则鼓励自我的独立性,鼓励张扬个性,重视自我表达和强化自我价值感。这种文化差异从三四岁就开始显现,并且这些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欧美儿童往往用更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而中国儿童对自己的描述更为中立。东西方有两句描写鸟儿的谚语,非常有趣地体现了这种差异。西方说“会叫的鸟儿有虫吃”,而东方说“枪打出头鸟”,前者鼓励人们表达自我的意见,说出自我的需要;而后者则要求人们不要追求异样,不要与众不同。

相较于文化对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有一类影响距离更近更为直接,它来自家庭、学校,它的施加者是父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于人的成长,有着著名的“人生八段论”。他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对冲突,人们的发展任务就是顺利度过。3~6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就是在经历“主动对内疚”(initiative vs guilt)这对冲突时,尽可能地成长为主动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幼儿探索世界时,生出些许目的感,他们不再止于用身体感官去认识世界,他们还要去改变点什么、达成点什么,他们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一方面,他们想要独立于父母,自己做事情,“让我来”是很多3岁幼儿的口头禅。另一方面,他们还不能理性地看待失败,一旦搞砸,被父母责骂,内疚感就会悄然生出。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幼儿追求“目的感”的过程,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地看待此时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倔犟”(比如一定要亲手摸一摸小狗的头),通过给孩子提供独立行动的机会,同时给予指导,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内疚感就会被消解。反之,如果父母不能理解或支持孩子追求“自己作决定”的探索,指责孩子(把事情搞砸或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将会把孩子推向冲突的另一端——内疚,并且会影响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的自我概念。

方法指导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成为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

1.尊重幼儿,他们才能尊重自己

幼儿是在与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兄弟姐妹、教师、好朋友等)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才形成价值观的,他们不仅模仿着别人的行为方式,同时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言语中“掂量”自己的价值——“我是重要的”“我是受人喜欢的”“我是不重要的”抑或是“我是可以被随意忽视、打骂的”。

2.改变评价取向,从“你(指成人)觉得我能行”到“我觉得我能行”

传统观点认为,积极的自我概念是由成人不断的表扬堆砌起来的,人们信奉“自信的孩子是夸出来的”以及“赏识教育”。随着更多研究的涌现,人们发现,依赖夸奖的幼儿,往往无法建立“无条件自尊”(不依赖自身的成功与失败而存在的自尊),成功是他们自信的源泉,一旦失败,他们会否定自身的价值。健康、自尊的幼儿,并不需要成人不断的肯定,他们需要的是适时的鼓励和点拨。孩子的天性中有坚持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分,他们会持续从自己不断战胜失败的经验中获得对自己的肯定,他们会把最终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天赋,或是成人的“恩赐”。

3.让孩子有成功的经验

自学步起,儿童开始展现出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爸爸妈妈只要不阻止,他们就会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的小世界。3岁以后,他们开始带着某种目的和期待进行探索,比如搭一座桥、翻一本书,他们开始经历成功,但更多时间经历的是失败。面对失败,爸爸妈妈常常会口头鼓励:“加油!宝贝,再试一次!”但是我们也时常面对这样一种循环:孩子持续失败→父母持续鼓励→孩子气急败坏→父母出手帮忙。儿童会建立起这样一种反射:哭=帮忙=成功,这样的成功显然对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无益。我们可以换一种做法,爸爸妈妈使用一点“小伎俩”,让孩子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孩子就会认可“失败→持续尝试→有时会成功”的逻辑。比起单纯的口头鼓励,“让他们做到”更能够促进孩子的自信、坚持以及对结果形成合理的期待。

4.让孩子始终拥有安全感,让教师也成为孩子的“守护神”

儿童往往在熟悉的环境中会更加自信。大多数儿童在3岁时,开始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此时,孩子对家长的依恋还未从高峰期褪下,在陌生的环境中与陌生的人相处,这是一项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安全依恋”是帮助孩子抵抗消极情绪的“铠甲”,家长需要和教师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建立对教师的“安全依恋”,这是儿童持续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前提和背景。

5.理性看待“犯错”,“犯错”是生活的一部分

3岁开始,儿童不仅知道自己“犯错”了,同时,他们还很害怕自己“犯错”。如果父母能以积极的方式、豁达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因为能力的局限而犯下的错误(比如打翻饭菜),给他们具体、有重点的反馈,孩子就会以乐观和理性的心态来处理自己的错误,而不会伤害他们探索世界的主动性。

6.不要包办所有,应让权给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当儿童开始强调“我要自己来”时,就预示着他们开始有“首创意识”了。他们开始选择自己要戴的发卡、拒绝穿妈妈帮忙选的鞋子,呵护这种权利,可以让幼儿完整地体会从选择到结果产生的过程,自信的孩子需要有自己决定事情的体验。

来源:南方传媒、 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学习平台